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2)
- 2023(4774)
- 2022(4029)
- 2021(3586)
- 2020(3184)
- 2019(7011)
- 2018(6916)
- 2017(13379)
- 2016(7713)
- 2015(8291)
- 2014(8447)
- 2013(8370)
- 2012(7958)
- 2011(6962)
- 2010(7133)
- 2009(6653)
- 2008(7355)
- 2007(6820)
- 2006(5925)
- 2005(5464)
- 学科
- 济(29678)
- 经济(29640)
- 业(27332)
- 管理(26208)
- 企(22906)
- 企业(22906)
- 方法(15511)
- 财(15125)
- 数学(12750)
- 数学方法(12459)
- 务(11964)
- 财务(11945)
- 财务管理(11911)
- 企业财务(11493)
- 中国(9304)
- 学(9076)
- 农(7207)
- 理论(6672)
- 制(6563)
- 业经(5735)
- 银(5522)
- 银行(5513)
- 农业(5425)
- 劳(5382)
- 劳动(5364)
- 融(5273)
- 金融(5272)
- 行(5062)
- 贸(4718)
- 贸易(4715)
- 机构
- 大学(116576)
- 学院(114240)
- 济(44405)
- 经济(43408)
- 管理(39884)
- 研究(38173)
- 理学(33916)
- 理学院(33487)
- 管理学(32639)
- 管理学院(32421)
- 中国(29197)
- 财(25956)
- 京(24816)
- 科学(24498)
- 所(20593)
- 财经(20284)
- 农(18515)
- 研究所(18493)
- 经(18230)
- 江(17962)
- 中心(16992)
- 业大(16038)
- 范(15764)
- 师范(15614)
- 北京(15597)
- 财经大学(14951)
- 经济学(14585)
- 农业(14578)
- 州(14271)
- 院(13303)
- 基金
- 项目(70975)
- 科学(55836)
- 基金(52825)
- 研究(49233)
- 家(46778)
- 国家(46402)
- 科学基金(39489)
- 社会(31881)
- 社会科(30354)
- 社会科学(30341)
- 基金项目(26688)
- 省(26525)
- 自然(26113)
- 自然科(25591)
- 自然科学(25584)
- 自然科学基金(25126)
- 教育(23380)
- 资助(23356)
- 划(23117)
- 编号(18439)
- 成果(16762)
- 重点(16280)
- 部(16224)
- 性(15151)
- 科研(13902)
- 教育部(13879)
- 发(13703)
- 国家社会(13663)
- 创(13608)
- 课题(13389)
共检索到17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在我国统计学界,一般都认为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范围的扩大是统计口径的扩展,并自然而然地把物质产品供需平衡统计的方法套用在劳务统计上。其实,由于劳务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性,其供需平衡的统计方法与物质产品的也不尽相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广武
目前,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统计分析所遵循的思路不外乎就是从统计角度先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然后将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比来考察总供需的失衡程度。这种方法暗含着一个往往不正面提及和论述的假定或前提,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目前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中所暗含的这个假定提出疑问,并通过对以这个假定为前题进行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的典型剖析,证明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的虚构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晋华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概念是指:作为总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不容怀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社会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根据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求得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仍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何反映和测定我国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则是我们统计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斯文,陈力娟
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达,生产资料市场机制不断加强,生产资料的供需情况、制约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来非全面的缺乏综合性的生产资料实物量供需情况统计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需要。建立全社会的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在我国统计改革的历程中,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一直处于统计改革的中心,面对统计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展和新变化,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统计制度方法具备更为广泛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我们认为:充分的理论研究与丰厚的理论基础是实践成功的保证。本期刊出贺铿同志的文章《论社会商品供需平衡与贸易统计改革》的目的是引起广大统计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中理论研究的重视,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确保我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顺利进行,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蓉
中期财务报告由于其报告期间位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 ,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面临与年度财务报告不同的特殊问题。本文从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独立观和一体观以及中外比较的角度对中期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存货、所得税等会计事项处理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 ,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期财务报告 会计事项 特殊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五一
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曾五一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民经济的管理形式正在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转变,对社会总供需的调控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为华
再谈测量市场商品供需平衡程度的统计指标苏为华笔者在《浅谈测量市场商品供需平衡程度的统计指标》一文(载《商业经济与管理》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浅谈》)中,提出了两套简易的衡量供需平衡程度的综合统计指标。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一)供需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为华
市场是国民统济的“晴雨表”。市场商品供求平衡与否,对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和国家政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经济统计学要研究、分析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状况,首先必须设计出科学的测量供求平衡程度的综合统计指标。本文拟对这一指标的设计作些粗浅探讨。一、总供需比(差)率不能正确测定市场商品供需平衡综合程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建民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有六种 :( 1)个人占有的天然性 ;( 2 )运用主体的唯一性 ;( 3)价值实现的自发性 ;( 4 )使用的激励性与增值性 ;( 5 )“产权残缺”的自贬性 ;( 6 )收益的外部性与长期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玉珍,王大君,杜慧,姚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经营,充分展现医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经济性的双重性质,揭示医院经济活动的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方面。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实行成本核算。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强化医院成本核算同提高质量和效益等工作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启佑,郭秀卿,颜丙约,马步刚,邓茂英
卫生资源科学配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卫生服务的供需平衡,指在一定时(时间)空(区域)范围内,国家和社会可提供的卫生服务总供给和社会人群健康对卫生服务的总需求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满足社会人群健康需要的最少的卫生服务投入,获得最大的卫生服务产出(或效益),即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称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供需平衡是优化配置的基础,在供需平衡基础上,实现了卫生服务(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念一 肖世练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总供需的测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供需失衡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潜在生产力实现的程度 ,二是价格指数变化 ,三是非意愿库存和强制储蓄的产生。因而 ,生产力利用缺口 ,物价缺口 ,供需未实现部分三方面的核算 ,构建了社会总供需平衡综合核算的方法。
关键词:
社会总供需平衡 方法体系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