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0)
2023(8623)
2022(7051)
2021(6298)
2020(4835)
2019(10879)
2018(10609)
2017(19471)
2016(10599)
2015(11883)
2014(12090)
2013(11944)
2012(11738)
2011(11010)
2010(11443)
2009(10399)
2008(10439)
2007(9846)
2006(9156)
2005(8469)
作者
(32760)
(27181)
(26993)
(25434)
(17262)
(13105)
(12282)
(10532)
(10489)
(9934)
(9478)
(9262)
(9014)
(8830)
(8550)
(8482)
(7978)
(7887)
(7770)
(7700)
(7166)
(6822)
(6633)
(6426)
(6178)
(6141)
(6117)
(6069)
(5539)
(5421)
学科
(55157)
经济(55117)
管理(26286)
地方(23838)
(23506)
中国(20513)
(16714)
(16160)
企业(16160)
业经(13883)
地方经济(13481)
方法(12000)
农业(11712)
(11306)
(11030)
(10525)
金融(10523)
环境(10014)
(9852)
银行(9843)
(9700)
数学(9252)
数学方法(9172)
(9156)
(8664)
发展(8213)
(8205)
贸易(8192)
(8173)
(8165)
机构
学院(158500)
大学(155924)
(63792)
研究(63085)
经济(62221)
管理(52580)
中国(47950)
理学(42346)
理学院(41652)
管理学(40933)
管理学院(40614)
科学(38605)
(35907)
(32896)
(30100)
研究所(29360)
中心(28006)
(27662)
(27316)
师范(27111)
(26227)
北京(23663)
(23042)
(23009)
财经(22122)
师范大学(21677)
(21230)
业大(20416)
农业(19844)
(19704)
基金
项目(95808)
研究(75710)
科学(75050)
基金(64549)
(55915)
国家(55337)
社会(47082)
科学基金(46200)
社会科(44457)
社会科学(44446)
(40024)
教育(34070)
基金项目(33678)
(33336)
编号(32216)
(28622)
成果(27738)
自然(26324)
自然科(25597)
自然科学(25593)
自然科学基金(25071)
资助(24882)
课题(24735)
发展(23556)
(23127)
重点(22844)
(20355)
(19960)
(19624)
规划(18996)
期刊
(88832)
经济(88832)
研究(55989)
中国(43345)
教育(28110)
(26469)
学报(23506)
科学(22445)
(21851)
管理(21601)
(18669)
金融(18669)
农业(18205)
大学(17839)
学学(16032)
业经(15854)
技术(15755)
经济研究(13033)
财经(11875)
问题(11580)
图书(11422)
(10394)
(9398)
论坛(9398)
(9211)
资源(9153)
书馆(8762)
图书馆(8762)
(8520)
(8290)
共检索到27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英  曾萍  
基于西部大开发和西部边疆发展的环境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再思考,提出加快西部新边疆建设,形成东、中、西、东北、边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加快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登科  杨林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世庆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同时,未来五年,西部总体将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上述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深化方向之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深化方向),应是借鉴东部的重点推进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对“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区分功能,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划分“三大战略重点区域”(优势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沿边开放地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经济区的繁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依柔  王颖  颜欣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重点,也是新阶段发展贸易强国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现代流通体系的空间联动发展水平及其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现代流通业的空间协同水平在逐渐提升,技术创新、市场经济改革以及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是主要原因。空间计量结果显示,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构建强大国内消费市场,也有利于形成更均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宝通  
“七五”计划按东、中、西布局经济,实行区域倾斜政策,引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因而有人主张,“八五”计划应改行产业倾斜政策,以调整和优化失衡的产业结构。仅有产业政策,没有区域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因为任何产业都不是悬在空中,而是落在一定地域之上的,适合于在某些地域发展。一定的产业结构是以一定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基础的。如果不管区域状况的差异,都按划一的产业政策调整结构,都朝一个方向实行产业倾斜,不但会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而且会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东盟国家多为海洋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东盟主要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阐述各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讨这些国家主要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提出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碚  
经济发展是我们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到底什么是发展?我们都学过发展经济学,一种最传统的观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储蓄。经典的理论就是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均储蓄率从5%以下提高到12%~15%,那么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经济就可以起飞。这是较早的时候人们对发展的看法。后来在工业化和发达国家的研究中,人们通常用能源的生产和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志。通俗地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郑维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注重公平为重心、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稳健、开放、活力、公平"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为此,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行环、带状区域发展新模式,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栋生  
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提出以后,我国已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区域政策体系。本文对我国4大区域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勾画了东西南北中大协调、共发展的崭新格局;并对各省级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铁强  陈国雄  黄桂良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北部湾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得出推动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金融总量小,未形成金融聚集效应,区内尚未出现具备足够辐射力的金融"龙头";但区内逐渐形成区域金融增长点,区域金融增长速度开始高于发达地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采取融入、引进、协作、开放四大策略推动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在市场化进程中重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9年前,当本刊创建之际,中国经济理论界在东、西部发展问题方面进行的"梯度"和"反梯度"的争论方兴未艾。"梯度"论者主张中国的区域经济应按沿海(东部)──中部──西部的时空顺序渐次推进;"反梯度"论者则认为中、西部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杰刚  李志勇  
当前,河北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体制保障、监管手段和政策工具,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财政学会2011年谋划了与之相关的四项重大课题,分别由一个设区市财政局牵头,相关市、县财政局参加,进行联合攻关。同时,举办了河北省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专题论坛,开展了有奖征文活动。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些已转化为财政政策和工作部署。现将主要成果编发,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毓峰  张勇  阎星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区域经济格局日益细化并呈现区域化、城市化和网络化;经济增长极的多元化。在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下,内陆地区必须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一是加快"双重"开放,逐步形成内外源结合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二是投资驱动先行,逐步形成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型模式;三是政府推动先行,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协调分工型模式;四是特大城市优先,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区域主导型网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