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1)
- 2023(3190)
- 2022(2734)
- 2021(2435)
- 2020(1977)
- 2019(4599)
- 2018(4592)
- 2017(8560)
- 2016(4616)
- 2015(5261)
- 2014(5435)
- 2013(5416)
- 2012(5128)
- 2011(4939)
- 2010(5172)
- 2009(4978)
- 2008(5259)
- 2007(4993)
- 2006(4613)
- 2005(4327)
- 学科
- 济(24745)
- 经济(24713)
- 管理(14603)
- 业(13031)
- 方法(12434)
- 企(12313)
- 企业(12313)
- 数学(9247)
- 数学方法(8999)
- 学(8370)
- 理论(7658)
- 中国(6194)
- 财(5704)
- 和(5516)
- 业经(5500)
- 教育(4445)
- 制(4173)
- 农(4030)
- 融(3786)
- 金融(3785)
- 策(3714)
- 银(3690)
- 银行(3684)
- 务(3515)
- 行(3506)
- 财务(3497)
- 财务管理(3487)
- 经济学(3405)
- 企业财务(3345)
- 贸(3073)
- 机构
- 大学(86865)
- 学院(81951)
- 济(33407)
- 经济(32652)
- 管理(29019)
- 研究(27438)
- 理学(24325)
- 理学院(24027)
- 管理学(23443)
- 管理学院(23281)
- 中国(21081)
- 京(19124)
- 财(17546)
- 科学(16813)
- 所(14181)
- 财经(13970)
- 范(12909)
- 师范(12848)
- 研究所(12715)
- 江(12556)
- 经(12528)
- 北京(12474)
- 中心(11671)
- 经济学(11661)
- 师范大学(10452)
- 州(10357)
- 经济学院(10286)
- 财经大学(10244)
- 农(9655)
- 业大(9651)
- 基金
- 项目(47174)
- 科学(37383)
- 研究(35219)
- 基金(35057)
- 家(30280)
- 国家(30038)
- 科学基金(25756)
- 社会(22852)
- 社会科(21655)
- 社会科学(21648)
- 基金项目(16963)
- 省(16712)
- 教育(16686)
- 自然(15807)
- 资助(15479)
- 自然科(15470)
- 自然科学(15466)
- 自然科学基金(15188)
- 划(14708)
- 编号(14077)
- 成果(13298)
- 部(11006)
- 重点(10842)
- 国家社会(9905)
- 课题(9747)
- 教育部(9700)
- 发(9435)
- 项目编号(9218)
- 人文(9121)
- 大学(9090)
共检索到128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黄冰冰
分别从收入、成本角度分析现有利润率指标的局限性,进一步基于收入费用配比、服务主导逻辑与全要素成本理论提出克服现有利润率指标缺陷的新指标——利润贡献率,即以利润贡献率作为反映企业基本经营业务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的新指标。研究表明:利润贡献率指标符合收入费用配比、服务主导逻辑与全要素成本的逻辑与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利润率指标的缺陷、反映企业的基本经营绩效;利润贡献率是利润贡献与营业净收入的比值,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价值增值率。利润贡献率不仅是对传统毛利率等利润率指标本身存在局限的改进和完善,能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基本经营业务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而且对提高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决策质量与管理层经营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宋华明 郭小贤
通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硬计算和软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本文认为硬计算方法得益于其较强的原生性和理论支撑,应用相对成熟,不足是方法本身过于模式化,难以适应高度非线性以及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系统,系统性不强;软计算方法比前者具有更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但尚在完善阶段,其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方法原理等,剖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优缺点,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教育经济 硬计算方法 软计算方法 比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亚文 杜子芳
旅游业对GDP贡献率是各级政府关心的指标,但是由于旅游业增加值统计在实际中困难重重,因此一直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值。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支出法,从旅游增加值的概念化层面和操作层面讨论了旅游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旅游增加值 旅游消费 旅游贡献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继光
在政府对公立医院严重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如何确保其公益性又保证合理收益是需要管理者努力做好的课题。本文在目前医院全成本核算基础上通过将病人费用分解成与会计核算结构相同的费用结构,结合核算单元平均利润率,计算单个病人利润,在此基础上进行病种汇总计算病种利润率及相关指标,以全新角度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泽星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如何定量评价出口对本国GDP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此前,有学者曾使用过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增加值经验估算,GDP支出法,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测定出口的影响,虽均有结论,但都未达到预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开忠 周文兴 王彩凤
经济增长中的知识贡献已经和正在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中相对的知识贡献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国技术进步水平在不断上升 ,但其上升速度 (平均大约 5 % )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新经济并不意味着没有经济波动 ,但不能因为经济波动而怀疑新经济。新经济与知识贡献紧密结合并构成地区竞争力之一
关键词:
