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8)
2023(7127)
2022(5959)
2021(5593)
2020(4791)
2019(10533)
2018(10252)
2017(19391)
2016(10947)
2015(12396)
2014(12410)
2013(12165)
2012(11394)
2011(9911)
2010(10423)
2009(10091)
2008(10558)
2007(9658)
2006(8543)
2005(8157)
作者
(29769)
(24812)
(24658)
(24039)
(16041)
(11811)
(11232)
(9421)
(9384)
(9231)
(8565)
(8406)
(8231)
(8228)
(8176)
(7506)
(7221)
(7149)
(7082)
(7026)
(6370)
(6078)
(5839)
(5752)
(5676)
(5673)
(5606)
(5507)
(4899)
(4861)
学科
管理(45141)
(40701)
经济(40610)
(36531)
(33567)
企业(33567)
(29441)
(16773)
方法(14976)
(14804)
财务(14776)
财务管理(14720)
企业财务(14080)
财政(13789)
中国(12917)
数学(11949)
数学方法(11846)
(11443)
(11086)
(10310)
业经(10134)
体制(10008)
(9937)
银行(9932)
(9290)
(8684)
(8657)
金融(8654)
(8342)
制度(8339)
机构
大学(157350)
学院(155240)
(64923)
经济(63464)
管理(56544)
研究(50749)
理学(46921)
理学院(46436)
(46013)
管理学(45859)
管理学院(45539)
中国(41778)
(32869)
财经(31151)
(28009)
科学(27302)
(26000)
(25295)
中心(23069)
财经大学(22697)
研究所(21557)
经济学(21225)
北京(20965)
(19910)
(19736)
(19623)
师范(19595)
经济学院(18944)
(17929)
(17906)
基金
项目(91871)
科学(72829)
研究(71463)
基金(67607)
(56978)
国家(56477)
科学基金(49119)
社会(47076)
社会科(44538)
社会科学(44526)
(35037)
基金项目(34946)
教育(33666)
自然(29259)
(28959)
自然科(28574)
自然科学(28566)
编号(28513)
自然科学基金(28094)
资助(27535)
成果(26236)
(24365)
(21764)
课题(20779)
重点(20726)
(20634)
国家社会(19762)
教育部(19532)
(18984)
人文(18739)
期刊
(80932)
经济(80932)
研究(57492)
(44547)
中国(38159)
管理(23587)
学报(22227)
教育(19582)
科学(19447)
(19174)
金融(19174)
财经(18451)
(18387)
大学(18232)
学学(17026)
(15705)
经济研究(12858)
技术(12334)
农业(11387)
会计(11156)
财会(10605)
业经(10564)
问题(10469)
(9081)
财政(9081)
(8583)
(8221)
(8057)
理论(7508)
技术经济(7163)
共检索到25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涛舟  
论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与地方利益制约林涛舟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但进展缓慢,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与社会经济利益错位,地方利益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地方利益格局已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障碍,务必采取有效措施,乃是实现宏观调控的关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乃宽  
简论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地位的必要性张乃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原崇信  
加强省级财政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原崇信宏观调控本身是一种整体性的综合调节与控制。为了保证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具有集中性与统一性。唯此,国民经济才能稳定协调发展。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结构、产业技术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分析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在宏观调控中本应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多种原因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明晰财政宏观调控目标、健全财政调控手段入手,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等,加强财政调控的主体系统;不断发展财政信用,完善财政调控的信用系统;重视间接调控手段,进一步拓宽财政调控的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尚敏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改革的若干思考梁尚敏政府通过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是所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某些不足,引导经济沿着高效、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表明,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日益加强,宏观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何至于此,可以说这既是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荣庆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杨晋民  
论财政在工资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项镜泉,杨晋民工资分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分配,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发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正确发挥工资分配的积极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中国家财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财政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好自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俞光远  
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必须强化财政分配调控功能,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现阶段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重点应当是: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加快财政法治建设,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麦正华  吴海峰  
海南省地理、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必须在较低的积累和经济基础上,跨越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地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义  
加强宏观调控与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刘家义[国家审计署北京100039]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强劲增长势头,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和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但市场固有的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日新  
作者认为,加强宏观调控,需要合理调整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文章指出,不要把我国同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财政上统称为高度集中的体制,后者财政集中的程度是比较高的。我国除"大跃进"和"洋跃进"少数几年财政集中程度偏高外,其它时期财政集中的程度并不高。目前实际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14.7%,中央财政收入仅占7.5%,是世界上最低的。作者提出,应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管理的经验,提高财政集中的程度。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力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不具有持久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重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这种方式不具有持久性。仅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地方政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