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701)
2022(8741)
2021(8062)
2020(6741)
2019(15278)
2018(14741)
2017(28060)
2016(15014)
2015(16967)
2014(16762)
2013(16441)
2012(15054)
2011(13333)
2010(13987)
2009(13661)
2008(13165)
2007(12205)
2006(10838)
2005(9968)
作者
(40228)
(33276)
(33200)
(31724)
(21000)
(15846)
(15196)
(12772)
(12463)
(12154)
(11409)
(11107)
(10805)
(10714)
(10660)
(10286)
(9718)
(9621)
(9599)
(9448)
(8464)
(8040)
(8008)
(7722)
(7622)
(7612)
(7474)
(7339)
(6694)
(6618)
学科
管理(55906)
(53010)
经济(52914)
(50071)
(43365)
企业(43365)
(33557)
(27990)
金融(27987)
(26789)
银行(26782)
(25808)
中国(24954)
(22619)
(19516)
方法(19039)
(18593)
财务(18547)
财务管理(18497)
企业财务(17715)
数学(15660)
数学方法(15506)
业经(15225)
(14636)
财政(13822)
地方(13777)
体制(12826)
(12010)
贸易(11996)
(11792)
机构
学院(204681)
大学(203622)
(86079)
经济(84110)
管理(75505)
研究(65596)
理学(62645)
理学院(62018)
管理学(61195)
中国(60972)
管理学院(60799)
(55611)
(42259)
财经(39034)
科学(35130)
(35079)
(33785)
中心(33320)
(31952)
财经大学(28648)
(28184)
经济学(27822)
研究所(27520)
(27155)
北京(26932)
(25109)
经济学院(24931)
师范(24895)
业大(24454)
(24205)
基金
项目(123902)
科学(97555)
研究(97050)
基金(89364)
(75177)
国家(74484)
科学基金(64752)
社会(62925)
社会科(59715)
社会科学(59700)
(48769)
基金项目(46479)
教育(44635)
编号(39823)
(39581)
自然(38197)
自然科(37291)
自然科学(37285)
自然科学基金(36643)
资助(36064)
成果(34846)
(30159)
课题(28576)
(28242)
重点(28103)
(27057)
(26390)
(26219)
国家社会(26148)
项目编号(25132)
期刊
(102796)
经济(102796)
研究(71573)
(50785)
中国(50094)
(39058)
金融(39058)
管理(30124)
学报(27435)
(27285)
教育(24390)
科学(24257)
大学(22654)
财经(21837)
学学(21006)
(18546)
技术(17331)
农业(17071)
业经(16074)
经济研究(16048)
问题(13283)
会计(12624)
财会(12558)
(10996)
理论(10888)
实践(9711)
(9711)
(9568)
国际(9524)
(9483)
共检索到344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金融理财产品监管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监管领域。对于效果导向型监管、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将标准化理财产品视为金融工具以及设立独立的理财投资者保护机构等问题,在我国还未形成监管共识。因此,相关监管和立法机构需要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范围、行业治理、违法行为惩戒、投资者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规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刘时雨  罗荣华  张晓玫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即从微观视角阐释互联网理财产生的"鲶鱼效应",并着重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金融科技监管带来的外部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理财通过提高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加剧其高息揽"储"动机,即面对互联网理财带来的存款分流压力,银行会借道影子银行业务强化监管套利行为;(2)金融科技监管能够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中小银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理财产品定价和规模扩张策略,由此监管的正外部效应对它们的作用更强;(3)金融科技监管通过改善银行流动性状况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监管政策对短期、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在监管政策助力下,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既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又会减少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莫贤锐  
本文以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往文献对理财产品的研究较少,且这些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关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等定量分析更少见,本文力求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测度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单项产品还是从总体来看,监管套利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风险在增加。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防范理财产品监管套利风险。第一,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做好分类监管,尤其要做好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监管。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遏制理财产品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从深度上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纳入监管体系。第四,将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目标。此外,在适度限制银行理财产品交易的同时,要有效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增霆  
理财产品是一种金融契约,需要说明它的金融功能、用途及形式特征,并通过法律关系的界定来保障相关主体权益与责任的履行离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面世,至今已经有十年,国内的理财产品市场已经深入居民生活,关系金融稳定。它是一个品种多样、规模庞大的金融商品市场。其他类似的财富管理工具也经常被非正式地称呼为理财产品。例如,信托业的信托计划,证券业、基金业与保险业的资产管理计划、基金或账户,以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新兴的"余额宝"等。它们对资金门槛与流动性的要求或高或低,在金融属性方面具有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晨晨  叶蜀君  
理财产品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理财产品设计者与产品销售中介的行为选择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设置构建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体现理财产品市场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制度约束下理财产品设计者与销售中介的最优行为选择,得出市场整体福利最大化水平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最优制度设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金静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此轮互联网金融乱象治理中几乎毫发无损,事后反思之前关于余额宝的有关争议不仅客观、必要,而且更契合平衡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关系的监管主旨要求。目前该理财产品已受到较为完善的监管,对余额宝的诸多指责并不成立。监管层应当扮演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协调监管的协调者,以及监管者三种角色,才能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对其实施监管很有必要。本文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指出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应通过建立理财产品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切实保护理财产品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海滨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作用,引导并发挥其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颖  刘庆娜  
近年来,理财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规模增长快、产品种类多、利润占比大等显著特点。据统计,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2379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长97.0%,创出历史新高,发行规模超过15万亿元,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可见,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和拓展业务的战略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弊端(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银监会要求银行在报表附注中必须披露中间业务各项余额等信息,但并没有给出中间业务的分类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银行都侧重于突出自身的优势项目,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自发性的市场化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财富管理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并间接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在理财产品业务链中,银行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资产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各相关方的法律关系,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金融行为监管已成为国际监管的共同发展方向。《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市场行为监管机制》一书通过对行业监管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国际检验和监管手段等的研究,以优化市场行为监管手段达到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在内容的安排上该书共分为十二部分,通过阐述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行为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效运行行为监管手段。笔者在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法律保护"(JB13150S)、2013年闽江学院院级社科研究项目"理财产品消费者法律权益保护研究"(YSY13007)的研究过程中,认真仔细地阅读了该书,认为它立足新时代,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华  
面向零售客户的理财业务(国外一般称为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全球回报丰厚、增长迅速的金融服务领域,而全球股票市场表现不佳和低利率环境使兼具资本保值和增值特点的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迅速升温,成为个人理财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顾青  
理财产品并表核算的制度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33号准则"),商业银行是否能"控制"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判断该理财产品是否应被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准。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即,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