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4)
- 2023(12189)
- 2022(9683)
- 2021(8614)
- 2020(7350)
- 2019(16236)
- 2018(16326)
- 2017(32079)
- 2016(17306)
- 2015(19429)
- 2014(19547)
- 2013(19120)
- 2012(17197)
- 2011(15290)
- 2010(15757)
- 2009(15335)
- 2008(15533)
- 2007(14515)
- 2006(13164)
- 2005(12577)
- 学科
- 业(83079)
- 企(75668)
- 企业(75668)
- 济(73900)
- 经济(73770)
- 管理(71525)
- 业经(29082)
- 财(28508)
- 方法(26765)
- 农(26302)
- 制(22739)
- 中国(21212)
- 务(20656)
- 财务(20619)
- 财务管理(20593)
- 企业财务(19512)
- 农业(18728)
- 数学(18077)
- 数学方法(17944)
- 技术(17026)
- 体(16348)
- 策(15372)
- 理论(15230)
- 划(14874)
- 和(14505)
- 体制(13861)
- 银(13554)
- 银行(13541)
- 贸(13228)
- 贸易(13218)
- 机构
- 学院(255419)
- 大学(251826)
- 济(109215)
- 经济(106913)
- 管理(101670)
- 理学(85478)
- 理学院(84695)
- 管理学(83766)
- 管理学院(83266)
- 研究(81197)
- 中国(66875)
- 财(56541)
- 京(53097)
- 科学(44640)
- 财经(43106)
- 江(42233)
- 所(40475)
- 农(39921)
- 经(38802)
- 中心(37413)
- 研究所(35425)
- 北京(33496)
- 州(33110)
- 业大(32658)
- 经济学(32607)
- 财经大学(31327)
- 范(31099)
- 师范(30871)
- 农业(30621)
- 经济学院(29175)
- 基金
- 项目(154970)
- 科学(124249)
- 研究(120174)
- 基金(113258)
- 家(95675)
- 国家(94724)
- 科学基金(83590)
- 社会(79146)
- 社会科(74886)
- 社会科学(74865)
- 省(61168)
- 基金项目(59474)
- 教育(53652)
- 自然(50547)
- 编号(49600)
- 自然科(49396)
- 自然科学(49386)
- 划(49246)
- 自然科学基金(48606)
- 资助(44369)
- 成果(41886)
- 制(35794)
- 创(35294)
- 业(35094)
- 部(34554)
- 重点(34151)
- 课题(33529)
- 发(33397)
- 国家社会(32792)
- 创新(32045)
- 期刊
- 济(136629)
- 经济(136629)
- 研究(81439)
- 中国(55049)
- 财(49350)
- 管理(44796)
- 农(39615)
- 学报(32735)
- 科学(32538)
- 融(28537)
- 金融(28537)
- 大学(26702)
- 农业(26356)
- 教育(25929)
- 学学(24792)
- 业经(24144)
- 财经(23340)
- 技术(23222)
- 经济研究(20443)
- 经(20167)
- 问题(17880)
- 业(15856)
- 技术经济(14312)
- 贸(14268)
- 图书(13978)
- 现代(13841)
- 世界(13684)
- 财会(13623)
- 国际(12805)
- 商业(12707)
共检索到409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经营。制造业企业不仅大力推进服务营销,而且将经营活动积极地向服务领域延伸。作者认为:这种趋势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微利竞争和用户需求发展等因素决定的;制造业经营的服务化对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跟上制造业服务化经营的趋势。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经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广宇 冯惠平
在高薪技术发展、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经营方式开始向服务增值的方向转变,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研究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表现和原因,从而描述制造业的服务化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服务化 服务增值 企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大鹏
本文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这种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式预示着制造业发展方向。在外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制造业服务化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将成为制造业的最终发展形态。本文借鉴了生态位理论,构建了传统制造行业与服务化制造行业在一个经济系统内演化发展的数理模型,并用数值模拟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了理论上的推测,即在满足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具有更大的潜在市场的条件下,且无外部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即使在产业发展初期,服务化制造业规模小于传统制造业,但最终将超越传统制造业成为市场主流,这一结果对我国经济转型、制造业改造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 震
制造业利润分布的变化在过去30年中,美国经济增长显著放慢,1990年-1999年年均增长率已从60年代的4.1%下降到2.6%,而制造业的下降则更加明显,工业机械销售的同期年增长率从5.2%下降到了2.0 %。90年代,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增长,制造业也坚持不懈地在改进产品和提高质量,但绝大多数工业制造厂商经营得非常艰难。可见,不是经济景气问题,也不是技术创新不足,而是利润分布发生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中华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打破了国际原有的生产分工格局,割裂了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需构建"三重嵌套型"价值链体系:近期夯实好基础,重构国家价值链(NVC);中期延伸价值链,构建区域价值链(RVC);远期高位势嵌入,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GVC)。同时,为保障中国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与攀升,应从"企业、平台、政府"三个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企业层面,实施"技术研发、品牌提升、渠道拓展"三大核心战略,以合作共享模式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平台层面,着力打造国家创新系统,重点培育境外经贸合作区、专业化市场两个合作平台,积极搭建多样化中介平台;政府层面,以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制度质量改善为软实力,加大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逆全球化 价值链重构 制造业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义芳,吴晓波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加入WTO也终将实现。制造业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与把握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并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化 现状与趋势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赜琳
本文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变动趋势。首先在边界效应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产品自身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的影响,重点考察地方保护的影响;其次运用动态估计方法分析了1997—2006年区际贸易壁垒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区间距离及地方保护等对制造业区际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11个制造业部门中,纺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紧接着是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机械、化工、电子等制造业,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保护最弱;1997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
地方保护 产业趋同 边界效应 市场一体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安波
本文利用樊福卓(2007)构造的地区专业化系数,分别从地域维度和行业维度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18个制造行业在1988~2006年间的区域专业化系数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演进特征和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行业层面上说,我国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从区域层面上说,各省份间制造业的结构差异性逐渐增强,即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省份行业分工水平和专业化进程在我国各地区中增速加快,沿海省份则增速放缓。
关键词:
制造业 区域专业化 特征分析 变动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由分散竞争走向寡头垄断。此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一直居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又出现了新的集中趋势。市场竞争和政府反垄断政策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市场集中的两大基本力量。经济全球化、企业兼并和技术创新等也是影响和推动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作用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何武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而依赖大量中间产品投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度则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是外资主导并且以出口为主,高度集中在沿海省区。中国的产业集聚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业地理集聚程度上升进入了加速期,地理集聚程度在2004年左右达到顶峰。本文回顾了...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制造业 基尼系数 转型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兵 冼国明 韩剑
基于2004和2008年经济普查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行政垄断、外资比重、生产效率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对制造业行业工资水平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3~2008年,制造业行业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且贡献趋于上升态势,行政垄断、企业平均规模、外资比重、资本密集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排在第二梯队,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一直较小,而市场垄断程度和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关键词:
行业收入不平等 制造业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怀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