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4)
2023(6781)
2022(5363)
2021(4985)
2020(4294)
2019(9431)
2018(9243)
2017(17392)
2016(9746)
2015(11185)
2014(11381)
2013(11143)
2012(10202)
2011(9108)
2010(9418)
2009(9226)
2008(9559)
2007(8793)
2006(7784)
2005(7381)
作者
(27495)
(23058)
(22973)
(22004)
(14780)
(10946)
(10430)
(8725)
(8632)
(8510)
(7981)
(7708)
(7668)
(7613)
(7574)
(6943)
(6731)
(6645)
(6614)
(6611)
(5994)
(5644)
(5460)
(5360)
(5228)
(5225)
(5187)
(5055)
(4597)
(4545)
学科
管理(40415)
(36511)
经济(36433)
(34424)
(30548)
企业(30548)
(27018)
(15407)
财政(13137)
(13083)
财务(13055)
财务管理(13010)
方法(12947)
中国(12723)
企业财务(12411)
(11027)
(10726)
(10387)
业经(10304)
数学(10138)
数学方法(10000)
体制(9362)
(8422)
银行(8414)
(8176)
(7861)
理论(7736)
(7666)
制度(7635)
(7610)
机构
大学(144766)
学院(143004)
(58825)
经济(57551)
管理(51367)
研究(47638)
理学(42841)
理学院(42358)
管理学(41799)
管理学院(41506)
(41457)
中国(37685)
(30173)
财经(27895)
科学(26702)
(24950)
(24154)
(23968)
中心(20847)
研究所(20763)
财经大学(20149)
(19204)
北京(19168)
经济学(18910)
(18773)
师范(18632)
(18202)
(17037)
业大(16946)
(16875)
基金
项目(84857)
科学(67210)
研究(65453)
基金(61878)
(52565)
国家(52094)
科学基金(44918)
社会(43086)
社会科(40817)
社会科学(40807)
(32652)
基金项目(31901)
教育(30475)
(27082)
自然(26523)
编号(26155)
自然科(25873)
自然科学(25867)
自然科学基金(25409)
资助(24738)
成果(23906)
(22470)
(19687)
重点(19429)
课题(19279)
(18466)
国家社会(18123)
(17650)
教育部(17464)
(17345)
期刊
(74041)
经济(74041)
研究(52001)
(39901)
中国(34322)
学报(21687)
管理(21509)
科学(19052)
(18628)
教育(17707)
大学(17543)
财经(16390)
学学(16356)
(15222)
金融(15222)
(13977)
农业(11687)
经济研究(11564)
技术(11562)
业经(10591)
会计(9907)
问题(9748)
财会(9459)
(8348)
财政(8348)
(7869)
(7795)
(7579)
现代(6799)
理论(6512)
共检索到237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财政制度涉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以及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是经济与政治的结合体,是深深嵌入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丽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向。我们要把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改革实践以及财政发展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连海  郭秀景  秀灵  
今年以来,河北省怀来县财政局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提升财政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所有政府预算项目进行逐项梳理,测算部门申报限额,梳理政策性增支需求,对项目支出需求从政策依据、数据测算、来源性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笔者认为,非税收入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现代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那么,现代财政制度与全口径预算管理有何必然联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可见,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非税收入。湖南作为率先在全国探索和推行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省份,能否在全口径预算管理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各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伟京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广西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为指导,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以着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为重点,坚持开源、节流、依法、增效,打造发展、民生、和谐、绩效、透明"五个财政",开启了八桂大地财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言  
2015年开始启动的政府会计改革,通过完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建设,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提供了基础保障。本文介绍了当前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阐明了政府会计改革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系,分析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议,即继续完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完善政府会计改革配套措施办法、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加强政府会计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预决算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将推进预决算公开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增强预决算透明度,努力实现以公开促规范、推改革、提效能。由部分到完整,公开范围不断扩大按照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和新预算法要求,将"全口径"公开作为首要目标,加快构建全面完整的预决算公开体系。在政府预决算方面,2014年,在公开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基础上,首次公开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掷地有声。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高,这就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主要矛盾提法的变化,是对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充分肯定。没有改革开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先德  
预算,简单地讲就是对收支进行预计、测度。微观上有家庭预算、企业预算,宏观上有政府预算、国家预算,也就是国家的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有别于家庭和企业的预算,因为国家预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收支计划,还体现了一些政策,与一个国家政府职能活动和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家预算反映国家的政策和意图,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的政策制度、收支活动、资金安排等统称为预算信息。按照国际惯例,预算信息分为可以公开的信息和不能公开的信息。预算公开是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国家治理高度,明确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重要的战略取向。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同步推进了税制改革,后经20余年的改进调整,较好规范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为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我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连起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项改革与实现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休戚相关,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报告基石"。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制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准确记录政府资产负债信息。在收付制下,政府"隐性债务"成为政府财务报表"背后的幽灵",这种"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