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2)
- 2023(14180)
- 2022(12282)
- 2021(11400)
- 2020(9498)
- 2019(21609)
- 2018(21666)
- 2017(41656)
- 2016(22711)
- 2015(25576)
- 2014(25963)
- 2013(25828)
- 2012(24075)
- 2011(21921)
- 2010(22325)
- 2009(20840)
- 2008(20226)
- 2007(18087)
- 2006(16359)
- 2005(14813)
- 学科
- 济(111154)
- 经济(110980)
- 管理(67568)
- 业(61738)
- 企(51947)
- 企业(51947)
- 方法(43976)
- 数学(36834)
- 数学方法(36387)
- 中国(27304)
- 农(25249)
- 地方(25011)
- 学(24278)
- 财(23928)
- 业经(23222)
- 理论(18784)
- 制(18585)
- 农业(17339)
- 和(16626)
- 贸(15524)
- 贸易(15513)
- 地方经济(15292)
- 环境(14927)
- 易(14904)
- 融(14654)
- 金融(14652)
- 务(14432)
- 银(14420)
- 银行(14377)
- 财务(14342)
- 机构
- 大学(341034)
- 学院(336132)
- 济(139827)
- 经济(136771)
- 管理(130898)
- 研究(114858)
- 理学(112278)
- 理学院(110943)
- 管理学(109043)
- 管理学院(108422)
- 中国(84358)
- 京(72900)
- 科学(69235)
- 财(64812)
- 所(57873)
- 研究所(52138)
- 财经(51469)
- 江(50238)
- 中心(50189)
- 农(48107)
- 范(47660)
- 师范(47318)
- 经(46537)
- 北京(46525)
- 业大(45933)
- 经济学(42889)
- 院(41136)
- 州(40615)
- 师范大学(38373)
- 经济学院(38063)
- 基金
- 项目(218973)
- 科学(171953)
- 研究(163493)
- 基金(158485)
- 家(136594)
- 国家(135424)
- 科学基金(116118)
- 社会(103974)
- 社会科(98374)
- 社会科学(98347)
- 省(84035)
- 基金项目(83600)
- 教育(74821)
- 自然(73156)
- 自然科(71392)
- 自然科学(71376)
- 划(70750)
- 自然科学基金(70092)
- 编号(66857)
- 资助(65262)
- 成果(56301)
- 重点(48740)
- 部(48680)
- 发(46629)
- 课题(46296)
- 创(44443)
- 国家社会(42445)
- 教育部(42303)
- 项目编号(41441)
- 创新(41430)
- 期刊
- 济(164385)
- 经济(164385)
- 研究(107599)
- 中国(65804)
- 学报(51717)
- 管理(50142)
- 财(50123)
- 科学(47639)
- 农(44258)
- 教育(40030)
- 大学(39562)
- 学学(36886)
- 农业(30234)
- 技术(29432)
- 融(28840)
- 金融(28840)
- 财经(27466)
- 经济研究(25725)
- 业经(24067)
- 经(23593)
- 问题(21328)
- 图书(19334)
- 技术经济(17752)
- 理论(17114)
- 现代(15568)
- 实践(15364)
- 践(15364)
- 科技(15075)
- 贸(15013)
- 版(15010)
共检索到51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乃新
从近现代的大量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法,不同于过去个体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及其附属存在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已存在的私法、公法,经济法是个体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生产(合作生产),以及各自为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转变为争夺利润的竞争性交换的产物。研究经济法权利,必须自我突破传统私权论,以及突破传统公权论和私法公法法域论的束缚,并从中看出经济法与人们不因合作而丧失其所创造的得益、不因竞争而丧失他们创造利益的实现,以及国家只能采取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等方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创造全社会的增量利益而得益等相关,因此,经济法权利是以劳动力权为其基本权利范畴的现代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乃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辉
国家经济调节权是随着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产生而产生、区别于行政权的一种国家权力形态。该权力的行使应遵守调节法定、调节民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从国际经济调节原则,其具体的行使方式将随着市场缺陷具体类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社会民众经济权力对该权力的制约是一种根本性的制约,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维护社会民众的基本经济权利和建立相应的社会民众参与机制、监督机制。
关键词:
经济法 国家权力 国家经济调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衣仁翠
文章认为,国家调节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因为国家调节科学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职能,主张国家以引导和促进方式来管理国民经济。国家调节是经济法核心范畴构成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有利于把经济法和民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区分开来,也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建构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范畴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
国家调节 政府与市场 经济法 核心范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衣仁翠
文章认为,国家调节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因为国家调节科学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职能,主张国家以引导和促进方式来管理国民经济。国家调节是经济法核心范畴构成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有利于把经济法和民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区分开来,也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建构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范畴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
国家调节 政府与市场 经济法 核心范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迪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要求任何法律部门为其贯彻落实开辟道路,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在保障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着宪法中的公民权利。经济法对宪法权利的维护存在细化维护与转化维护两种方式。本文以结社自由中的消费者结社权为例,将宪法权利如何在经济法中加以落实进行解读,再次印证经济法对宪法权利的维护是有路径可循的。经济法的权利维护与宪法精神一脉相承,经济法的权利本身来源于宪法,并将之运用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运行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宪法权利 结社自由 经济法 消费者结社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中文
市场缺陷范围决定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市场缺陷的实质是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表现 :市场配置在微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有序竞争 ,在中观经济领域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 ,不能实现地区、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就是政府弥补上述市场缺陷的全部行为。
关键词:
市场缺陷 政府配置 经济法调整对象 范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大洪
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最具经济性的经济法无疑更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对经济法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关键词:
经济法目的 保护经济自由 实行经济管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林林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将权利视为现代法哲学之基石范畴的"权利本位论"已然成为了中国法学界的一种主流理论。中国社会也迅速迈向了一个权利观念高涨、权利主张不断张扬的时代。许多权利诉求不但对既有权利体系与权利理论提出了质疑与挑战,也与既有权利体系不断地发生冲撞。权利是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权利配置是法治建构的
关键词:
法治建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点——劳动范畴的五个基本性质包括:一是劳动的整体性。劳动是一个整体,既有劳动主体也有劳动客体,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像磁石的两极一样互为存在条件。二是劳动的常态性。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劳动是常态劳动,是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的统一。三是劳动的有益性。劳动是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有益作用的劳动。四是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发展的复杂化程度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复杂劳动的发展满足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五是劳动的发展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红 陈爽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中枢环节,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经济法法律关系,下启经济执法和司法。但长期以来,经济法责任的权利主体不够清晰。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经济法责任与民法责任的重要不同是权利主体具有"多数人"的特征。确定经济法责任权利主体是"多数人",对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和建立、完善执法为民制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法责任 权利主体 多数人 执法为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因为经济主体正是凭借其经济权利从事经济活动和索取收益的。经济权利产生于商品经济关系中,是商品所有权规律的表现,具有平等性。经济权利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约束。必须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相对称,使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权利平等
关键词:
权力,经济权利,权责对称关系,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红军
国际经济法不同于经济法,它们分属不同的法域和法律体系,但二者都有公私法兼融的共性。国际经济法的公私法兼融思想表现在,它既有内国经济法之涉外部分的政府与民众意志的内在张力,又有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搏弈与协调。这是国际经济法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法律思想。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公法 私法 法律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