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5)
2023(7326)
2022(6168)
2021(5503)
2020(4630)
2019(10352)
2018(9718)
2017(18817)
2016(10281)
2015(11179)
2014(10806)
2013(10659)
2012(9720)
2011(8902)
2010(8784)
2009(8344)
2008(8206)
2007(7395)
2006(6405)
2005(5720)
作者
(31677)
(26353)
(26239)
(24815)
(16963)
(12971)
(11783)
(10277)
(9955)
(9055)
(8966)
(8709)
(8427)
(8352)
(8211)
(8103)
(7954)
(7799)
(7648)
(7552)
(6681)
(6487)
(6410)
(6178)
(6153)
(5875)
(5811)
(5642)
(5189)
(5172)
学科
(43018)
经济(42965)
(30304)
管理(29914)
(24390)
企业(24390)
方法(21180)
数学(18400)
数学方法(18281)
(12801)
中国(11716)
(10866)
贸易(10865)
(10746)
(10631)
(9498)
金融(9497)
(9376)
业经(9107)
(8880)
银行(8844)
(8509)
(8431)
(8192)
财务(8174)
财务管理(8164)
企业财务(7839)
农业(7654)
理论(7024)
技术(6736)
机构
大学(156694)
学院(153001)
(67256)
经济(66234)
管理(56516)
研究(53472)
理学(49341)
理学院(48778)
管理学(48022)
管理学院(47742)
中国(40966)
科学(32722)
(31918)
(30883)
(30460)
(27731)
研究所(25564)
财经(25336)
业大(25332)
农业(24432)
中心(23675)
(23250)
经济学(22328)
(21170)
经济学院(20442)
北京(19878)
财经大学(19181)
(19022)
师范(18708)
(18298)
基金
项目(103939)
科学(81783)
基金(78601)
(71092)
国家(70523)
研究(69957)
科学基金(59431)
社会(47707)
社会科(45394)
社会科学(45382)
基金项目(41534)
自然(39299)
自然科(38467)
自然科学(38452)
(38435)
自然科学基金(37827)
(33845)
教育(31977)
资助(31862)
编号(25030)
重点(23696)
(23612)
(21834)
(21348)
国家社会(20943)
科研(20519)
创新(20469)
教育部(20270)
成果(20080)
计划(20072)
期刊
(67229)
经济(67229)
研究(45798)
学报(31312)
科学(26064)
(25992)
中国(24969)
(23775)
大学(23033)
学学(22055)
管理(19009)
(17336)
金融(17336)
农业(17040)
财经(14066)
经济研究(12298)
(12031)
教育(11466)
国际(10591)
(10070)
问题(9884)
技术(9778)
业经(9635)
(9445)
(8494)
业大(7876)
世界(7570)
技术经济(7349)
商业(7211)
科技(7024)
共检索到22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文旭  陈学华  
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很多,文章主要从利率与储蓄率的角度,对影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率与储蓄率的正比例关系及其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交互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玲  
本文构建了一个居民储蓄行为函数,选取13个国家1991~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居民储蓄率的五大决定因素——收入和经济增长、利率与价格、外部储蓄、人口结构与资本市场发展,重点考察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的作用。采用定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反映资产市场发展的3个指标中,股票价格和金融业产值比率都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股市规模比率有微弱正向影响。总体上看,资产市场发展对储蓄的综合作用仍是负向的,资产市场能够通过分流储蓄和财富效应两条作用渠道降低居民储蓄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持续性储蓄率差异是指两国间的储蓄率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保持较大的差额,其国内存在着方向不同的投资—储蓄缺口。与偶然性储蓄率差异的影响效果不同,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并不仅仅会带来国内的资产泡沫,而且会在两国间形成规模巨大的资本流动。笔者通过对中美间资本流动状况的分析,研究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对中美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与趋势,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中美间资本流动调控的整体思路与方案,为我国正确处理国际资本流动,建立国际资本风险调控的政策体系等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微亮  姚余栋  
国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有多重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率一般是指国民储蓄率。与储蓄率相关的三个概念是国民储蓄率、家庭储蓄率以及储蓄存款与GDP之比。国民储蓄率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剔除国民消费后的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由家庭和团体储蓄(家庭和团体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企业储蓄(企业的公积、利润留存以及计提的拨备折旧等)、政府储蓄(政府收入与支出之差)三者构成。其中国民储蓄率和家庭储蓄率均在实物交易意义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统计口径,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基本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行健  刘鑫  杨碧云  
基于65个国家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城市化对于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国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城市化可以通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及通货膨胀间接影响国民储蓄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原劼  施建淮  
基于2007~201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季度数据,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会推高企业杠杆率,对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对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对银行信贷杠杆率的影响高于对商业信用杠杆率的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民营企业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民营企业;在融资约束较强和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上市企业中,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降低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高翔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分析,从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阐述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国际游资投机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短期的,从中长期来看,则将促进发展中国家重新调整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丁  宋徐徐  
本文在介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可能渠道,尤其是隐性的与非法的流入渠道。针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加强风险监管力度,构建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有效的间接监管机制以及适当的预警机制;加强与各国政府在监管方面的合作;发展直接融资渠道等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张诚  
中国农村家庭低消费、高储蓄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因素依然突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显著提升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增加了家庭收入,但由于收入波动、失业、医疗和健康等不确定性而未能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保险参与作为风险应对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降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劳动力流动缩小了农村家庭的储蓄率差距,对中低收入群体和社会网络较低的家庭储蓄率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农村家庭的不确定性,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家庭的储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可为扩大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天宇  贺婷  
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反事实实验方法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模拟中国的储蓄率变动,然后运用反事实实验分别检验了1992~2007年期间人口增长率、资本回报率、折旧率、政府支出在GDP中的份额、TFP增长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FP增长率的变化是解释中国储蓄率变动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如果中国面临与美国一样高的资本初始存量和相同的TFP增长率,则中国在此期间与美国储蓄率的差异将会大大低于中美储蓄率的实际差异。所以,中美之间的储蓄率差异可能并不需要由中国的各种独特性因素来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春莲  
本文通过对不可能三角理论与中国现实的分析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存在重要影响。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显著。多元线性时序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考虑利差、汇率、股价和房价四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依然显著。这意味着准备金率政策在吸引热钱流入方面并不比利率政策存在优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少敏  于雪  
本文立足资金流量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变化走势进行梳理,并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9年以来,在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和政府部门储蓄率下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受人口老年化、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户部门储蓄率呈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上升和红利支出提高是企业部门储蓄占比下降的原因。我国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投资率较为稳定,但企业部门投资率下降导致我国投资率总体下降。由于我国储蓄率下降更为明显,储蓄-投资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通过分析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延迟退休对居民储蓄率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法定退休制度下,受教育年限提高缩短了工作期,预期寿命提高则延长了退休期,两者共同减少了工作期与退休期之比,从而提高了居民储蓄率;而延迟退休恰好可以对冲这一变化,从而影响居民储蓄率。利用系统GMM方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的结果表明,预期寿命每提高1年,居民储蓄率大约增加0.4个百分点;而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居民储蓄率增加约0.7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居民储蓄率的下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叙春  朱保华  
通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本文从储蓄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实证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测并不一致,且在不同时期,导致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的原因也不一样。对此,本文从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视角入手,解释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模式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