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9)
- 2023(5234)
- 2022(4380)
- 2021(4208)
- 2020(3498)
- 2019(7913)
- 2018(7699)
- 2017(14719)
- 2016(8317)
- 2015(9533)
- 2014(9722)
- 2013(9527)
- 2012(9272)
- 2011(8148)
- 2010(8437)
- 2009(8189)
- 2008(8748)
- 2007(8730)
- 2006(7691)
- 2005(7104)
- 学科
- 济(32688)
- 经济(32644)
- 管理(24514)
- 业(23847)
- 企(19780)
- 企业(19780)
- 方法(14414)
- 中国(11529)
- 数学(10590)
- 农(10430)
- 数学方法(10381)
- 理论(9015)
- 财(8662)
- 学(8467)
- 制(8033)
- 业经(7983)
- 教育(6997)
- 农业(6986)
- 融(6591)
- 金融(6588)
- 银(6467)
- 银行(6461)
- 贸(6257)
- 贸易(6249)
- 行(6167)
- 和(6055)
- 易(6022)
- 市场(5993)
- 务(5672)
- 财务(5646)
- 机构
- 大学(128768)
- 学院(127089)
- 济(48284)
- 经济(47065)
- 管理(44335)
- 研究(42071)
- 理学(36319)
- 理学院(35858)
- 管理学(35110)
- 管理学院(34845)
- 中国(34424)
- 京(27910)
- 财(26751)
- 科学(24372)
- 所(21779)
- 江(21169)
- 财经(20565)
- 中心(19595)
- 范(19306)
- 师范(19145)
- 研究所(18922)
- 经(18398)
- 农(18174)
- 北京(17977)
- 州(17249)
- 业大(15422)
- 经济学(15307)
- 师范大学(15247)
- 财经大学(15004)
- 院(14436)
- 基金
- 项目(72316)
- 科学(56291)
- 研究(55576)
- 基金(51144)
- 家(43694)
- 国家(43227)
- 科学基金(36722)
- 社会(34761)
- 社会科(32762)
- 社会科学(32749)
- 省(27638)
- 教育(26862)
- 基金项目(25765)
- 编号(23926)
- 划(23451)
- 成果(22166)
- 自然(22143)
- 资助(21705)
- 自然科(21673)
- 自然科学(21668)
- 自然科学基金(21286)
- 课题(16967)
- 重点(16195)
- 部(16143)
- 项目编号(15076)
- 性(14759)
- 发(14521)
- 创(14351)
- 教育部(14244)
- 年(14233)
共检索到21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薛建兰
“十五”期间 ,我国劳动力市场将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在市场准入过程中 ,一些准入主体为了进入某一特定市场 ,采取非正当的手段。其根源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 ,在社会文化方面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因此 ,必须明确劳动力市场准入中文化构建的目标 ,明确市场准入文化构建中的变异及其原因 ,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准入 文化构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磊 王磊 黄远标
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直接促进了市场主体进入,进而通过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创新研发和投资活动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主要来自员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员工数量的增加;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劳动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政策效果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的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丽 马融 豆建民
采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技能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将显著扩大企业劳动技能溢价水平,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其主要渠道,同时,企业高技能劳动力结构和盈利能力在二者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劳动密集度、交易成本和产权性质以及宏观市场与制度环境的差异使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同。经济后果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将通过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而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明
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的采纳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表现,任何国家都有这种权利。与此同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十分成熟、国家之间彼此经济依赖程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出于经济目的和外交目的,标准问题有时被进口国所利用,成为隐蔽的贸易保护措施。因此,如何突破贸易壁垒,正确灵活地解读和实施WTO组织机构的有关法规和条款,已成为国家间发展多边贸易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WTO 环境标准 市场准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叶德珠 徐换歌
坚持平等准入、公平竞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清单制度显著增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主要原因是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抑制产品市场势力和改变企业要素投入,进而增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所处行业和企业性质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幅度的重要维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湃
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问题。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的形成机理在于:决策层顾虑发展民营银行会削弱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降低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等。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催生的金融问题日益凸现。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逐步解除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应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市场准入 金融制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江红
论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与壁垒凌江红本文着重探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定条件与市场准入的壁垒问题,旨在为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工作提供启示。一、市场准入法定条件的国际考察各国在对待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政策原则上以有限度的保护主义最为普遍,即使是所谓市场最为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志勇
支付机构应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而"支付服务"应采用广义解释。建议将近期目标定为完善豁免制并放松许可条件,中期增加注册制,远期取消许可制而仅保留注册制和豁免制。放松组织形式要求,让合伙或个人独资企业也能合法注册,大幅度降低注册资本并区分不同机构甚至不同业务提出不同要求,取消股东资质要求,详细规定拒绝许可或许可事由。采用"电子资金划拨"取代"网络支付"并将其定义为支付机构提供的任何资金划拨,包括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电视支付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理萍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四十年风雨,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成就,而市场准入制度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放松准入制度可以引导更多企业进入行业,在为行业提供更多活力的同时也会降低集中度水平,但其在商贸流通领域是否有效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收集1992-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制度开放水平对商贸流通发展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市场准入制度的放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影响效果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为更好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一定要站在提高市场开放水平的高度,推动产业内部的改革。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市场准入 商贸流通业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庆春 杨立春
文章应用动态博弈方法研究了国有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问题。针对国有垄断市场的准入幅度及其开放顺序,设计了两个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市场准入幅度越大,社会总产出将会不断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在市场开放顺序方面,民企、外企顺次进入较之两者同时进入,无论是社会总产出还是社会福利水平都会更高。这些结论可为政府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垄断行业 准入幅度 开放顺序 动态博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守身
一、GATT与市场准人市场准入系指一个国家允许多国资本、货物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其范围除货物市场外,还有金融资本市场与服务贸易市场等。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保护措施,都是强制性限制市场准入的手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勇
保护公共道德是WTO成员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合法依据之一。文章分析了公共道德的通常含义、WTO体制内的公共道德例外规定以及适用情况等,并对"中美文化产品市场准入"案的相关争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WTO 公共道德 文化产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这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所引发的争端。中国对国外文化作品进入前的审查措施系《伯尔尼公约》所授权的为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管理措施,审查期间的国外文化作品的著作权依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美国对此指控忽视了《伯尔尼公约》赋予主权国家对文化作品正当管理之主权;对文化作品进口贸易权主体的审批与限定、对外商投资进口文化作品分销领域的限制等规定,既与中国入世承诺不符,也不符合实践的发展,应当予以改革和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翃楠
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干预、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也因为准入是对市场自由的干预,所以市场准入制度必须建立在合理、公平的基础之上。我国近年来对市场准入的改革是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实现市场准入的公平。但现实的状况是,民营企业依然难以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在市场准入制度中,民营企业受到了大量来自政府的所有制歧视。这其中,包括立法层面的所有制歧视,即部分法律政策仅允许国有企业进入特定市场;也包括执法层面的所有制歧视,即管制机构在实施法律过程中的"滥权"与"越权"行为。所有制歧视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准入制度 歧视 国有企业 公平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