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9)
- 2023(8874)
- 2022(7275)
- 2021(6860)
- 2020(5931)
- 2019(13402)
- 2018(13534)
- 2017(26583)
- 2016(14388)
- 2015(16503)
- 2014(16399)
- 2013(16073)
- 2012(14391)
- 2011(13090)
- 2010(13554)
- 2009(13061)
- 2008(12860)
- 2007(11801)
- 2006(10507)
- 2005(9779)
- 学科
- 济(58444)
- 经济(58350)
- 管理(49836)
- 业(44367)
- 企(38366)
- 企业(38366)
- 方法(28355)
- 数学(24578)
- 数学方法(24027)
- 财(17423)
- 制(16651)
- 中国(15755)
- 农(15624)
- 业经(13524)
- 理论(11982)
- 学(11267)
- 体(11139)
- 务(10744)
- 财务(10691)
- 财务管理(10664)
- 银(10347)
- 银行(10334)
- 贸(10171)
- 贸易(10162)
- 企业财务(10096)
- 易(9924)
- 农业(9893)
- 融(9885)
- 金融(9880)
- 行(9857)
- 机构
- 大学(213654)
- 学院(211804)
- 济(85700)
- 经济(83822)
- 管理(81964)
- 理学(70111)
- 理学院(69413)
- 管理学(67977)
- 管理学院(67586)
- 研究(65343)
- 中国(51804)
- 京(44279)
- 财(44198)
- 科学(37642)
- 财经(34512)
- 江(32665)
- 所(32126)
- 经(31098)
- 中心(30381)
- 研究所(28453)
- 农(28314)
- 北京(27951)
- 业大(27639)
- 范(27409)
- 师范(27188)
- 经济学(26765)
- 州(25801)
- 财经大学(25536)
- 经济学院(23846)
- 院(23337)
- 基金
- 项目(135113)
- 科学(107639)
- 研究(100183)
- 基金(99556)
- 家(85276)
- 国家(84603)
- 科学基金(73881)
- 社会(65088)
- 社会科(61744)
- 社会科学(61728)
- 省(51830)
- 基金项目(51300)
- 教育(47981)
- 自然(47152)
- 自然科(46065)
- 自然科学(46055)
- 自然科学基金(45224)
- 划(43554)
- 资助(42010)
- 编号(40780)
- 成果(34554)
- 部(30760)
- 重点(30102)
- 制(30036)
- 课题(28508)
- 创(27756)
- 教育部(27297)
- 国家社会(26867)
- 发(26635)
- 人文(26406)
共检索到321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静
当前社会上的劳动阶层出现了分化,然而,劳动法上不加区别的规定造成了劳动者保护实质上的不平等。现有劳动法通过立法技巧,在服务期、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有限适用、禁止解雇以及经济补偿方面体现出了劳动者分层保护的思想,却仍然存在立法和实践中的诸多局限。在坚持人权保障、追求实质平等、实现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构建劳动者分层保护的模式,采取双重认定标准,分为强势劳动者、一般劳动者和弱势劳动者,并从立法、司法和社会角度共同构建。
关键词:
劳动者 分层保护 利益平衡 和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仲琦 车红霞
在共享经济及随之而生的新就业形态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与传统经济模式及传统业态的区别和联系尚未得到系统梳理。本文按照相关业态产生顺序整理了日本各个行业中已有的共享经济相关业态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并从劳动法的角度对共享经济下的新业态进行了分解重构,将其整理为以提交劳务给付成果代替提交劳务给付本身,进而规避雇主责任的"二者间关系",以及在劳资双方当事人之间引入第三方代为承担雇主责任的"三者间关系",并就两种情况下的当事人关系等进行了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日本现行法律法规主要从扩张雇主责任及明确个别法和集体法上的劳动者认定基准的方法进行应对。同时,针对当事人在特定就业条件下有权选择合同形态之现象;无法区分主业和副业,雇主责任难以明确之现象;工作时间越短,绩效评估越高,从而导致对工作时间要素的评价两极分化之现象等现有劳动法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劳动者认定标准及劳动法规制范围进行重新审视,以立法、修法的手段加以解决。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就业形态 劳动者保护 日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雪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财富逐渐累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劳动者之间出现了社会发展财富分配上的不公平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公平价值在经济社会中的体现,促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妨碍了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分析劳动者利益分配不公的现状和原因,建立起有效的法律机制,保障社会各类劳动者对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社会分配 劳动者 公平分配 法律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勤法 程圆圆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问题的根源在于用人单位管理权与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的冲突,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此种冲突,如何妥善平衡二者关系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关系的特殊性使得纯粹私法规范和一般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无法有效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面临价值定位过低、具体规则缺失、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多重问题,欧盟的相关规则可资借鉴。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应当提升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价值定位,将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纳入劳动基准法,宣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权益。法院应当在审判过程中构建合法、必要、正当、透明原则的审查机制。另外,还应当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及指导咨询职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欣
