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9)
2023(4107)
2022(3523)
2021(3450)
2020(3022)
2019(7056)
2018(6987)
2017(12948)
2016(7824)
2015(8896)
2014(9030)
2013(8351)
2012(7715)
2011(7111)
2010(7523)
2009(6866)
2008(6781)
2007(6086)
2006(5277)
2005(4772)
作者
(21381)
(17844)
(17643)
(16820)
(11571)
(8490)
(8096)
(6958)
(6847)
(6451)
(6223)
(6076)
(5920)
(5822)
(5467)
(5373)
(5170)
(5159)
(5158)
(5100)
(4546)
(4486)
(4473)
(4188)
(4073)
(4017)
(3967)
(3923)
(3736)
(3499)
学科
(30769)
经济(30732)
管理(20219)
(18750)
方法(17097)
(16051)
企业(16051)
数学(15214)
数学方法(14843)
理论(9187)
中国(8171)
(7093)
教育(6755)
(6747)
(6468)
教学(6147)
业经(5765)
(5112)
金融(5111)
(5081)
技术(4614)
农业(4544)
(4534)
银行(4522)
(4381)
(4371)
(4360)
财务(4355)
地方(4347)
财务管理(4344)
机构
大学(110687)
学院(109246)
(40676)
经济(39760)
管理(38566)
研究(35915)
理学(33089)
理学院(32678)
管理学(31703)
管理学院(31489)
中国(25725)
(23268)
科学(21803)
(20200)
(18538)
(17570)
师范(17436)
(16882)
研究所(16741)
(16105)
财经(16091)
中心(15758)
北京(14918)
业大(14751)
(14612)
师范大学(13844)
(13704)
技术(13165)
教育(12920)
经济学(12913)
基金
项目(69691)
科学(54598)
研究(53322)
基金(48717)
(42037)
国家(41670)
科学基金(35519)
社会(31915)
社会科(30124)
社会科学(30114)
教育(28401)
(28399)
基金项目(24666)
(24206)
自然(22517)
编号(22388)
自然科(22051)
自然科学(22048)
自然科学基金(21636)
资助(21583)
成果(19700)
课题(17042)
重点(16376)
(16076)
(14750)
(14369)
教育部(14226)
(14068)
大学(13901)
项目编号(13674)
期刊
(43447)
经济(43447)
研究(34382)
中国(24521)
教育(24230)
学报(17771)
(15800)
(15090)
管理(14992)
科学(14627)
大学(13898)
学学(12603)
技术(12234)
农业(10630)
财经(9253)
(8982)
金融(8982)
(7952)
职业(7526)
(6638)
统计(6609)
经济研究(6556)
图书(6250)
问题(5871)
(5790)
论坛(5790)
(5785)
业经(5602)
技术经济(5505)
世界(5488)
共检索到16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尊厚  侯建国  
加拿大采用广泛设置课程,学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评估体制建设等做法,重视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二战后加拿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应该重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培养,在政府重视、院校内部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明  
德国职业教育自产生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凭借其有力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的优秀技能型人才。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探索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刘建江  
高技能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高技能人才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对美、德、英、日、韩等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有益启示,并就如何加速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东菊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青年工人参加的国际顶尖级技能大赛,其影响力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作为第53位成员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并于2011年组队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世界技能大赛更是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检验和参照依据。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情况,揭示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坤  卢红学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祥武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是一项艰巨工程,必须要形成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努力的建设格局,要创建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注重教育各领域及教育教学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多元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秀平  
技能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主力。建设现代林业,需要大量的林业技能型人才。我国林业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如.总量严重不足、培养方式陈旧、技能型人才成长环境不佳、在岗继续培训教育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缓慢等诸多问题。如何加强现代林业新模式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未来林业的发展。对此提出了5点建议:加强林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创新林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林业产业需求培养人才;加强培训的基础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实操能力;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围绕竞赛提升员工主动培训的积极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枫  
一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应强  
文章论述了供给侧改革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专业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导致企业支持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加快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晨  马树超  
探索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不仅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祖明  
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立全面的、多样化的、动态的人才观;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注重特色的人才观;以人为本,确立全面、整体优化的系统的教育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宁武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以系统论为基础,分析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输入和系统转换方面,导致输出状况不理想。因此尝试通过四个步骤重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并提出发挥环境要素作用、改善系统输入、关注人才培养系统转换过程、建立系统输出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江英  王利明  
本文论述了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技能型人才需要"升级换代",高职教育需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并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路径、成效和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东生  
通过几年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我们发现办好高职教育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职业能力考核标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扎实走工学结合办学之路创新办学模式,切实做好工作,才能提高高职办学质量,赢得社会赞许,树立学校良好声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