知识贡献 新经济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收入再分配成为中国现阶段的重要议题,但现代主流经济学却难以为之提供理论支持。究其原因,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市场机制下的工资收入视为人们的劳动贡献或应得权利的体现,从而是合理和正义的。但是,为市场收入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两个基本理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和资格理论都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事实上,现实市场机制下的收入分配并不是由劳动贡献决定,而是由特定的分配规则决定,而分配规则涉及到其他非技术和经济的因素。因此,在既有的市场机制和分配制度下的初始分配收入往往存在很大的不正义性,这就从社会正义的角度为收入再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敬达 王新明
[目的/意义]在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科研合著越来越盛行的大科学时代,迫切需要对论文合著作者进行学术贡献评估和分配,以减少科研人员之间的摩擦,促进科研合作。[方法/过程]分析作者贡献声明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以及目前合著者贡献率测度方法的功能和不足,结合作者贡献要素声明和作者对不同贡献要素的参与程度,提出并构建一种具有定性性质的合著者贡献率定量测度方法。[结果/结论]该方法不仅改进了既有合著者贡献率测度方法的相关缺陷,而且将文献计量由单篇论文单元深入推进至论文作者的贡献要素单元,提升了文献计量评估指标的精度和效度。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作者的贡献程度和学术能力状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黎
实施利润分享计划的目的是激励员工,而对员工贡献计量的公平可靠是前提和基础。本文所设计的利润分享计划计量模型建立在人力资本当期贡献率的基础上,首先按贡献计算应由员工分享的总利润,然后通过岗级和个人绩效两个调整系数最终落实到每位员工。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按贡献分享"的基本原则,可基本保证利润分享计划实施中的分配公平。
关键词:
利润分享计划 计量模型 调整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国通 何刚 朱艳娜 衡连伟
传统的权重只能代表静态下指标对总值的贡献大小。复杂系统中由于各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并随时间而变化,在众多因素间相互关联作用下计算指标的实际贡献率一直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一大难点。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以典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为例,构建SD仿真模型,输入实验数据进行仿真,提出在各因素相互关联下动态的实际贡献率计算方法,为研究复杂系统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运用SD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地计算出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程度,相比权重更能准确反映动态下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实际贡献率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国通 何刚 朱艳娜 衡连伟
传统的权重只能代表静态下指标对总值的贡献大小。复杂系统中由于各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并随时间而变化,在众多因素间相互关联作用下计算指标的实际贡献率一直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一大难点。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以典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为例,构建SD仿真模型,输入实验数据进行仿真,提出在各因素相互关联下动态的实际贡献率计算方法,为研究复杂系统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运用SD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地计算出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程度,相比权重更能准确反映动态下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实际贡献率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海湘 黄毓芝 诸克军 李四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经济贡献率的软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实际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计算思路。该算法由4个步骤组成:首先,按照科学技术水平对目标系统进行模糊软分类,得到最佳分类数,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规则数;其次,根据规则数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建立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到实际人力资本的模糊映射,即"一次滤波",得到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对实际人力资本的贡献率αk;第三,建立实际人力资本到经济增长的模糊映射,即"二次滤波",得到实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k′;第四,计算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ECREk=αk×αk′,其中k为按科技水平划分的类别数。最后,用该算法来计算我国2003-2006年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经济贡献率 软计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万茂
一段时间以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成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一定的投资能带动经济增长多少成了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这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有关概念:本文研究的投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即一定时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韩云
人们常常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但一般方法仅考虑单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事实上,在因素分析中,交互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怎样把这种交互影响值分配到各个因素中去,如实地反映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分清各个因素的主次地位,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给出了一种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的科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