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4835)
2022(4147)
2021(3601)
2019(6962)
2018(6813)
2017(12997)
2016(6926)
2015(7915)
2014(8133)
2013(8358)
2012(8291)
2011(7930)
2010(8329)
2009(8206)
2008(7862)
2007(7263)
2006(6895)
2005(6325)
2004(5841)
作者
(22184)
(18810)
(18730)
(17876)
(12442)
(8947)
(8420)
(7480)
(7183)
(7032)
(6772)
(6537)
(6465)
(6337)
(5986)
(5729)
(5672)
(5556)
(5459)
(5166)
(4951)
(4674)
(4665)
(4561)
(4439)
(4415)
(4112)
(3840)
(3760)
(3749)
学科
(60131)
经济(60095)
管理(20697)
地方(17840)
(17286)
方法(17206)
数学(14751)
数学方法(14699)
(14055)
企业(14055)
地方经济(12737)
中国(11508)
(11492)
业经(9899)
(9094)
(7405)
(7219)
经济学(7114)
环境(6966)
(6700)
金融(6699)
农业(6501)
(6450)
(6355)
理论(6171)
(6001)
(5645)
贸易(5641)
资源(5536)
(5514)
机构
大学(121589)
学院(119873)
(61201)
经济(60170)
研究(46130)
管理(41532)
理学(34950)
理学院(34448)
管理学(33918)
中国(33693)
管理学院(33690)
(26562)
科学(25914)
(25883)
(25178)
(23960)
研究所(21522)
财经(21050)
经济学(20462)
中心(19045)
(18766)
经济学院(17936)
(17598)
师范(17485)
(15919)
(15691)
北京(15497)
(15433)
财经大学(15188)
(14326)
基金
项目(70025)
科学(55877)
研究(52063)
基金(51581)
(43946)
国家(43554)
科学基金(37168)
社会(36394)
社会科(34450)
社会科学(34437)
(27607)
基金项目(26798)
教育(23162)
(21859)
自然(21820)
资助(21339)
自然科(21234)
自然科学(21229)
自然科学基金(20860)
编号(19510)
成果(16866)
(16654)
重点(16133)
(16022)
国家社会(15147)
课题(14761)
(14191)
发展(14125)
经济(14073)
教育部(14032)
期刊
(81312)
经济(81312)
研究(43754)
中国(23054)
(20613)
管理(17588)
学报(17247)
科学(16653)
(14145)
经济研究(13466)
大学(13217)
财经(13098)
学学(12502)
(11541)
金融(11541)
(11474)
问题(10523)
业经(10432)
技术(10294)
教育(10104)
农业(8997)
技术经济(8185)
(7591)
世界(7272)
经济问题(6672)
统计(6626)
国际(6582)
商业(6319)
经济管理(6188)
现代(6016)
共检索到19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殷东星  
区位环境的变迁,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区位通常可区分为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一般地说,区域一旦确定之后,其自然地理区位是基本不变的。而经济地理区位则不然,只要与之相关的其它经济事物发生变化。区域的经济地理区位便随之变化,并进而导致区域经济的兴衰。本文所研究的区位,指的是经济地理区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军献  
在开封自南宋以来的变迁历程中,因中原地区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造成的频繁战患直接导致开封城市的破坏与衰落,更重要的是开封在黄河泛滥区中所处的地理中心位置,不仅使开封周边地区土壤严重沙化,而且还在堰塞其水运河道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成为现代铁路交通枢纽的机会。区域环境因素发生的重要改变导致中原地区区域政治中心在建国初从开封迁离,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自由流动程度的加强,更多的发展资源向邻近的郑州集聚,也造成开封经济发展的弱势。但随着国家及河南省政府利用开封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实施的"郑汴一体化"等当代发展策略的介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军献  
在开封自南宋以来的变迁历程中,因中原地区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造成的频繁战患直接导致开封城市的破坏与衰落,更重要的是开封在黄河泛滥区中所处的地理中心位置,不仅使开封周边地区土壤严重沙化,而且还在堰塞其水运河道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成为现代铁路交通枢纽的机会。区域环境因素发生的重要改变导致中原地区区域政治中心在建国初从开封迁离,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自由流动程度的加强,更多的发展资源向邻近的郑州集聚,也造成开封经济发展的弱势。但随着国家及河南省政府利用开封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实施的"郑汴一体化"等当代发展策略的介入,开封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下降趋势而实现复兴与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和平  
城市作为古代商品经济的摇篮,不仅对于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城市经济的兴衰,标志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古代单个城市经济的兴衰虽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当时的军事因素、经济条件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它与政治因素的关系尤为重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海清  蔡桂芳  
