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1)
2023(6506)
2022(5602)
2021(5177)
2020(4262)
2019(9512)
2018(9663)
2017(18208)
2016(10016)
2015(11293)
2014(11709)
2013(11147)
2012(10185)
2011(9219)
2010(9507)
2009(9039)
2008(9104)
2007(8665)
2006(7798)
2005(7233)
作者
(27261)
(22623)
(22608)
(21655)
(14462)
(10895)
(10468)
(8694)
(8611)
(8514)
(7773)
(7667)
(7551)
(7162)
(7133)
(6908)
(6750)
(6710)
(6624)
(6603)
(5850)
(5485)
(5371)
(5351)
(5331)
(5232)
(5073)
(5016)
(4551)
(4426)
学科
管理(35424)
(34753)
经济(34591)
(29959)
(27702)
企业(27702)
(14305)
(13863)
方法(12461)
业经(11358)
中国(11074)
(10658)
理论(9758)
(9272)
(8794)
财务(8767)
财务管理(8732)
(8271)
企业财务(8267)
数学(8105)
数学方法(7976)
体制(7761)
(7322)
银行(7314)
(7263)
(6918)
教育(6533)
(6416)
金融(6412)
(6339)
机构
学院(142133)
大学(141768)
(55168)
经济(53729)
管理(51834)
研究(44607)
理学(43100)
理学院(42623)
管理学(41941)
管理学院(41651)
中国(35403)
(32113)
(29832)
科学(24714)
(24363)
财经(23928)
(21819)
(21339)
中心(20954)
(19363)
师范(19207)
(18992)
北京(18811)
研究所(18715)
(18151)
财经大学(17458)
经济学(17348)
业大(16729)
(16020)
经济学院(15360)
基金
项目(84846)
研究(68072)
科学(67033)
基金(60345)
(50319)
国家(49806)
社会(44737)
科学基金(43383)
社会科(41076)
社会科学(41061)
(33595)
教育(32761)
基金项目(31303)
编号(29462)
(27360)
成果(26326)
自然(25311)
自然科(24700)
自然科学(24696)
自然科学基金(24276)
资助(23940)
(22713)
课题(20947)
(19479)
重点(19008)
(18802)
项目编号(18210)
(17876)
国家社会(17631)
教育部(17482)
期刊
(71512)
经济(71512)
研究(47174)
中国(35309)
(28819)
教育(22717)
管理(21519)
学报(19092)
(18134)
科学(17505)
大学(15669)
(14540)
金融(14540)
学学(14112)
技术(12861)
财经(12821)
业经(11490)
农业(11338)
(11001)
经济研究(10365)
问题(8782)
图书(8476)
财会(8295)
(7321)
会计(7259)
理论(6941)
职业(6924)
(6871)
论坛(6871)
(6745)
共检索到23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春隆  
列宁十月革命前夕曾设想新政权实行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进行了大胆试验,结果很快失败。转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其中的“官”制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委任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列宁对巴黎公社原则的创新和发展,在当时及以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高度集权下的委任制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出现权力的腐败。列宁为了完善和改革社会主义的“官”制进行了不懈探索,有些思想成为宝贵的遗产。但因种种原因,列宁终未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这是列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今天,重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1921年春,列宁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审时度势、力排众议,率领全党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上来。这是列宁晚期思想的重大转折点,其中也包含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思想的重大转折。我们今天研究探讨这些思想,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列宁的思想,对于推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东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发展经历了二次飞跃:不仅在1917年十月革命实践中经历了第一次飞跃,而且在十月革命以后的七年实践探索中,特别是从1921年开创新经济政策道路,到1923年政治遗嘱、最后构想中,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与理论创新。第二次飞跃的三个显著标志,对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发展道路、工作重心与社会主义实质的理解上,都实现了理论创新。这是列宁主义思想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生军  
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当东欧学派的理论观点传入我国时,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研究已停滞了十几年的我国经济理论界引起轰动,以致使得我国许多经济学者颇有点既崇敬又自惭形秽之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从改革实践上讲,我国短短十多年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原苏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佳贵  
蒋一苇同志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陈佳贵蒋一苇同志的企业改革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特别是他的"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和"经济民主论"等论著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为推动我国企业改革的起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蒋一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探索陈佳贵研究蒋一苇学术思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编者按:为进一步研究著名经济学家、本刊第一任主编蒋一苇的学术思想,促进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蒋一苇同志逝世三周年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等单位联合举行了"蒋一苇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而且引领社会的思想观念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共识和认同是决定国家、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机制,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顾振楠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党的十四大和两会精神,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经经建设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开始突破被奉为"正统"的苏联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具有独创性的艰辛探索,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都为后继者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曹树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教育之道",表达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立场。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合理的路径选择与恰当的过程环节,才能真正"进教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要掌握三种逻辑即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教育逻辑,打通三个世界即符号世界、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因而具有特别的难度。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教育实践"倒逼"了学校改革、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伟伟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指出它具有不彻底性和虚假性。马克思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建立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民主是人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民主,是人民充分参与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并付诸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先进和最管用的民主,代表着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学海   毛亦兵   吕广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经过打击投机资本的斗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胜利,在我国以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以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被确立下来。但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由于所有制改造没有经验,遗留两个基本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解决。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是不是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还可以不可以保留和发展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是,全部社会经济生活是否都在计划体制下生产和消费?还需要不需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如果说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探索之路上的新作:《社会主义财政学》(新编)贾康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也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进程推动着经济学的革命方兴未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一、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986年1月赵紫阳同志在听取国家统计局党组的工作汇报时指出:“统计工作要改革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方向要搞清楚。外国的经验,我们要学习,但全学西方那一套恐怕不行,苏联的模式也不一定适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打破框框,走自己的路子。”那么,我们研究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应当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作为探讨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呢?
[期刊] 改革  [作者]
我厂是全国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有68年历史。职工4200余人,占地25万平方米。主导产品有:细纱机、化纤纺丝机和染色机三大类。"七五"期间获得了"纺织部双文明建设优秀企业""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集体)"国家级技术进步奖"等荣誉,19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