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0)
- 2023(8900)
- 2022(7352)
- 2021(6756)
- 2020(5450)
- 2019(12628)
- 2018(12957)
- 2017(25358)
- 2016(13699)
- 2015(15500)
- 2014(15652)
- 2013(15583)
- 2012(14886)
- 2011(13858)
- 2010(14553)
- 2009(14243)
- 2008(14110)
- 2007(12939)
- 2006(12305)
- 2005(11760)
- 学科
- 济(80949)
- 经济(80875)
- 管理(37231)
- 业(32916)
- 方法(26661)
- 企(25885)
- 企业(25885)
- 数学(23403)
- 数学方法(23291)
- 中国(22469)
- 制(17600)
- 地方(17511)
- 农(16938)
- 财(15467)
- 业经(15090)
- 银(13551)
- 银行(13544)
- 融(13482)
- 金融(13481)
- 行(13149)
- 学(12949)
- 体(12788)
- 地方经济(12525)
- 贸(11912)
- 贸易(11899)
- 易(11495)
- 理论(11091)
- 农业(10662)
- 体制(9897)
- 和(9545)
- 机构
- 大学(212225)
- 学院(210181)
- 济(102900)
- 经济(100956)
- 研究(75438)
- 管理(74118)
- 理学(61129)
- 中国(61058)
- 理学院(60479)
- 管理学(59778)
- 管理学院(59349)
- 财(51855)
- 京(44972)
- 财经(39680)
- 科学(37733)
- 所(37545)
- 经(35802)
- 经济学(34427)
- 江(33465)
- 研究所(32665)
- 中心(32614)
- 经济学院(30646)
- 北京(30042)
- 财经大学(29146)
- 范(29058)
- 师范(28892)
- 州(26610)
- 院(26062)
- 农(24650)
- 师范大学(23385)
- 基金
- 项目(113835)
- 研究(91692)
- 科学(89330)
- 基金(81705)
- 家(68080)
- 国家(67453)
- 社会(60297)
- 科学基金(57254)
- 社会科(57080)
- 社会科学(57062)
- 教育(43543)
- 省(42326)
- 基金项目(41170)
- 编号(38089)
- 划(35186)
- 资助(34450)
- 成果(33807)
- 自然(31233)
- 自然科(30382)
- 自然科学(30373)
- 自然科学基金(29838)
- 课题(27512)
- 部(27187)
- 发(25710)
- 重点(25686)
- 国家社会(25432)
- 性(24728)
- 教育部(24509)
- 人文(23528)
- 制(23004)
- 期刊
- 济(130637)
- 经济(130637)
- 研究(80967)
- 中国(47205)
- 财(39828)
- 管理(31809)
- 融(28672)
- 金融(28672)
- 教育(28561)
- 学报(24168)
- 科学(23532)
- 财经(23096)
- 农(22715)
- 经济研究(22439)
- 经(20098)
- 大学(20042)
- 技术(19945)
- 业经(18505)
- 学学(18322)
- 问题(17564)
- 贸(14804)
- 农业(14369)
- 国际(13185)
- 技术经济(12286)
- 理论(12053)
- 商业(11218)
- 世界(10956)
- 改革(10877)
- 革(10877)
- 经济问题(10875)
共检索到355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方高 刘海廷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与私营经济的超高速发展 ,大量外资的引进 ,按生产要素分配 ,股份制经济改革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马克思的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矛盾 ;并指出这一矛盾是尖锐的和不可调和的 ,或者是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重大的或基本的缺陷或局限 ,或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二者必居其一。本文认为 ,当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发生矛盾时 ,需要进行重大修改的 ,只能是经典的劳动价值论 ,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市场经济实践 矛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编造的“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消除马克思价值论的矛盾”论没有发展马克思价值论 :它纯属虚构 ,它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不能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犯了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陷入庸俗价值论的错误。避免上述错误 ,要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确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刚 郑宇博
利率市场化是当今我国社会金融改革的主要突破点,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方法审视这一发展趋势能够为我国如何深化金融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利率是金融领域的核心经济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受国家管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金融资源效率的提升,而利率市场化将改变这一局面。根据《资本论》第三卷中所给出的实体经济的一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的结论,我们认为,利率的完全放开将加剧我国社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有鉴于此,我们提出,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应保持利率自由和利率监管之间的张力结构,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芬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是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和基石 ,它结束了重商主义仅从流通层面论证赚钱术的机敏和浅薄 ,开始了针对生产领域对经济矛盾的理性思维。也正是由于理性思维对经济矛盾的揭示和论证 ,劳动价值论一直受到攻击和歪曲。坚持和反对劳动价值论 ,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矛盾斗争的一条主线。但只要劳动还是劳动 ,交换的还是劳动所创造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 ,那末 ,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概括的劳动者的基本经济观点 ,就有其意义 ,而且应随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劳动方式、产品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价值论 经济观
[期刊] 改革
[作者]
辛鸣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安排来说,劳动的价值都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运行过程中,无论是人们对劳动的观念还是劳动在实际社会分配中的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国友 李椿
萌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之争,实际上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宣战,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随着历史条件的显著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的充分发展,劳动价值论开始了一元与多元的争论。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则是在继承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本原的创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而多元论则试图夸大物化劳动的条件作用,片面强调效率,弱化公平,推崇市场至上。十多年的论争昭示世人: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就是不断被后人超越。
关键词:
反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论 争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文进
在新经济时代 ,劳动价值论必须有新的发展。新经济是指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 ,新经济时代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已有的价值理论或相关思想无法做到既令人信服地解释这些问题 ,又能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消费者劳动价值论则不仅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意 ,而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能够在遵循马克思原意的情况下较好地回答上述新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 ,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为我们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 ,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能够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 ,适应中国发展要求 ,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劳动价值论 基础理论 实践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费良成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引起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经合组织指出,该组织成员国在过去10年中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国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至25%,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社会,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而主要是知识。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面对知识经济中知识价值的突现以及与传统经济的不同规律,如知识的丰富性与资源的稀缺性、知识投入的边际收入递增与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等,许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两种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启才
劳动价值论是由古典学派首先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发展和论证的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西方主流学派建立了一整套新的价值理论体系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 ,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发展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西方主流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希悦
在当前我国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取得了较高程度的理论共识 ,这其中而有些问题如科学技术和物化劳动竟究能否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劳动问题 ,难以形成理论共识 ,这其中关键在于认识与研究上基本还停留在对马克思的个别判断和结论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时代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与时俱进 实践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实现,能够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石,剖析了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体面劳动思想,阐释了体面劳动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体面劳动 和谐社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风云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认为商品世界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相比于要素价值论的世界观,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尽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已经传播多年,但人们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完整内容和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解得并不十分清晰、准确、到位。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和观点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意义,二是建设意义。前者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后者则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须有与其相应的基本制度基础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