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3)
- 2023(14324)
- 2022(12169)
- 2021(11494)
- 2020(9714)
- 2019(21703)
- 2018(21645)
- 2017(39770)
- 2016(22052)
- 2015(24965)
- 2014(24679)
- 2013(24084)
- 2012(22260)
- 2011(20243)
- 2010(20459)
- 2009(19670)
- 2008(19530)
- 2007(17963)
- 2006(16057)
- 2005(14859)
- 学科
- 济(82281)
- 经济(82152)
- 管理(72453)
- 业(60851)
- 企(52699)
- 企业(52699)
- 方法(33102)
- 数学(27334)
- 数学方法(26971)
- 财(26899)
- 中国(26532)
- 制(23627)
- 农(22733)
- 业经(19778)
- 学(19373)
- 贸(17240)
- 贸易(17229)
- 银(17051)
- 银行(17020)
- 易(16824)
- 体(16589)
- 务(16283)
- 行(16229)
- 财务(16225)
- 财务管理(16178)
- 理论(15801)
- 企业财务(15239)
- 融(15007)
- 金融(14998)
- 农业(14116)
- 机构
- 大学(314591)
- 学院(311792)
- 济(126779)
- 经济(123973)
- 管理(114813)
- 研究(111712)
- 理学(95403)
- 理学院(94239)
- 管理学(92639)
- 管理学院(92023)
- 中国(88901)
- 京(68795)
- 科学(66696)
- 财(65019)
- 所(57254)
- 研究所(51483)
- 中心(50234)
- 农(50108)
- 江(49435)
- 财经(49326)
- 经(44690)
- 北京(43858)
- 范(42858)
- 业大(42583)
- 师范(42420)
- 院(40534)
- 经济学(39141)
- 农业(39132)
- 州(38858)
- 财经大学(36296)
- 基金
- 项目(197843)
- 科学(155326)
- 研究(147378)
- 基金(142959)
- 家(125204)
- 国家(124199)
- 科学基金(104995)
- 社会(93432)
- 社会科(88451)
- 社会科学(88426)
- 省(75424)
- 基金项目(73885)
- 教育(68659)
- 自然(65750)
- 划(64740)
- 自然科(64214)
- 自然科学(64190)
- 自然科学基金(63012)
- 编号(59615)
- 资助(58962)
- 成果(51313)
- 重点(45576)
- 部(44957)
- 课题(43151)
- 发(42049)
- 创(40739)
- 制(39838)
- 国家社会(39228)
- 教育部(38508)
- 创新(38344)
- 期刊
- 济(151803)
- 经济(151803)
- 研究(99637)
- 中国(71403)
- 财(54574)
- 学报(49813)
- 管理(47333)
- 农(46473)
- 科学(46394)
- 教育(39676)
- 大学(38076)
- 学学(35401)
- 融(32096)
- 金融(32096)
- 农业(31439)
- 技术(27266)
- 财经(26259)
- 经济研究(24248)
- 经(22753)
- 业经(22689)
- 问题(18972)
- 业(18629)
- 贸(17456)
- 国际(16166)
- 版(16001)
- 世界(15878)
- 图书(15755)
- 技术经济(14684)
- 会计(14117)
- 现代(14024)
共检索到497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宜春
垂直管理是我国上下级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个现象在中国有不断被强化的趋势。文章认为,为规范垂直管理工作,一要合理划分上下级权限,调动两个积极性。二要设置合理的垂直管理体系,加强对垂直部门的管理。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实施科学的干部考评体系。四要推行扁平化治理,扩大下级、基层政府的自主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中的中国式分权在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剧和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为缓解这些问题,中央陆续在一些政府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建立理论模型对比研究了垂直管理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的优劣。研究发现,垂直管理体制在实现地方监管部门否决坏项目上优于属地管理体制,的确能减弱地方政府的干扰;但当监管任务的绩效难以考核时,垂直管理体制不仅不能改变属地管理体制下监管部门通过坏项目的情况,还挫伤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结果对中央政府来说反而更糟。最后本文还刻画了适合进行垂直管理的部门特点,并为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推测。
关键词:
垂直管理 属地管理 地方政府 问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琳 唐珏 陈诗一
本文基于陕西省环境保护体制垂直化管理的"拟自然实验",分析了环保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环境治理效应。使用空气PM_(2.5)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样本区县,实行环保垂直化改革对空气PM_(2.5)浓度的改善效应在3.974 ug/m~3以上,表明环境保护部门实行垂直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环境治理。"十一五"规划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地方官员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加强了垂直改革的环境治理效应。使用行业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环保部门垂直化改革对当地高污染企业的数量具有负效应,意味着环境保护部门垂直化改革导致污染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梅 吕杰
针对新世纪以来空前规模的"圈地"运动,为了遏制土地违法违规使用切实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200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确立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实现了土地管理机构人事权力的上收,加强了中央对土地资源的集权管理;但是垂直管理由于法制责任的缺位和制度上的不完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流失滥用土地的问题,土地违法违规继续居高不下,本文以A省为例对土地违法违规现象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垂直管理 强制性制度变迁 组织一致性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铭刚
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市3个区的空气质量,利用断点回归在克服政策改革评估中内生性的优势,评估环保"垂改"所带来空气质量改善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市环保"垂改"对AQI、PM_(2.5)、PM_(10)、SO_2和CO的排放有显著的治理效应,相关结果在不同带宽以及进行了虚拟断点时间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健性。"垂改"对NO_2和O_3排放的治理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相森
国民政府时期,基于国家审计为财政司法监督的定性,国家审计制度基本按照审计机关超然独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思路构设。在中央设立审计部,在地方设审计处及审计办事处,并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机关的审计。这种由中央审计机关垂直领导、全面管理下级审计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审计事务的审计体制有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审计权威,提高审计效率。以史为鉴,当前我国地方审计制度改革应当理顺中央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构建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审计体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李英杰 王琳
