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3)
- 2023(4515)
- 2022(3753)
- 2021(3210)
- 2019(5917)
- 2018(6011)
- 2017(11913)
- 2016(6294)
- 2015(7312)
- 2014(7369)
- 2013(7516)
- 2012(7062)
- 2011(6780)
- 2010(7035)
- 2009(6845)
- 2008(6454)
- 2007(6238)
- 2006(6049)
- 2005(5708)
- 2004(5310)
- 学科
- 济(56181)
- 经济(56149)
- 地方(16322)
- 管理(16315)
- 方法(15001)
- 数学(13094)
- 数学方法(13048)
- 业(12352)
- 中国(12213)
- 地方经济(11787)
- 企(9554)
- 企业(9554)
- 学(9263)
- 业经(8757)
- 农(8313)
- 发(7363)
- 经济学(6712)
- 制(6347)
- 财(6286)
- 融(6251)
- 金融(6249)
- 环境(5996)
- 发展(5719)
- 展(5694)
- 和(5496)
- 农业(5487)
- 体(5475)
- 理论(5340)
- 银(5215)
- 银行(5210)
- 机构
- 大学(106997)
- 学院(105813)
- 济(57884)
- 经济(56932)
- 研究(40339)
- 管理(35290)
- 中国(30285)
- 理学(29180)
- 理学院(28814)
- 管理学(28414)
- 管理学院(28205)
- 财(25070)
- 京(21783)
- 科学(21178)
- 所(20529)
- 经济学(20434)
- 财经(19800)
- 研究所(18150)
- 经济学院(17949)
- 经(17790)
- 江(17156)
- 中心(16690)
- 范(15181)
- 师范(15129)
- 财经大学(14316)
- 北京(14143)
- 院(13556)
- 州(13215)
- 社会(12908)
- 科学院(12356)
- 基金
- 项目(58351)
- 科学(46234)
- 研究(44671)
- 基金(43078)
- 家(36135)
- 国家(35829)
- 社会(32081)
- 科学基金(30508)
- 社会科(30476)
- 社会科学(30467)
- 省(21864)
- 基金项目(21813)
- 教育(19648)
- 资助(18080)
- 划(17680)
- 编号(16901)
- 自然(16238)
- 自然科(15832)
- 自然科学(15828)
- 自然科学基金(15533)
- 成果(14908)
- 发(14254)
- 国家社会(14028)
- 济(13636)
- 经济(13516)
- 部(13360)
- 重点(13084)
- 发展(12491)
- 课题(12426)
- 展(12320)
共检索到17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海波
六镇经济所需的近半数物资,要靠北魏国家输送供应。起初,北魏是通过向六镇将士班赐牲畜等战利品的形式,向六镇输送大量物资。北魏统一北方后,征服战争逐渐减少,北魏开始跨地域向六镇运输物资。至献文帝时,北魏开始靠以平城为中心,州镇众多粮仓为节点,由官僚体系调运,由河北等地小农承担的物资运输体系,向六镇输送物资。南迁洛阳后,为与南朝进行长期军事对峙,北魏将河北大量物资南运,造成输往六镇的物资骤减,对六镇经济构成巨大冲击。权势豪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大肆强占掠夺六镇少量的经济资源。这使六镇权势豪帅与广大镇民之间原有的经济矛盾迅速激化。而北魏为缓和六镇经济社会矛盾,所采取的遣使巡视、整顿吏治、赈济灾害、大规...
