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0)
- 2023(2271)
- 2022(1846)
- 2021(1562)
- 2020(1352)
- 2019(3020)
- 2018(2940)
- 2017(5895)
- 2016(3244)
- 2015(3712)
- 2014(3634)
- 2013(3752)
- 2012(3498)
- 2011(3224)
- 2010(3313)
- 2009(3419)
- 2008(3548)
- 2007(3421)
- 2006(3081)
- 2005(2866)
- 学科
- 济(14726)
- 经济(14706)
- 业(12254)
- 管理(11346)
- 企(9842)
- 企业(9842)
- 财(5784)
- 方法(5774)
- 中国(5455)
- 劳(5078)
- 劳动(5059)
- 农(4657)
- 学(4135)
- 理论(4110)
- 数学(4103)
- 数学方法(4056)
- 业经(3895)
- 农业(3777)
- 贸(3521)
- 贸易(3519)
- 教育(3502)
- 易(3404)
- 务(3162)
- 财务(3151)
- 财务管理(3147)
- 制(3051)
- 企业财务(2992)
- 动(2746)
- 和(2709)
- 法(2701)
- 机构
- 大学(56013)
- 学院(54639)
- 济(22629)
- 经济(22229)
- 管理(19026)
- 研究(17073)
- 理学(15865)
- 理学院(15684)
- 管理学(15476)
- 管理学院(15356)
- 中国(12555)
- 财(11961)
- 京(11758)
- 科学(9584)
- 财经(9543)
- 范(9141)
- 师范(9108)
- 江(8788)
- 所(8753)
- 经(8528)
- 研究所(7694)
- 经济学(7672)
- 北京(7584)
- 师范大学(7354)
- 州(6956)
- 财经大学(6854)
- 经济学院(6793)
- 中心(6684)
- 农(5944)
- 系(5836)
共检索到8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贾丹林
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艳,贾丹林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因为马克思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一个历史范畴,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劳动力能否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任
目前我国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因而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作为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也包含不少主观臆想的因素或非科学的成份,从而使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当前明确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能不能直接等同于按劳分配?前几年理论界有人提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的观点。随着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逐渐成为事实,此观点被认可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对此我却有不同的理解或认识。按精典作家的论述,按劳分配的本义应该是“社会产品在作了各种必要扣除后,归劳动者消费的消费资料按劳动这个统一尺度进行分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构想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的经济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还存在着广泛的商品货币关系,劳动的直接社会性程度很低,各人劳动质的差别很大,无法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等,因此贯彻按劳分配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套用。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莉
本文依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要求,从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出发,以所有权和分配权的关系为原理,并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途径,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炼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汤国钧
论劳动力是商品和培育劳动力市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汤国钧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是培育劳务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有了再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培育劳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升平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由于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所以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即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其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如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获得收入体现的是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既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 混合所有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升平
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所得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体现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也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既然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他的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一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如果劳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劳动者个人收入就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 混合所有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承明
社会主义要求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公有企业(包括全民和集体等)如何对商品化的劳动力实行按劳分配成为实际问题。因此,揭示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内在联系,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树厚
劳动力商品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苏树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了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第一次卓有建树地确立起劳动力商品范畴,并对它作过精辟地论述。无疑,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问世及其实践,特别我国近年改革开放不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建平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性质,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实践问额。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黄建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具有资本商品的属性。本文从理论上说明劳动力资本商品化的内涵、内在根据与现实意义,粗线条地勾画了实现劳动力资本商品化所要求的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身
论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李守身劳动力流动问题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本主义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推广了机器的使用,从而使工资超过一般水平,吸引雇佣工人从不发达国家逐渐外流,推毁了劳动力流动的农奴制的、行会制的、地主的和宗教的障碍。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开创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从1988年起,日本再次进入了劳动力不足的时代,这次劳动力不足将继续发展,且结构性特点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企业雇佣行为和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因素。日本政府和企业为此所采取的对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但它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需及时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