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9465)
- 2022(7935)
- 2021(7220)
- 2020(6048)
- 2019(13138)
- 2018(12910)
- 2017(24222)
- 2016(13023)
- 2015(14286)
- 2014(13788)
- 2013(13264)
- 2012(12159)
- 2011(11111)
- 2010(11371)
- 2009(10895)
- 2008(10784)
- 2007(10081)
- 2006(8915)
- 2005(8185)
- 学科
- 济(51842)
- 经济(51763)
- 管理(49169)
- 业(44254)
- 企(39938)
- 企业(39938)
- 方法(17259)
- 技术(16206)
- 财(15597)
- 制(15454)
- 中国(15184)
- 业经(13729)
- 数学(13661)
- 数学方法(13483)
- 地方(13354)
- 农(12182)
- 技术管理(12161)
- 体(10635)
- 学(10520)
- 银(10145)
- 银行(10132)
- 融(9897)
- 理论(9895)
- 金融(9893)
- 行(9732)
- 划(9258)
- 务(9236)
- 财务(9211)
- 财务管理(9189)
- 体制(8950)
- 机构
- 大学(186660)
- 学院(185932)
- 济(76797)
- 经济(75217)
- 管理(71890)
- 研究(61550)
- 理学(61203)
- 理学院(60469)
- 管理学(59642)
- 管理学院(59235)
- 中国(47286)
- 财(39623)
- 京(38530)
- 科学(35557)
- 财经(30319)
- 江(29980)
- 所(29872)
- 中心(27757)
- 经(27274)
- 研究所(26553)
- 范(25563)
- 师范(25373)
- 北京(24059)
- 经济学(23894)
- 州(23706)
- 农(23061)
- 院(22649)
- 业大(22472)
- 财经大学(22272)
- 经济学院(21176)
- 基金
- 项目(121525)
- 科学(98739)
- 研究(93329)
- 基金(88726)
- 家(76157)
- 国家(75506)
- 科学基金(66290)
- 社会(62151)
- 社会科(58983)
- 社会科学(58970)
- 省(48807)
- 基金项目(46883)
- 教育(43159)
- 划(40491)
- 自然(40095)
- 自然科(39189)
- 自然科学(39181)
- 自然科学基金(38521)
- 编号(36686)
- 资助(33573)
- 创(31396)
- 成果(30862)
- 制(29045)
- 创新(28367)
- 重点(28007)
- 部(27055)
- 发(26848)
- 课题(26826)
- 国家社会(26120)
- 教育部(23872)
共检索到29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宇鹏
制度的层次性和行政区域的差别性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区域应进行不同的制度创新。行政区域的制度创新是渐进式制度创新的主要模式。行政区域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在于行政区域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职能和行政区域政府官员对政绩的追求。行政区域的制度创新有三个阶段 ,六种类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红梅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干预下的负面效应使产业转移缺乏效率,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认识政府制度创新对干预所致的负面效应的矫正,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区域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方红
本文对中部与东部在所有制结构制度方面的差异、在企业制度方面的差异、在市场制度方面的差异、在政府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得出中部塌陷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筑中部区域农业制度创新、中部所有制结构制度创新、中部区域企业制度创新、中部市场制度创新、中部区域政府制度创新、中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中部区域协调制度创新、中部区域非正式制度创新八大制度创新框架。
关键词:
区域制度创新 制度差异 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熊娜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析跨区域调水制度创新问题,指出了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制度原因,并说明调水不能彻底解决受水区发展与可持续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并可能使区域之间产生新的问题,然后运用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说明制度变迁的方向,提出了制度供给途径,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调水 制度创新 南水北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笃笃
我国目前的创新立法很难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较好的引导与保障。在创新立法中,应将法学体系化思维与创新理论相结合,明确当下创新政策时期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理念,并实施从"以知识或技术优势为基础"到"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政策转型。同时,科技法学应加强区域创新示范法的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就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对制度供给的差异引起区域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保护制度供给对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却提高了创新质量,企业家精神在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双提升,且企业家精神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的中介变量;创业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较小,且企业家精神仅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宇鹏 王卫平
本文认为,企业集群是市场竞争锤炼出来的中小企业合作方式;是产权分立,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群体;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是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群体;它的形成与地区资源禀赋没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安排;行政区域政府可做的是通过保护产权,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培育社会诚信,支持各种中介组织等措施,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企业集群 自然秩序 制度创新 区域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就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对制度供给的差异引起区域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保护制度供给对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却提高了创新质量,企业家精神在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双提升,且企业家精神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的中介变量;创业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较小,且企业家精神仅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宽 黄凌云
将人力资本结构、制度环境和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理论上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以及国内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对外开放两类制度环境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空间向量夹角量化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同时选取根据专利市场价值评估得到的城市创新指数度量区域创新能力,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显著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平均而言,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程度每提高1个标准差,区域创新能力大约增加0.1972个标准差;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发挥的“创新产出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果渠道;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在地理区域上的非均衡分布可能是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制度边界条件,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可以有效强化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边际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琪格 任国良 骆雅丽
我们利用中国省域制度环境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要素市场发育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的制度细分指标中,律师和会计师等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条件、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帮助程度这两类细分制度指标对企业R&D投资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如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制度指标却没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在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指标中,金融业的市场化、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这两个要素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引进外资的程度,劳动力流动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制度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勇 马文杰 韩自然 李作良
利用2006—201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相关数据,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区域技术创新的关系,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更完善的地区的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宋科 李振 赵琼薇
区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4-2016年中国139个城市的235家地方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地方银行稳定的关系。实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加显著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即区域创新能力每提高1个单位,地方银行稳定性增强约10%;在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较强地区的地方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创新能力增加会更加显著地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提高存款增速、降低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对地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本文丰富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为区域创新对微观经济主体影响提供重要补充,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作用提供微观层面的新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陈暄 徐永诚
技术创新不能单纯地从技术逻辑方面来考虑,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 快慢是受其制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制度因素在技术进化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 作用,在技术突变、技术酝酿期以及占优设计的抉择中制度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 此,为加快我国技术创新的步伐,必须加强各种制度因素的调整和改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周期 制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杉 王梅
"图书馆制度"研究存在着理论意义上的"解释"和实践意义上的"改变"这两个研究视角。理论上的"解释"是一种包括对"图书馆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主张、理念等的阐释;实践上的"改变"是图书馆"制度安排"的力量向实践的倾斜和落实。对"图书馆制度"的相关研究应重理论上的"解释",贵实践中的"改变",将图书馆人的观念和具体的实践落实到位,以实现图书馆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馆制度 制度安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陈柳钦
金融制度创新可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有金融制度进行重构。金融制度创新作为基于制度层面上的金融创新,它也遵循制度创新的五个步骤。金融制度创新从创新主体的不同考虑有需求诱导型创新和供给主导型创新,从创新内容上看有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等类型。我国金融制度创新至少应注意: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增强微观金融企业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等。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