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224)
- 2022(9484)
- 2021(8660)
- 2020(7157)
- 2019(16099)
- 2018(15980)
- 2017(30311)
- 2016(16135)
- 2015(17558)
- 2014(17677)
- 2013(17473)
- 2012(16887)
- 2011(15408)
- 2010(15982)
- 2009(15087)
- 2008(15096)
- 2007(14092)
- 2006(12733)
- 2005(11690)
- 学科
- 济(85363)
- 经济(85281)
- 管理(51675)
- 业(49671)
- 企(42384)
- 企业(42384)
- 方法(29831)
- 数学(24820)
- 数学方法(24505)
- 中国(20162)
- 地方(19798)
- 学(19540)
- 技术(17808)
- 业经(17247)
- 财(16867)
- 农(16649)
- 制(14146)
- 地方经济(13519)
- 理论(13233)
- 融(12553)
- 金融(12552)
- 技术管理(12407)
- 银(12140)
- 银行(12110)
- 和(11959)
- 农业(11750)
- 行(11652)
- 贸(11439)
- 贸易(11427)
- 易(10994)
- 机构
- 大学(249539)
- 学院(246245)
- 济(108563)
- 经济(106480)
- 管理(89436)
- 研究(88524)
- 理学(76229)
- 理学院(75274)
- 管理学(73893)
- 管理学院(73409)
- 中国(66104)
- 科学(53867)
- 京(52151)
- 财(50112)
- 所(45786)
- 研究所(41356)
- 财经(39670)
- 江(39320)
- 农(38685)
- 中心(38661)
- 经(35852)
- 经济学(35103)
- 范(33817)
- 师范(33477)
- 业大(33394)
- 北京(32768)
- 经济学院(31134)
- 院(31114)
- 州(30964)
- 农业(30090)
- 基金
- 项目(156068)
- 科学(124275)
- 基金(114648)
- 研究(112901)
- 家(100651)
- 国家(99802)
- 科学基金(85340)
- 社会(74802)
- 社会科(71018)
- 社会科学(70998)
- 省(60973)
- 基金项目(59697)
- 自然(53714)
- 自然科(52585)
- 自然科学(52566)
- 教育(51745)
- 自然科学基金(51701)
- 划(51150)
- 资助(46272)
- 编号(42294)
- 创(37414)
- 成果(36499)
- 重点(35859)
- 部(34681)
- 发(34485)
- 创新(34121)
- 国家社会(31860)
- 课题(31029)
- 教育部(29997)
- 性(29713)
共检索到387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冯宗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佐太 黄晓凤
创造性破坏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持续动力。文章立足于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频率过低、结构失衡和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寻求最佳创新模式、整合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提高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程度、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县域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枫 何炼成 陈荣
在总结创造性智力的心理学意义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创造性智力的经济学概念,从高级劳动力、活动结果以及支持性指标等方面对创造性智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就改革开放以来高级劳动力及其创造性智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智力 创造性智力 一般性智力 高级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芮
许多“新经济”论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在美国“新经济”中失效 ,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美国“新经济”。针对这一说法 ,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论述出发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 ,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 ,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学法则 ;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新经济”中依然有效。美国“新经济”出现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 ,其原因可以解释为 :1 “自然失业率”下降 ;2 强势美元带来“总供给的有利冲击” ,使菲利普斯曲线下移至更低水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云波
武侠小说是一种模式化的类型文学样式,文学品位本不甚高,金庸先生却在这一领域异军突起,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界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评价,至今存在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并存的不正常现象,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价他的作品和文学贡献,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金庸先生不拘泥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创作类型,在文类功能、文类历史和文类品位三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变革意义的道路选择,从而实现了武侠小说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也使其作品成为武侠小说的一座高峰。金庸小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研究武侠小说的历史资源提供了指引,也为21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指明前进方向。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类型文学 叙事语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人力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得出结论:一是要加大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二是要提高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加强制度与管理创新可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聂艳晖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 贡献 测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永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科教兴国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志刚
文章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三产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64%。运用新古典收敛模型检验各部门之间是收敛还是发散,结果表明,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交通运输业是显著发散的,其他三产也显示出了微弱的发散,农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是显著收敛的,建筑业收敛但不显著。对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分解表明,广东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95%左右来源于增长效应,其余5%来源于份额效应。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收敛 部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丰雷 魏丽 蒋妍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11.01%;(3)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贡献(87.62%),中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突出(17.66%),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14.93%)。研究结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好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应尽量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凤娥 江永宏
本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框架下对中国1952—2014年研发(R&D)资本进行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测度了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及隐性变量法进一步分析了考虑研发资本投入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表明:(1)1952年以来,中国当期新增R&D资产绝对额及相对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与美国相比,水平仍较低;(2)R&D资本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达21.95%;(3)过去中国的R&D资本中硬技术比重较高,规则、标准方面的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技术进步更多地为体现
关键词:
R&D资本 经济增长 真实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