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63)
2022(1574)
2021(1480)
2020(1340)
2019(3104)
2018(3252)
2017(6583)
2016(3789)
2015(4290)
2014(4317)
2013(4471)
2012(4189)
2011(3904)
2010(4002)
2009(3969)
2008(3969)
2007(3771)
2006(3430)
2005(3093)
2004(2973)
作者
(11088)
(9526)
(9202)
(8796)
(5919)
(4408)
(4193)
(3633)
(3554)
(3427)
(3187)
(3162)
(3095)
(3041)
(2941)
(2728)
(2707)
(2701)
(2653)
(2566)
(2457)
(2292)
(2267)
(2227)
(2205)
(2080)
(2042)
(1882)
(1858)
(1835)
学科
(20332)
经济(20311)
(12641)
管理(11740)
方法(10679)
(9825)
企业(9825)
数学(9091)
数学方法(9045)
中国(6282)
(5498)
(5080)
劳动(5062)
(4489)
(4331)
理论(4088)
农业(3898)
(3736)
贸易(3735)
(3598)
业经(3439)
(3392)
(3136)
教育(2928)
(2866)
金融(2865)
(2822)
地方(2822)
(2743)
(2716)
机构
大学(64031)
学院(61297)
(26813)
经济(26349)
管理(21976)
研究(19507)
理学(18912)
理学院(18668)
管理学(18285)
管理学院(18173)
中国(14860)
(13263)
(12917)
科学(11303)
财经(10907)
(10241)
(9842)
(9630)
师范(9587)
(9289)
研究所(9143)
经济学(9057)
中心(8337)
北京(8228)
经济学院(8082)
财经大学(8034)
师范大学(7837)
(7820)
(7549)
业大(7289)
基金
项目(35354)
科学(28380)
基金(26765)
研究(26090)
(22708)
国家(22483)
科学基金(19329)
社会(17924)
社会科(16981)
社会科学(16976)
基金项目(13831)
教育(12945)
(12665)
自然(11840)
自然科(11621)
自然科学(11619)
资助(11604)
自然科学基金(11430)
(11044)
编号(10176)
成果(9416)
(8681)
教育部(7869)
重点(7769)
人文(7536)
国家社会(7387)
课题(7180)
大学(6995)
社科(6837)
(6799)
期刊
(30700)
经济(30700)
研究(20873)
中国(12538)
(10774)
学报(10190)
科学(9220)
管理(8376)
大学(7934)
教育(7703)
学学(7342)
财经(7113)
(7040)
(6142)
(5314)
金融(5314)
经济研究(4841)
技术(4509)
问题(4503)
农业(4377)
业经(4205)
理论(3757)
(3581)
图书(3377)
实践(3344)
(3344)
技术经济(3295)
统计(3181)
商业(3129)
(3083)
共检索到94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惠琴  
送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行为,送达理论的司法倾向使得劳动法学者基本忘记其在劳动法学中的重要地位。劳动关系变动因缺少送达作为有效构成要件,导致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和实践操作的乱象丛生。应在劳动法学中对劳动关系变动通知送达制度予以规范、具体化、类型化,以实现劳动关系体系的完整和理论的完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孔德阳  吴裕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劳动合同的缔结对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规对于劳动合同的缔结过程并没有法律上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以录用通知书为例,针对劳动关系缔结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合同缔结过程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智勇  邓福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媛  郭万一  
案情简介周某2010年4月1日开始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4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约定工资4500元/月。2015年公司经济效益下滑,7月、8月均未按时足额支付周某工资。2015年9月5日,周某未正常上班并向公司人事部提交了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内容为:"某公司:本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特通知解除劳动合同。"2015年9月6日,周某通过EMS向公司邮寄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华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出口拉动、低端加工向以内需为主、高端制造转变,目前正在调整结构和布局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大型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邹世允  黄振东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迁,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全方位地刻画这种变化还为时尚早,但是,职工与单位的结合与分离即择业与流动的变迁已经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经验感受。本文以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目前职工在择业与流动等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此透视劳动关系的变迁过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案情简介■刘某2013年9月到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5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刘某在进行楼梯保洁时摔伤,致左踝骨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2015年9月,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某伤残等级为九级。2015年9月1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向双方送达了伤残等级鉴定结论。2015年9月15日,某物业公司通知刘某,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物业公司不再与刘某续签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当代市场经济越来越显示出服务经济的特色 ,服务是发达市场经济中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服务与物质生产相结合表现得更为鲜明 ,服务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和交融 ,是现代劳动的新特征。根据现代服务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业的性质 ,肯定服务劳动具有的价值创造功能是合理的。加深对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用效果的服务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 ,不仅是有理论依据的 ,而且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新华  
一 什么是劳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根据其过程、对象、产品等要素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至少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四对范畴八个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冠申  
文书送达是劳动保障监察实务中重要的一环,涉及到法律文书的生效与否。一般情况下,文书能以邮寄、公告或直接的方式送达。但遇到受送达人不配合,需采用留置送达方式时,在新民事诉讼法生效前,只能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作为见证人,而这种方式受见证人能否前来的影响较大,存在延误办案时机的可能性。新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施行后,新增了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留置送达,这为送达人员提供了便利。经实践发现,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光伟  
依据唯物史观,具有累积性质的生产力概念可以支持广义的价值概念:劳动对效用的关系。考察劳动对效用关系的历史演化过程及其各种历史形态可以发现,价值性质随生产力性质变迁的内在特征和依据是:劳动通过“劳动迂回中心”而达到和实现劳动集合或劳动结合。一个与时俱进和现代化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拓展的必备的理论要件和基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林  
利用19个国家1978—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长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失业率、大学毛入学率和人均GDP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证实"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