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
- 2023(1185)
- 2022(940)
- 2019(1549)
- 2018(1426)
- 2017(2821)
- 2016(1702)
- 2015(1903)
- 2014(1970)
- 2013(2017)
- 2012(1892)
- 2011(1822)
- 2010(1938)
- 2009(2004)
- 2008(2107)
- 2007(2162)
- 2006(2002)
- 2005(1924)
- 2004(1898)
- 2003(2068)
- 学科
- 济(8879)
- 经济(8865)
- 管理(5294)
- 业(4701)
- 企(4192)
- 企业(4192)
- 方法(3327)
- 中国(2923)
- 理论(2750)
- 学(2663)
- 制(2645)
- 银(2373)
- 银行(2373)
- 数学(2337)
- 数学方法(2310)
- 行(2290)
- 教育(2266)
- 财(2209)
- 业经(2180)
- 融(2150)
- 金融(2149)
- 农(1859)
- 地方(1696)
- 体(1617)
- 和(1509)
- 体制(1351)
- 策(1344)
- 制度(1287)
- 度(1287)
- 农业(1271)
- 机构
- 大学(33408)
- 学院(31323)
- 济(12397)
- 经济(12121)
- 研究(10680)
- 管理(9404)
- 中国(8473)
- 财(7513)
- 理学(7380)
- 理学院(7264)
- 管理学(7126)
- 管理学院(7056)
- 京(7044)
- 科学(6121)
- 范(5997)
- 师范(5984)
- 财经(5839)
- 所(5701)
- 江(5515)
- 经(5152)
- 研究所(5014)
- 师范大学(4844)
- 北京(4589)
- 州(4581)
- 中心(4442)
- 经济学(4286)
- 财经大学(4189)
- 系(4132)
- 经济学院(3779)
- 教育(3765)
共检索到5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先炳
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利率改革主要采取了调高利率水平、增设利率档次、改革利率管理体制等措施。如果作一个客观评价,可以说,这些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其成效主要反映在使“生锈”的利率杠杆开始运转起来,资金借贷双方都有了利息观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利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也还不是很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论利率水平周天勇张弥利息率高,还是低?这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近多年来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一些持利息率低,利息率要市场化观点的经济学家们从各个方面论证了提高利息率的必要性,国家也在90年代交替的一些年中大幅度地提高了利率,甚至给城乡居民储蓄以高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格非
适度利率水平论纲李格非一、我国利率确定的基础讨论利率水平的适度问题,首先需要弄清利率确立的基础是什么。一般经济学原理指出了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三个主要因素:1)社会平均利润率;2)货币供求关系;3)市场竞争状况。这个理论无疑是具有分析力和概括力的。但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国光
我国的利率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本文拟就利率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目前,银行界与企业界对我国现行利率水平的评价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我国利率水平虽经近几年几次调高,但是仍然偏低;有的则认为,我国银行利率近年来已经呈现剧烈上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飞 刘溪平
确定好利率水平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求利率的适度性强,利率调整的高了,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利率调整过低时,(低于通货膨胀率时)无形中抽缩了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企业会浪费资金的使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果,最终仍是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亮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然利率在货币政策选择中的三重作用:一是作为常规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率政策的实际利率锚;二是作为严重负面冲击下是否需要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参考;三是作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的联系纽带。其次,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了我国2006—2020年期间的自然利率水平,发现我国自然利率自2020年疫情冲击以来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最后,结合自然利率的三重作用,本文提出我国一方面应重视低自然利率环境下的货币政策应对,另一方面应强调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自然利率稳定的作用,尽量保持常规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自然利率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湖南省人民银行利率课题组
最适利率水平的确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制定利率政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理论界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沦,但大多数仅从理论出发进行一些规范性研究,较少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所提对策的可操作性不够强。鉴于此,我们用湖南省统计局及工、商业各主管厅局的实际统计数据,对合理利率水平的确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国进 李威
文章运用16个OECD国家1960~201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利率水平的长期变动。结果发现,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利率长期趋势变动的重要因素。美国、英国、法国等OECD国家"二战"后的"婴儿潮"带来人口年龄结构和资金供需变化,助推了各国20世纪60年代后利率的大幅波动。此外,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造成的人口结构变化,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率大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人口结构角度看,未来20年中国利率水平将持续维持低位,低利率环境为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升级产业结构和提振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福长
论国债的利率设计汪福长一、国债利率设计的原则(一)按市场资金供求确定国债利率。利率是国债收益的决定性因素。按资金供求确定国债利率,将使国债利率趋向合理,使投资国债与投资其他金融工具在收益上大体持平,这样才有利于国债的市场化发行。特别是在有些特殊行业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包明华
间接利率调控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包明华一、经济转型与市场化──间接利率调控势在必行利率调控是金融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利率调控是计划经济和直接金融调控的产物,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间接金融调控要求,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利率成为市场变量,能够及时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孜山
论利率政策○丁孜山利率政策作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货币当局的一种重要金融调控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利率政策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木清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中徘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专门探讨其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实际利率的政策及其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危害。 一、实际利率与实际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 早在198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人员兰依(Lanyi)和萨拉卡格鲁(samcoglu)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政策进行研究时发现,实际储蓄利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那些实际利率为正值的国家,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于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变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计划利率为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市场利率,是顺理成章、符合逻辑的。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论述利率市场化问题,以求助于金融界同仁。所谓利率市场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国家放弃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