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2)
- 2023(7689)
- 2022(6442)
- 2021(5876)
- 2020(5054)
- 2019(10990)
- 2018(10980)
- 2017(21615)
- 2016(11641)
- 2015(12919)
- 2014(12713)
- 2013(12813)
- 2012(12077)
- 2011(11183)
- 2010(11321)
- 2009(10828)
- 2008(10685)
- 2007(9902)
- 2006(8952)
- 2005(8130)
- 学科
- 济(48973)
- 经济(48922)
- 业(37850)
- 管理(37521)
- 企(29288)
- 企业(29288)
- 方法(22360)
- 数学(19716)
- 数学方法(19608)
- 中国(15533)
- 农(14585)
- 技术(14492)
- 财(12819)
- 贸(11986)
- 贸易(11980)
- 易(11749)
- 制(11420)
- 学(11306)
- 业经(10550)
- 农业(9730)
- 银(9644)
- 银行(9602)
- 行(9213)
- 技术管理(8420)
- 融(8180)
- 金融(8179)
- 环境(8077)
- 体(7283)
- 务(7247)
- 财务(7229)
- 机构
- 大学(188720)
- 学院(186301)
- 济(77956)
- 经济(76484)
- 管理(69089)
- 研究(63647)
- 理学(59464)
- 理学院(58802)
- 管理学(57963)
- 管理学院(57635)
- 中国(47852)
- 科学(40554)
- 京(40318)
- 农(36807)
- 财(36658)
- 所(34039)
- 业大(31243)
- 研究所(30990)
- 农业(29642)
- 财经(29639)
- 中心(27683)
- 江(27303)
- 经(26853)
- 北京(25553)
- 经济学(24374)
- 范(23949)
- 师范(23618)
- 经济学院(22317)
- 院(21987)
- 财经大学(21931)
- 基金
- 项目(119836)
- 科学(93002)
- 基金(87279)
- 研究(82887)
- 家(78707)
- 国家(78056)
- 科学基金(64722)
- 社会(54053)
- 社会科(51390)
- 社会科学(51374)
- 基金项目(46551)
- 省(46043)
- 自然(42179)
- 自然科(41172)
- 自然科学(41156)
- 自然科学基金(40431)
- 划(40001)
- 教育(37491)
- 资助(34613)
- 编号(32145)
- 重点(27164)
- 部(26928)
- 发(25654)
- 创(25627)
- 成果(25605)
- 创新(24140)
- 计划(23300)
- 科研(23009)
- 国家社会(22914)
- 教育部(22417)
共检索到273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星 谷源盛
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进步愈来愈成为当代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新技术革命中,科学技术与大生产紧密结合,更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据有关专家测算,本世纪50至70年代,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已由本世纪初的10%—20%上升到50%—70%左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虹
我国加入WTO后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近年来,外商对我国的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它既促进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对我国工业技术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起了一定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资投向我国的原因,总结其投资的技术取向,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只有遵循“学习、合作、竞争”三步走的策略,才是提升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利用外资 技术进步 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峰 郭飞
"从反垄断获技术"策略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外资垄断行为的豁免来获取技术。中国经济的现实使得策略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理性。策略的实施不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亦应看作是技术进步的代价,另外竞争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协调,为策略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反垄断 技术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童书兴
一、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存在着多种考虑,如: 1.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本身的技术能力;2.利用外资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3.利用外商提供的机器设备和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出口;4.通过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华婷 邵海燕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同时也是利用外资较多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低成本、高能耗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扩张模式产生了诸如资源结构性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历年趋势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图1显示了从2004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鸣川 曹宇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现今困扰中国政府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流动性过剩的表面原因是人民币外汇占款规模过大,而深层原因则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外资所利用。巨额游资以贸易、投资为掩护,甚至通过地下非法渠道涌入境内。在期待人民币升值带来丰厚利益的同时,这些国际热钱在国内四处寻找任何可能的获利机会,股市、房地产成为其炒作的首选目标。破解流动性过剩,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尽快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另一方面要疏导国内资金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汇率 贸易 金融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慧娥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农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只有20%左右,农业的开放程度很低,农业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0%,是世界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业利用外资额占利用外资总额不足3%,比例极低。造成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比例低的原因很复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影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相森 刘会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发生了新变化,跨国购并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式,跨国购并兴起是跨国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需要。研究跨国购并的兴起成因、特点,对于我国有效、合理利用跨国购并、吸引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跨国购并 利用外资 成因 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吉生保 许佳 马淑娟 陈继勇
本文构建研发类外资利用与本土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逻辑框架,利用2000~2016年中国省级统计数据,在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基础上考察研发类外资利用与本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长短期关系,分析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在研发类外资利用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研发类外资利用是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格兰杰原因,有助于预测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反之则不成立;研发类外资利用对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在短期具有偏向使用劳动的亲民倾向,但在长期多数省份没有显现这一特征;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调节作用的异质性明显,为引导研发类外资的可持续利用,也使本土技术进步更加惠民,应视本土研发类外资利用的多寡,各地人才政策的立足点须有区别地放在人才素质提升和人才待遇保障上。
关键词:
研发类外资 技术进步偏向性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刘欣华
积极利用外资必须充分考虑引进外资规模的制约因素。确定利用外资规模的安全线,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偿债率和负债率等指标数值应比国际上规定的安全线偏低一些。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已达相当规模,但尚未超出我国的偿还能力和负债能力;90年代每年尚可引进90亿美元左右的外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圣道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全面接受世贸组织规则及各项协定、协议的制约并实践与欧美协议的承诺,这将给我国引进外资带来双重影响,并将使利用外资面临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使引进外资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WTO 利用外资 投资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太基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利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利用外资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文中的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利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叶文振
本文围绕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问题,系统描述这些年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特征及其时期变动和负面效应,综合分析导致外资利用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以嵓吧钊胩教钟呕夜庾世媒峁沟耐揪叮髡呷衔夜猛庾式峁故Ш猓墙峁箥意识薄弱,利用外资工作中行政机制取代市场机制,对外开放政策地区间的时间差和嵱呕荻炔灰唬猛庾收吆筒嫡咄呀冢约袄泛腿宋斐傻牡厍渫蹲驶肪车牟钜旃餐饔玫慕峁R虼耍忧拷峁挂馐丁⒁胧谐』坪陀呕菡呦颉拔鳌鼻阈钡仁谴偈刮夜猛庾式峁褂呕兜闹匾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军
由于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以及入世后服务业领域的相继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国,但各地区在利用外资能力上表现很不平衡,如何评价各地区利用外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一个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由其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层面决定,基于此,我们提出一套评估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东部沿海地区8个省市利用FDI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政策含义在于提升利用外资能力应当从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利用外资能力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