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2)
- 2023(5238)
- 2022(4381)
- 2021(3975)
- 2020(3295)
- 2019(7294)
- 2018(7173)
- 2017(13430)
- 2016(6729)
- 2015(7262)
- 2014(7216)
- 2013(7271)
- 2012(6793)
- 2011(6057)
- 2010(6183)
- 2009(5825)
- 2008(5839)
- 2007(5672)
- 2006(4841)
- 2005(4276)
- 学科
- 济(31755)
- 经济(31734)
- 业(28245)
- 企(26875)
- 企业(26875)
- 管理(25976)
- 技术(15894)
- 技术管理(11576)
- 业经(11093)
- 方法(10644)
- 产业(10019)
- 中国(9202)
- 地方(8528)
- 理论(7862)
- 农(7633)
- 数学(6817)
- 数学方法(6767)
- 制(5990)
- 和(5850)
- 教育(5638)
- 财(5621)
- 学(5447)
- 结构(5373)
- 农业(5214)
- 地方经济(4990)
- 划(4911)
- 策(4726)
- 体(4713)
- 银(4710)
- 银行(4710)
- 机构
- 学院(103938)
- 大学(102454)
- 济(44429)
- 经济(43658)
- 管理(42504)
- 理学(36420)
- 理学院(36047)
- 管理学(35681)
- 管理学院(35439)
- 研究(30979)
- 中国(22438)
- 京(20676)
- 财(19723)
- 科学(17147)
- 江(16908)
- 财经(15659)
- 范(15163)
- 师范(15092)
- 所(14166)
- 经(13932)
- 中心(13856)
- 州(13767)
- 经济学(13483)
- 北京(12943)
- 研究所(12565)
- 商学(12435)
- 商学院(12305)
- 经济学院(12022)
- 师范大学(11850)
- 财经大学(11327)
- 基金
- 项目(65800)
- 科学(54226)
- 研究(53596)
- 基金(46621)
- 家(38754)
- 国家(38356)
- 社会(36136)
- 科学基金(34497)
- 社会科(34449)
- 社会科学(34444)
- 省(28580)
- 基金项目(25031)
- 教育(24147)
- 划(22409)
- 编号(21196)
- 创(20927)
- 自然(19312)
- 自然科(18904)
- 自然科学(18903)
- 自然科学基金(18654)
- 创新(18277)
- 成果(17641)
- 资助(16401)
- 发(16058)
- 课题(15521)
- 重点(14751)
- 国家社会(14678)
- 部(14005)
- 业(13855)
- 发展(13828)
共检索到159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钟健夫
文化产业是现代的,创意产业是后现代的;文化产业是工业经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是全球标准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多样化;文化产业网下生产销售,创意产业网上生产销售;文化产业是机械复制,创意产业是数码复制;文化产业是集中生产,创意产业是分散生产;文化产业是大众消费,创意产业是分众消费;文化产业会自发成长,创意产业需扶持倡导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走综合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综合现代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力导向和利益导向,呈现出文化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昭示了文化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景越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版权保护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建立并完善版权制度,才能推动文化创意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版权 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 董宏伟
随着社会转型的发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自身的空间集聚特征,使借助市场力量的城市再开发和通过规划培育创意经济成为塑造创新文化气氛、营销城市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不仅使这种以营造独特和多元地方文化为初衷的努力往往以千篇一律的形体景观和单调社会构成的结果出现,而且通常也是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遭受侵害为代价的。因此,在中国,成功发展文化产业不单需要研究如何将针对具体地方特点的市场和规划手段相互结合,以实现真正的创新,更需要警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福利效应,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再开发 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恒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我国文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但面对发展机遇,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呈现低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特点,文化市场中盗版侵权等行为屡有发生,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克婴 张翔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现代创意城市的演变与发展。城市演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产业经济的结构变迁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文化产业在国际创意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集聚改变了中心城区的功能、改变了过去单中心的城市形态而构建了多中心的城市形态,并带来了国际创意大都市人口、土地及就业密度的变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积聚 空间结构 诚意城市 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娜 彭飞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宝华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呈现出从"产业"到"实践"的演进过程,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实践耦合的多维度考究,抽象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实践系统演化本质,进而以此为主线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动力、特性进行解读。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考察创意实践系统内部"创意与实践"、"经济价值与哲学价值"、"生产与消费"、"时间与空间"之维的张力,深度开掘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为核"、"文化为基"、"整合为脉"、"持续为源"、"风险为伴"的实践特性,更能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指向。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实践 本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必需品。但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提出来,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如火如荼发展的表象下,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背后的不足。譬如,对于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划,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就地方而言,却普遍缺乏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和布局,导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邰译民
文章在阐述中国元素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上,分析当下文化创意产业中中国元素的运用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升中国元素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水平,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元素 运用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忠菲
我国自十六大以来,明确制定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建设,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初步形成了各种文化产业门类公平竞争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集团的重视。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的台湾应扮演何种角色?这种角色的扮演对两岸已经形成的、由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对沪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现状、合作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合作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沪台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江涛 张波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逐步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受到多方关注。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端与内涵引介开始,指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实现的五个关键环节,同时揭示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与体验经济的内在关联,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大力气,即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充分挖掘创意的产业关联,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