在现行环保管理体制下,将地方环境治理相关主体共同纳入到一个体系中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地方环境治理相关主体的策略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驻市监测中心—市级生态环境局—地方政府—企业四方博弈模型,并基于河北邢台市、重庆市相关数据进行数值仿真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增加地方政府干扰成本、提高对地方环保机构的考核系数与奖励对减轻地方政府对地方环保机构严格监测执法的干扰有重要作用;企业会衡量事故发生负面影响的大小而选择优生产或劣生产。进一步研究表明,政企合谋是影响各主体严格履职尽责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央要注重对地方环保机构动向的把控;提高对环保机构的考核监管与福利待遇,但基于对政企合谋的考虑,需谨慎运用增加地方政府干扰成本、对市级生态环境局的考核系数与奖励的措施。
关键词:
垂直管理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艾东
本文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与贷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从理论和国外同业发展轨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业务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将取代以地区分行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结论。但在现实经营环境约束下,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仍是在“总-分-支行”框架下如何改进信贷审批与贷后管理效率。最后结合信贷管理流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具体操作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茅孝军
国税地税合并后,省域税务机关采用了双重领导模式。由于具体设计较为模糊,且依据不明,需要反思其必要性与合理性。自分税制改革开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处于改革的核心地带。为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性,国务院决定分设地方税务局。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扩张,最终实行双重领导模式。实际上,此次改革后的省域税务机构是国家税务总局的分支机构,对其采用双重领导模式的原因也在于激励地方积极性。但随着税收征管技术的进步,税收法定主义的逐步落实,利用双重领导模式激励地方积极性的效果已越来越不明显,垂直领导模式更加有利于税收治理的现代化。故双重领导模式只是暂时的,并可预见,未来省域税务机关必定会回到垂直领导模式。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双重领导 税务行政 依法课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艾东
文章针对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就信贷审批与贷后管理的两种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垂直化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垂直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余维彬 曾刚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曾有过两次高速增长时期。第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1997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润勇
当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的最大促动因素,《教育规划纲要》为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地方教育发展也对当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是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实施政策调整,有关部门需在尊重政策过程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尺度,精心论证,明晰思路。谋划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要求有关部门把握重点,瞄准突出问题,重在充实完善中央统一领导、省级政府统筹、地方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政策体系。
关键词:
教育管理体制 政策调整 政策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琳 赵冬梅
本文基于中国环保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实践,分析了环境保护管理权限划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使用2011年到2021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对绿色专利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利分别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改革主要增加了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绿色发明专利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揭示,改革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促进作用高于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进一步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上升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环保垂直改革不仅有利于加强环境治理,也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绿色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丹 李永友 童幼雏 刘易鑫
作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央地财政关系的关键,财政体制垂直失衡问题备受关注。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对财政体制垂直失衡进行界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且简单照搬西方的测度方式亦不符合中国实际。本文在中国特有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执行责任高度分离的背景下,对财政体制垂直失衡进行界定和测度,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特征。测度结果显示,1994—2015年,全国水平的VFI_1在-0.9921—-0.5634之间波动,均值为-0.7411;VFI_2的波动范围为0.0617—0.2084,均值为0.1367;VFI__3的波动范围为0.0623—0.2101,均值为0.1399;分地区来看,东北和西部地区的VFI_2、VFI_3较高。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财政体制垂直失衡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央地共担支出及本不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的增加是导致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主要原因,东北和西部地区的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程度较深,应作为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央地财政关系 垂直财政失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龙 李静 桑达卓玛
文章利用1978-2014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金融体制变迁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1978-2014年全时间段还是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临界线的分时间段,金融体制变迁是财政分权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以及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的结论都是稳健的,但是,分区域稳健性检验表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这种关系是稳健的,内地却不显著。当把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引入模型中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越显著,但找不到财政分权影响金融体制变迁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