关键词:
北魏 六镇暴动 经济 物资运输 矛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庆行 孙慧君 阳乾凤
本文选取重庆市三县六镇为考察对象,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债务规模、债权人结构、用途结构等方面,对重庆市乡镇债务进行描述,重点分析债务结构。本文的基本结论有:金融机构是乡镇债务的主要债权人,基础设施建设是债务资金的主要用途,不同乡镇之间债务结构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乡镇债务 债务结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庆行 孙慧君
本文选取重庆市三县六镇为考察对象,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债务规模、债权人结构、用途结构等方面,对重庆市乡镇债务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柴琳 李昕
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的分析方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究转型期条件下中国古镇保护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在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分析,指出古镇区是一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属性的稀缺性土地资源,在转型期条件下它基本处于基层地方政府的掌控之中,而具有一定利益独立性的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古镇保护,是因为保护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项净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活动。就本质而言,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地方政府随着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借助古镇区资源不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关键词:
转型期 古镇保护 江南六镇 地方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书吉
拓跋族在南迁过程中经历了由部落、酋邦、国家三个形态的转化。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性质是带有浓重的家族残余的不成熟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孝文帝改革创造了一种由游牧社会转变为农耕社会 ,由氏族酋长制转变为封建社会制度的模式。这个模式在多民族的中国极富典型性。从汉到唐 ,中国封建社会两个发展高峰之间的主脉是以孝文帝改革带动的北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和这些改革后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制度
关键词:
经济形态 社会性质 北魏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赫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特点,起到连接周围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行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建设速度,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与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论文首先解释城镇化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和积聚效应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其次,以城镇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线性回归计量方法分析各自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我国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拐点;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以解决中部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国法
河北魏县近几年从实际出发,变人口压力为劳务输出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 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强县的一个战略举措,倾力打造劳务输出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务输出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将使农民家庭更为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景彤
笔者认为,做好经济研究,更好地彰显经济"经世济民"的价值,把握六个方面十分重要。其一:系统论。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本身又是由亿万个细胞(企业、个人和政府等市场主体)组成的有机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大系统对小系统产生影响,小系统反过来对大系统也产生影响。经济研究要强调系统论,一是因为其反身性,即经济系统与自身(自我实现效应)及其依赖的大系统(溢出效应和溢回效应)之间互相影响;二是因为其有机性,即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也都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打通经济和金融、宏观和中微观、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经济体 铁路货运量 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晓聪 郑红玲
自中央提出"小城镇带动大经济"战略以来,城镇化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级。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中部六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与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依靠10%的人口创造出近20%的GDP,城镇化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我国中部六省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二次关系拐点的逐步接近,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拐点向前推移,探索经济增长新路径是解决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中部六省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木花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构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湖北,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是江西和安徽,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是湖南和山西,协调发展水平波动较大的是河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士杰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认为城镇化通过驱动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及人力资本提升,从而推动要素配置与经济发展的累积性变化。基于1978-2013年中部六省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仍处于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阶段,且具体省域存在较大差异。据此,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应采取分类发展的方式,其中湖南、湖北、安徽应采取产城融合的城镇化战略,山西应采取城镇化驱动战略,河南和江西应采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的城镇化战略。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动力学分析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明
张溥编《百三名家集》以《七十二家集》为基础,而《七十二家集》又受到汪士贤所辑三种丛编本的影响。汪士贤所编三种丛编本以《二十一名家集》为最早,《诸家文集》增刻《梁昭明太子文集》和《总论》,其余各集据此编重印。《诸名家集》则以《二十一名家集》为底本而重刻,从而釐清了各丛编之间的版本关系,同时订正了版本著录中存在的讹误。根据张燮所撰《凡例》及致友人信札,阐述了《七十二家集》的编纂和刊刻情况。《百三名家集》存在随文附刻句读的特点,此当属该编影响远逾《七十二家集》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汉魏六朝人集 丛编本 编撰 刊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海波
西魏北周国家统制各类经济资源的财政结构,具有很强的掠夺性、征服性和落后性,但其形成的国家主导经济利益分配的模式,却是使不同出身、政治立场的关陇集团各群体团聚在西魏北周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西魏北周国家财政结构建立在政权强力横征暴敛、大肆掠夺社会财富之上,至北周时难以维系;国家主导利益分配又建立宇文泰的个人权威之上,宇文泰病逝后,缺少威望的宇文护及北周诸帝无法继续实行。这使宇文护、北周诸帝在面临着严重财政危机的同时,不仅不能节减财政支出,相反还要用大量赏赐乃至放任贪污的方式,来换取关陇集团对执政的认可。这不仅使关陇集团成为特权大土地主阶层,也使北周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宇文氏执政合法性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庆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成
本文从陕西北缘六县市人力资源现状入手 ,运用经济学方法深入探讨该区人力资源与城镇化的内在机制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该区人力资源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①人口增长方式的转移 ;②流动人口的影响 ;③人力资源管理。以实现该区人口、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