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6)
- 2023(7714)
- 2022(6514)
- 2021(6224)
- 2020(5254)
- 2019(11779)
- 2018(11330)
- 2017(22171)
- 2016(12264)
- 2015(13736)
- 2014(13764)
- 2013(13652)
- 2012(13010)
- 2011(11603)
- 2010(12161)
- 2009(11540)
- 2008(11804)
- 2007(10996)
- 2006(9949)
- 2005(9080)
- 学科
- 济(48183)
- 经济(48124)
- 管理(44865)
- 业(40665)
- 企(34306)
- 企业(34306)
- 财(29595)
- 方法(20548)
- 数学(17791)
- 数学方法(17565)
- 务(14739)
- 财务(14720)
- 财务管理(14676)
- 中国(14375)
- 农(14279)
- 企业财务(14118)
- 财政(13367)
- 制(12926)
- 政(10916)
- 学(10560)
- 策(10400)
- 业经(9946)
- 地方(9216)
- 贸(9178)
- 贸易(9174)
- 农业(9150)
- 银(9000)
- 银行(8974)
- 易(8906)
- 体(8554)
- 机构
- 大学(180675)
- 学院(180024)
- 济(76277)
- 经济(74685)
- 管理(66012)
- 研究(62764)
- 理学(55598)
- 理学院(55056)
- 管理学(54181)
- 管理学院(53866)
- 中国(49330)
- 财(47172)
- 京(37802)
- 科学(36588)
- 所(32989)
- 财经(32878)
- 经(29630)
- 农(29354)
- 江(29295)
- 研究所(29074)
- 中心(27765)
- 北京(24295)
- 业大(23942)
- 财经大学(23883)
- 经济学(23235)
- 农业(23085)
- 范(22943)
- 州(22827)
- 师范(22659)
- 院(22357)
- 基金
- 项目(107689)
- 科学(84266)
- 研究(79241)
- 基金(78226)
- 家(67970)
- 国家(67310)
- 科学基金(57188)
- 社会(49756)
- 社会科(47149)
- 社会科学(47133)
- 省(41079)
- 基金项目(39397)
- 教育(37120)
- 自然(37086)
- 自然科(36247)
- 自然科学(36234)
- 自然科学基金(35592)
- 划(35151)
- 资助(34125)
- 编号(32282)
- 成果(28383)
- 部(24812)
- 重点(24185)
- 课题(23193)
- 发(22273)
- 创(21765)
- 性(21640)
- 教育部(21404)
- 科研(20653)
- 人文(20427)
共检索到292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经历了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我们正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转变: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开始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瓶颈制约”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约束。在当前外贸出口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国内需求,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亟待解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学
一、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径选择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三部分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国应该坚持走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发展道路。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最直接的宏观后果是,GDP中能够用于国民分配的数量长期相对压缩。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强生 李子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熙 柳欣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考察财政政策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79—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资产价值的不断膨胀和相对价格的失衡,使工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导致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 内生货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锋 沈洪溥
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 ,政府针对这一情况 ,及时地采用了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 ,效果却不够理想。分析总需求对通货紧缩的影响以及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 ,作者提出了今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 :( 1)实实在在地提高居民收入 ,特别是农民收入 ;( 2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 ;( 3)采取措施减轻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
关键词:
刺激内需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海洲 龙睿赟
2009年7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经济监测结果发布,并配发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最近十二个月经济预警信号图",该图包括十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以及由这些指标拟合而成的预警指数,称"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这是自2008年国民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首份显示经济回暖的报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子洋 曹静韬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采取加大财政支出的政策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些财政刺激政策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偏低、大国内的地区差异,以及财政年度平衡制度的弊端等。由于这些难题的存在,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复苏的刺激政策的实施效果充满了不确定性。
关键词:
财政支出刺激 难题 不确定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陈孝东 肖康康
本文使用IMF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中国实际财政状况计算了广义财政刺激力度指标。然后,使用2007年至2018年广义财政刺激力度、货币增速、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速季度数据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并对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检验。相较狭义赤字率,广义财政刺激力度既剔除了财政自动稳定器这一周期性成分,又拓宽了计算口径。结果表明:广义财政刺激力度发挥逆周期调控作用,而使用狭义赤字率进行研究,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主因存在测量口径偏差和内生性问题,以上结论在考虑了系统可能具有的时变特征后依然稳健。尽管货币政策也可作为逆周期调控的工具,但政策空间有限,我们建议未来财政政策积极可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萍
1998年以来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国实行了以国债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该项政策 ,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消费需求 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储德银 经庭如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消费的关系,就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政策在促进消费增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健全公共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促进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内需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开焰 蔡雪雄
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态势,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基础上,本文运用DAG技术,研究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同期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则没有;短期中,财政扩张导致信贷扩张,由于消费信贷尚处起步阶段,信贷渠道影响居民消费效果甚微。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能更有效地影响居民消费,两渠道之间相互影响,有同期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DAG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一、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说明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消费需求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方面,在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中,消费需求的贡献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M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需求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并采用区制依赖型脉冲响应方法(Regime-Dependent IRF)分析了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的方向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的私人投资效应;在投资需求不足时期,扩大财政支出显著促进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20个月;在投资需求旺盛时期,增加财政支出显著抑制了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10个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周达军
本文在传统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总供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计量的财政政策利率效应分析模型,并利用2L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得出几点结论:一是我国财政政策对真实利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二是财政政策与真实利率之间无关性的估计结果并没有受财政赤字弥补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三是相对于财政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对真实利率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相机变化通过利率机制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抵消作用,但程度有限。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财政政策通过利率机制对私人部门投资需求产生的挤出效应是相当有限的。
关键词:
投资需求 利率效应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