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7)
2023(9357)
2022(7822)
2021(6894)
2020(5444)
2019(12356)
2018(12283)
2017(23567)
2016(12863)
2015(14317)
2014(14470)
2013(14408)
2012(13660)
2011(12656)
2010(13097)
2009(12505)
2008(12416)
2007(11590)
2006(10731)
2005(10338)
作者
(36599)
(30488)
(30487)
(28988)
(19501)
(14447)
(13849)
(11756)
(11664)
(11182)
(10722)
(10233)
(10149)
(10032)
(9703)
(9423)
(8955)
(8943)
(8844)
(8568)
(8053)
(7414)
(7292)
(7116)
(7052)
(7000)
(6877)
(6773)
(6066)
(5988)
学科
(60503)
经济(60410)
管理(39794)
(37925)
(29327)
企业(29327)
中国(22248)
(18471)
方法(17229)
地方(17194)
(16949)
业经(15971)
(15463)
数学(13834)
数学方法(13717)
(13246)
银行(13235)
(12898)
金融(12895)
(12806)
农业(12590)
(11391)
(10733)
贸易(10721)
(10346)
(10234)
(9989)
环境(9923)
地方经济(9495)
理论(9328)
机构
学院(192230)
大学(191645)
(84464)
经济(82687)
研究(68584)
管理(68369)
理学(56583)
理学院(55922)
管理学(55086)
管理学院(54711)
中国(53842)
(44118)
(41449)
科学(37270)
(34159)
财经(33096)
(31874)
中心(30452)
研究所(29847)
(29626)
(28409)
师范(28226)
经济学(27162)
北京(26963)
(26338)
(25342)
(24351)
经济学院(24155)
财经大学(24050)
师范大学(22565)
基金
项目(113059)
科学(90365)
研究(90054)
基金(80940)
(67926)
国家(67275)
社会(59499)
科学基金(58101)
社会科(56394)
社会科学(56382)
(44573)
基金项目(41694)
教育(41482)
编号(37127)
(36794)
成果(32820)
自然(32692)
资助(32581)
自然科(31903)
自然科学(31897)
自然科学基金(31297)
(28564)
(27583)
课题(27276)
(25798)
重点(25774)
发展(24737)
国家社会(24647)
(24350)
(23897)
期刊
(108763)
经济(108763)
研究(69013)
中国(48333)
(34991)
管理(28850)
教育(27242)
(27138)
学报(24584)
(24502)
金融(24502)
科学(24028)
大学(20303)
学学(18592)
财经(18381)
业经(18154)
农业(17792)
经济研究(16971)
技术(16831)
(15871)
问题(14212)
(11042)
世界(9875)
国际(9793)
改革(9556)
(9556)
现代(9288)
理论(9287)
技术经济(9259)
商业(9117)
共检索到32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志勇  
深化劳动范畴的认识 ,是事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与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经济理论课题。劳动范畴扩展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规律 ,表现为剩余劳动生产与剩余劳动分配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劳动 (者 ) ,从生产角度来说 ,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剩余劳动的从业者 ,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从分配角度来看 ,剩余劳动 (在劳动者之间 )分享制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劳动者应成为有产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妙宽  
劳动价值论面临着严峻挑战 ,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在各种发展思路中 ,彻底反思劳动和价值这些基本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劳动扩展到非物质生产劳动 ,从第一、二产业劳动扩展到第三产业劳动乃至全部人类劳动 ,把狭义的商品劳动价值论发展为广义的产品劳动价值论 ,是一条重要的发展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发展 ,可以使劳动价值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解释力 ,展现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发展前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暴力  
本文从方法论入手 ,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 ,从价值概念的内涵出发 ,明晰价值概念的三个内容 ,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 ,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 ,从价值理论的外延出发 ,使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 ,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 ,建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我们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全世界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百年误解都源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误读。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无关论:”(1)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无关;(2)生产劳动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无关;(3)生产劳动理论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无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曙华  沈玉芳  
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和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并提出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 :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 ,并建立一种透明、公正、高效的城市土地市场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张雪莲  
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居民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建设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并根据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结果,导出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四种不同模式以及基于这四种模式之上的多模式组合在一起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陈才  邹海天  
利用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借助于ArcGIS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总体以"飞地式+轴带式"扩展为主,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2在扩展方向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整体经历了"西南、南、东南方向—西北偏北、南部—东北方向"的空间变化过程;3在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居住空间主要集中于城市核心区,但居住空间梯度推移趋势显著,郊区化特征显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规划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绮  修春亮  魏冶  
运用遥感方法分析了1995-2010年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以"资金流"为视角探讨这一时空过程的动力机制,分析了"资金流"作用的影响因素。"资金流"不但影响沈阳市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还影响扩展方向。1995-2010年沈阳市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总体呈多方向扩张。分为三个时段:1995-2000年,以南—北向轴带扩张为主;2000-2006年,以东北—西南向轴带扩张为主;2006-2010年,多方向均匀扩张明显。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张与"资金流"变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沈阳市的"资金流"在该时期经历由匮乏到充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同时城市空间扩展也经历了由慢变快,由轴向扩展向多方向扩展的变化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军  陈特  邢颖  陈默  许建宇  胡震四  
The royalty system is a major payment form of piece-rate wagesystem. In the practice, dispute raised by royalty occurs frequently,and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issues such as whether this kindof disput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labor dispute, as well as theregulation of employers paying ...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宇  曾长秋  
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依然有所区别。准确地把握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并科学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黄斌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双对数模型,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有着积极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静态减贫效应明显;教育扩展、教育分配与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同导致了人力资本积累的辐射效应扩大了临近地区的收入差距,但空间效应显示出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1%,对临近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的辐射效应可达2.6%。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和内部改革逐步深入的迫切期待。大学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明确其基本的理论范畴,解决一系列重要的认识问题,同时更要深入分析其建构路径,明确基本的行动策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唯平  
在所有制理论研究上,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作为经济范畴的所有制范畴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这一事实必然引导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范畴。过去对所有制范畴的认识,一直是作为定义之争进入传统的所有制研究的理论视野的。人们对所有制基本理论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对马克思关于所有制概念的理解进行争论,总是希望将所有制范畴凝化成为一条僵硬不变的定义。本文力图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研究视野,独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乃新  
从近现代的大量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法,不同于过去个体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及其附属存在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已存在的私法、公法,经济法是个体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生产(合作生产),以及各自为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转变为争夺利润的竞争性交换的产物。研究经济法权利,必须自我突破传统私权论,以及突破传统公权论和私法公法法域论的束缚,并从中看出经济法与人们不因合作而丧失其所创造的得益、不因竞争而丧失他们创造利益的实现,以及国家只能采取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等方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创造全社会的增量利益而得益等相关,因此,经济法权利是以劳动力权为其基本权利范畴的现代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