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2)
2023(10047)
2022(8557)
2021(7640)
2020(6503)
2019(14578)
2018(14154)
2017(26918)
2016(14565)
2015(16169)
2014(15882)
2013(15457)
2012(14266)
2011(13068)
2010(13125)
2009(12543)
2008(12428)
2007(11061)
2006(9834)
2005(8932)
作者
(43455)
(36388)
(36367)
(34099)
(23081)
(17629)
(16274)
(14126)
(13723)
(12761)
(12471)
(11971)
(11909)
(11530)
(11437)
(11061)
(10974)
(10731)
(10514)
(10480)
(9153)
(9022)
(8680)
(8380)
(8187)
(8086)
(8039)
(7928)
(7219)
(7136)
学科
(56302)
经济(56203)
管理(46770)
(42510)
(35640)
企业(35640)
方法(23879)
(22171)
贸易(22161)
(21554)
数学(19860)
数学方法(19665)
(18468)
(16178)
(15189)
中国(14997)
业经(13612)
(11990)
(11500)
金融(11497)
(11145)
(11031)
银行(10995)
(10899)
财务(10873)
财务管理(10848)
(10461)
企业财务(10192)
(9787)
农业(9515)
机构
大学(218180)
学院(215347)
(93590)
经济(91947)
管理(79123)
研究(74352)
理学(68184)
理学院(67413)
管理学(66461)
管理学院(66060)
中国(55617)
(45266)
(44668)
科学(43745)
(38673)
(37670)
财经(35595)
研究所(34025)
业大(33213)
中心(32616)
(32255)
(32009)
农业(30611)
经济学(29703)
北京(27566)
经济学院(26863)
(26766)
(26669)
师范(26417)
财经大学(26393)
基金
项目(142567)
科学(111883)
基金(105586)
研究(101182)
(93789)
国家(93024)
科学基金(78504)
社会(67312)
社会科(64000)
社会科学(63985)
基金项目(55837)
(54006)
自然(50266)
自然科(49117)
自然科学(49099)
自然科学基金(48266)
(46383)
教育(46228)
资助(41995)
编号(38621)
重点(32620)
(32402)
成果(31973)
(30935)
(30064)
(29842)
国家社会(28889)
创新(28271)
教育部(28019)
科研(27640)
期刊
(101420)
经济(101420)
研究(65747)
中国(40668)
学报(38854)
(36011)
(34618)
科学(33116)
大学(29479)
管理(29010)
学学(28125)
农业(22755)
(20981)
金融(20981)
教育(19576)
财经(18940)
(18245)
国际(17390)
经济研究(17335)
(16255)
业经(15887)
问题(15224)
技术(14973)
(12186)
(11486)
世界(11303)
商业(10397)
科技(9843)
业大(9582)
技术经济(9442)
共检索到32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亚斌  
无论是静态比较优势模型,还是动态比较优势模型,都未考虑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显然是将制度视为外生的了。事实上,只有引入制度分析,才能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的磨合成本等方面影响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无论是静态比较优势模型,还是动态比较优势模型,都未考虑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显然是将制度视为是外生的了。事实上,只有引入制度分析,才能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的磨合成本等方面影响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友富  
论环境标志制度与国际贸易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贸易与环境研究所夏友富7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掀起了强劲的环境标志运动。这一运动方兴未艾,正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环境标志的产生与发展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蕾  
《国际贸易》教科书将贸易措施划分为关税壁垒措施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忽视了制度性国际贸易壁垒措施;传统的国际贸易壁垒理论仅认为关税壁垒是“合法”的,忽视了国际贸易制度的“合法”性。事实上国际贸易壁垒,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制度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措施的主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詹礼愿  
西方国家针对我国日益频繁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挥之不去的烦恼。理性而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为国际贸易法所允许,但贸易保护措施的滥用几乎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公害。在现行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下,唯一能限制贸易保护措施滥用的法律措施就是启动国际贸易的司法审查程序。自美国海关法院成立以来,70年历史证明,美国国际贸易司法审查机制已基本完善与成熟,值得我国利用与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钟昌元  
目前各国在不同领域使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有不少,但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非《协调制度》莫属。《协调制度》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其英文为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目前它被许多国家广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郑辛迎  聂辉华  
新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企业内贸易的出现,以及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复杂的一体化或外包形式,为此,最近的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将制度质量融入贸易模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产权安排和地区的贸易模式。基于国内外的最新文献,本文主要从交易费用、契约不完全和总体制度质量这三种角度介绍了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和FDI的影响及其实证检验方式,梳理了"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这些理论进展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和平  祁春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能完全解释"贸易丢失之谜",需要从制度因素去寻找答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较高的制度质量降低国际交易成本,糟糕的制度质量就像无形的贸易壁垒阻碍贸易的发展,制度质量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文化传统、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同样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较为薄弱。未来应拓展和深化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影响方面的研究,构建一个包含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体制度分析框架,系统地探讨总体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以便更全面地刻画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娜  
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碳标签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引起了各国关注。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容易造成事实上的隐形贸易壁垒,会在产品的出口、碳足迹的评估,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变化等方面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构建中国的碳标签体系,开发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并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预防贸易壁垒;在企业层面,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鼓励开发环保技术,同时开展绿色营销。通过多层级的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贸易发展和制度质量的关系是近年来主流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现有文献更多地关注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较少进行反方向的研究。文章以制度演化为核心,除了对国际贸易影响国内制度的理论分析进行总结外,还从经济史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角度就国际贸易作用于国内制度、比较优势对国内制度变化的异质性影响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涛生  
本文从分析主流贸易理论关于国际贸易成本优势决定因素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入手,尝试将制度因素引入这一研究领域,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政府宏观制度和涉外制度对出口产品交易成本四大构成要素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阐析了制度影响国际贸易成本竞争力的因果效应与基本定律,对中国提高国际贸易成本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制度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个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来源、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所具有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该领域已有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初步解读了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种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所具有的影响与作用效应。这对于重新理解与解读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扩张、优势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效应,应该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借鉴与分析视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谢利娟  
制度差异可以通过影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一国的竞争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增大两国贸易进行的阻力,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诱发贸易摩擦。而通过调整各自国家的制度安排、相互承认各自的社会经济规制、建立经济联盟等途径进行制度差异协调,就能达到帕累托效率,从而实现双赢,避免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新  王翠竹  谭桑  
制度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已有文献关于制度质量(即制度的好坏及程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接着对有关制度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相关文献从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国际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两个角度加以梳理,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细分,最后指出目前对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宏波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摩擦显著增加。在对贸易摩擦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贸易摩擦的成因。造成贸易摩擦的原因复杂,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看,政府规模缩小虽然增加了经济自由度,但是不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国家在外部市场中对贸易的限制越大,贸易摩擦越严重,但是国家对自身内部信贷、劳动和生产市场的管理限制则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法治水平越高的国家往往面临的贸易摩擦越少。在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想要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求得国际贸易的持续繁荣,可以从自身制度层面着手,适当进行政府调控、放宽外贸约束、强化政府管理限制以及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形成一个内外平衡的国际贸易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