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9)
2023(11313)
2022(9547)
2021(8460)
2020(6813)
2019(15458)
2018(15299)
2017(29225)
2016(15718)
2015(17723)
2014(17961)
2013(17953)
2012(17318)
2011(16228)
2010(16684)
2009(15969)
2008(15768)
2007(14462)
2006(13367)
2005(12853)
作者
(46852)
(39085)
(39048)
(37316)
(25318)
(18599)
(17631)
(15053)
(14928)
(14291)
(13790)
(13065)
(13037)
(12863)
(12572)
(12099)
(11566)
(11466)
(11363)
(10817)
(10440)
(9601)
(9485)
(9176)
(8978)
(8927)
(8782)
(8567)
(7875)
(7665)
学科
(90469)
经济(90368)
管理(48542)
(42889)
(34745)
企业(34745)
方法(25827)
地方(25274)
中国(25219)
数学(21744)
数学方法(21611)
(19891)
业经(19851)
(19101)
(18437)
(15729)
金融(15726)
地方经济(15692)
(15639)
(15244)
银行(15231)
(14823)
(13620)
(13374)
贸易(13359)
农业(13335)
环境(12928)
(12827)
(12764)
理论(11551)
机构
学院(241631)
大学(241528)
(113228)
经济(110965)
研究(90820)
管理(84742)
中国(71369)
理学(69874)
理学院(69042)
管理学(68146)
管理学院(67673)
(55663)
(51902)
科学(49552)
(46250)
财经(42033)
研究所(40619)
中心(39819)
(39458)
(37715)
经济学(36725)
(34298)
北京(33964)
(33272)
师范(33011)
经济学院(32476)
(31940)
(31439)
财经大学(30640)
业大(28300)
基金
项目(141630)
科学(111994)
研究(108999)
基金(101850)
(86501)
国家(85724)
科学基金(73280)
社会(72416)
社会科(68751)
社会科学(68737)
(55358)
基金项目(52217)
教育(49455)
(45627)
编号(43263)
自然(42225)
资助(42086)
自然科(41162)
自然科学(41154)
自然科学基金(40428)
成果(37798)
(36402)
重点(32529)
课题(32230)
(32054)
(31393)
国家社会(30446)
发展(30314)
(29824)
(29132)
期刊
(146348)
经济(146348)
研究(88097)
中国(56937)
(43935)
管理(36659)
(34079)
学报(32536)
(32296)
金融(32296)
科学(31217)
教育(28385)
大学(26021)
学学(24298)
经济研究(23952)
财经(23717)
农业(22345)
技术(21992)
业经(21696)
(20590)
问题(18573)
(14976)
世界(13699)
国际(13674)
技术经济(13462)
改革(11767)
(11767)
经济问题(11754)
经济管理(11538)
现代(11536)
共检索到407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安  
19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双双攀高,分别达到13.4%和14.7%(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探讨的重大问题。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认为:要加快经济发展势必带来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必然影响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将加快经济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对立起来,并提出将加快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作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有着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规律性,抑制通货膨胀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从中国当今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成因、特点,顺应客观规律去加以引导,趋利避害。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存在着两面性,一面是可抑制的,另一面是不可抑制的。换句话说工作中的问题是能解决的,而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已进入高峰期.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要一点没有通货膨胀是不可能的。新旧体制过渡时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改革操作得好.可以把通货膨胀控制在最低限度;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从国内外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我国人口多,就业矛盾突出的特点来看,抑制通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闳  
再论适度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郭秀闳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也是世界各国经济运行中普遍伴随的顽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基本稳定期、温和期、通货膨胀的加速期,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怪圈中徘徊跳动,并呈加速强化的态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兰军  陈尊厚  
目前我国出现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势头,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等价格上涨过快。物价适度上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但要防止变成严重通货膨胀。外国抑制物价上涨的经验对我国有借鉴作用,抑制我国当前的物价全面上涨应以财政手段为主、货币手段为辅。应对国内短缺的资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要有长期的战略和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坚决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王兰在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解决通胀问题,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二要把产生的原因分析清楚,找出主要原因;三要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坚决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京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抑制通货膨胀彭京华(一)改革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发生过四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0年前后,物价总水平上涨6%;第二次发生在1985年,零售物价指数涨幅达8.8%;第三次是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18.5%;第四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崇明  
在经受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地狭人多,资源贫乏的台湾和韩国迅速克服了油价暴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经济重新恢复稳定增长的势头;而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拉美国家却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困境。为什么两个地区的通货膨胀发展结果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迄今为止,大部份的文章都是将原因归咎于拉美财政长期亏空以及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没有及时采取紧缩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兆铭  
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本文着重研究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经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入手,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一、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成因1.在1978年以前,由于人口的增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满足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上,以农产品产量的极大化为目标;1978年以后,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秦岭文  
略论抑制通货膨胀秦岭文[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波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宏观调控市场价格涨幅偏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已成为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抑制通货膨胀。全面科学地认识通货膨胀,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我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我们认为,鉴于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性,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程度,也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着重从理论上全面分析税收政策对总需求、总供给的影响,探讨税收政策反通货膨胀的途径及其局限性,考察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在反通货膨胀中的地位,以搞清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如何改革和完善税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一耿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流通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经济活动,主要的有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各项劳务服务;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等等。据此,便可对通货膨胀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崇明  
迄今为止,人们所提出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无非可以归纳为两类:即增加有效供给与抑制过度需要。前者治本,但短期内不易见效;后者立竿见影,但毕竟只是治标之计。这两类对策必须互相配合,而不能互相代替。要消除通货膨胀,必须在一手抓抑制需求的同时,以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供给方面,否则就会陷入紧缩—经济滑坡—松动需求—新的一轮通货膨胀又卷上重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这已为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赤卫  
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有效遏止通货膨胀的思考张赤卫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把通货膨胀视作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及资本主义制度所持有的“专利”,认为从理论上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对通货膨胀怀有谈虎色变的恐惧心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丛安妮  刘保军  罗文光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入手,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现阶段我国居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用于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50%以上用于食品需求.由于受资源约束,人均食品供给并不能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这种食品需求与食品供给在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食品价格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带动工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引导农业以更高的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物价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涨.作者在分析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后指出:我国消费系数为0.5,恩格尔系数大于0.5,人均粮食占有量所对应的食品需求增长率与食品价格指数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加来  
199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1995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为积极配合中央这一部署,1995年4月4日,安徽财贸学院科研处举办了“治理通货膨胀理论研讨会”。院、系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约50人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30余篇。这次研讨会就通货膨胀的性质、度量、危害性、成因及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讨论,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