失业和就业是现阶段城镇经济社会生活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随着江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城镇职工下岗的现状据统计,1996年江西省下岗职工为31.6万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实现江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从十个方面入手,即思维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决策方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投入方式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布局方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商品方式从普通型向名牌型转变、产权方式从单一型向多种型转变、生产方式从劳动型向科技型转变、资源方式从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产业方式从分散型向联产型转变、发展方式从常规型向跳跃型转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熊义志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thre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under developed countries' running after and surpassing the forerunning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ch successful economic transcendence was follow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ranscendence of human re...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熊义志  
20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三个成功范例 ,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人力资本快速积累是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经历过不同的阶段。人力资本的追赶一般先于经济追赶。教育的加速发展来源于教育制度上的创新。两千年来中国经济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最基本经验是 :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 ;人力资本兴废取决于国力强弱。中国要最终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 ,就必须优先实现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 2 0 0 1年至 2 0 2 0年是中国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时期 ,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 0 2 1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道宾  张捷  李光东  
为了有效防治非典,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江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非典”对江西经济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零售业、餐饮业首当其冲。 (1)批发零售额在短暂上升后下降。4月23日前,全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章楷  
栽桑养蚕很早就是江、浙农村中相当普遍的副业。但自宋末元初植棉业兴起后,国人开始用棉花织棉布,穿棉布制的衣服,丝织品渐被棉布所取代。大致明代中叶,很多地方的蚕桑业已经衰落甚至消失。不过浙西嘉兴、湖州二府的部分县的蚕、桑、丝业未受影响,始终兴旺发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红军  胡玉梅  
限于古代中国城市数据的难以获得性,本文基于公元前226—公元1913年14个备选城市成为全国性都城概率影响因素的Probit/Logit面板模型分析发现:经度越靠近东面、纬度越靠近北面、海拔较高地区的备选城市,成为国家都城的概率越高;到全国性经济中心距离更近、到皇帝"龙兴之地"距离更近的备选城市,成为全国性都城的概率也更高;另外,政治统一与否、北宋前后,中国都城布局的规律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差别。这意味着,中国历代都城地理位置的选择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政治和经济规律。文章对于深化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9月,是学校重点打造的学术研究高地、高端服务智库、卓越人才平台,属正处级实体研究机构。研究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区域发展与管理创新专业硕士点,拥有江西省首批高端智库"区域发展研究院"、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心"、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以及3个中国智库索引来源(CTTI)智库。现有专职成员15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同时汇聚了一批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以及海外留学归国博士,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任梅  
《大国的兴衰》是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一部力作。作者从经济与战略两方面着手,探讨了500年来世界各大国沉浮变迁的历史。由于该书提出了不少深受学术界与政界学者重视的问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以,该书自1987年公开发行以来,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不仅跻身于全美畅销书的之列,而且影响超越了国界。保罗·肯尼迪这位当年牛津大学的博士、现执教耶鲁讲坛的教授,也被誉为创造了“美国出版界的奇迹的人”。面对各大国盛衰更迭的历史,作者指出,一国地位的升降虽然往往直接表现为战争的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大权  
中国经济学社于1923年创立,到1953年结束。它是在马寅初、刘大钧主持下,以留美归国经济学者为主,集合全国政、学、商各界上层分子组成的经济学术团体。学社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作为民国时期经济学界的英美派,学社的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的主流地位,产生了广泛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