以往对"新业态"之于劳动关系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享经济等存在显性影响的领域。本文将研究视角投向从转型产业过渡到新业态的快递行业,分析"互联网+"的引入对加盟制快递企业劳动关系的隐蔽影响。研究发现,快递总部为整合寄递流程对加盟商施加的"统一管理",借助于"互联网+",已对加盟商层面的劳动关系产生"破壁效应",进而对快递员工作时间、工资等核心劳动权利产生了"反射性损害"。为解决当下快递员劳动保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将快递总部的此种"统一管理"纳入法律管制。在策略选择上,立法层面可以考虑相关部门联合出台
关键词:
新业态 加盟 统一管理 管制合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朝阳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该制度进行剖析,结合现行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预告解除,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成因进行程度划分、设立除斥期间性质的解除期限、扩大即时解除范围、细化解除程序,明确劳动者未按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之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达到良法善治之目的。
关键词:
劳动者 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朝阳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该制度进行剖析,结合现行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预告解除,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成因进行程度划分、设立除斥期间性质的解除期限、扩大即时解除范围、细化解除程序,明确劳动者未按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之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达到良法善治之目的。
关键词:
劳动者 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常凯 李坤刚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欣
中国建筑业劳动关系"失保护"的深层原因在于针对典型雇佣关系构筑的法律秩序与建筑业的"自生自发"秩序脱轨,而对这种脱轨所采取的修补性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扭曲的法律结构。针对建筑业劳动关系的非典型性,有必要在立法上做相应的调整和纠正,这是破解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关系"失保护"的法理前提。
关键词:
劳动关系 法律结构 自生秩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季洁
"公平"是税收环节开展与劳动关系平衡的交叉范畴,依附于人身属性以获取财产性利益的劳动者在个人所得税缴纳中占主体地位,工资薪金所得更是个人所得税的丰厚税源。新个税法由"分类税制"向"分类—综合并行二税制"模式转变,以实现对横向税负公平与纵向税负适度的保障,通过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设置、综合所得税率调整、费用扣除标准设计三个主要方面调节劳动者权益杠杆,影射出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追求。新个税改革无论在个税税制模式上抑或是税率级距设置上无不体现着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关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晓薇 吴龙霞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必将大量涌现。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与协调,关系到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文章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并从法律规则缺乏前瞻性、集体劳动关系规范性差、工会组织力量薄弱三个层面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协调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桂生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有较为完善的实习生法律制度,并且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劳动法》中对学生实习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尤其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处于"准劳动者"法律地位的实习生,还没有予以确认并进行规范。实习生的劳动保障问题、薪酬问题、职业保障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应以《劳动法》为基础,明确实习生的"准劳动者"的法律身份,不断完善"实习生法律制度",保护实习生的劳动权益。
关键词:
准劳动者 实习生 劳动权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洁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处理,伴随劳动合同的建立、存续与终结,因信息处理造成的侵害也贯穿劳动关系始末。在职场空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不法侵害主要表现为:过度收集、职场监控与不当公开。侵害劳动者个人信息造成的损害呈现双层结构,即侵害个人信息本身的损害与由此衍生的劳动权益损害,后者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和不法解雇。针对侵害信息本身所造成的损害,劳动者可以通过删除权、撤回权或更正权消除,请求恢复劳动关系;若损害仍无法弥补,还可主张物质性和精神性损害赔偿。但是针对信息处理导致的劳动权益损害,无法完全借助私法路径得以救偿,仍需回归劳动法。通过扩张劳动者单方解除权,预防和惩戒用人单位的信息处理行为;以集体合同规范行业内的信息处理活动,激活工会的职能,弥补劳动者的自治性缺陷;更新劳动基准的内涵,使其涵盖劳动者信息权益保护,将劳动者信息侵害纳入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范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