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4)
2023(3166)
2022(2660)
2021(2497)
2020(2084)
2019(4564)
2018(4424)
2017(8746)
2016(4874)
2015(5121)
2014(5239)
2013(5200)
2012(4896)
2011(4544)
2010(4619)
2009(4338)
2008(4498)
2007(4239)
2006(3602)
2005(3410)
作者
(15298)
(12774)
(12764)
(12177)
(8272)
(6314)
(5709)
(4832)
(4807)
(4741)
(4521)
(4395)
(4330)
(4213)
(4154)
(3928)
(3819)
(3704)
(3633)
(3623)
(3283)
(3222)
(3077)
(3023)
(3011)
(2870)
(2840)
(2671)
(2626)
(2569)
学科
(19284)
经济(19259)
(14572)
管理(14113)
(12381)
企业(12381)
方法(8913)
数学(7179)
数学方法(7075)
(6629)
(6055)
中国(5161)
(4781)
理论(4647)
(4270)
业经(4123)
(4087)
银行(4081)
(4080)
金融(4079)
(4069)
财务(4058)
财务管理(4047)
企业财务(3958)
(3906)
技术(3720)
教育(3345)
(3288)
(3123)
(3104)
机构
大学(77994)
学院(75492)
(28576)
经济(27947)
研究(26372)
管理(25140)
理学(21435)
理学院(21115)
管理学(20659)
管理学院(20493)
中国(18971)
科学(17264)
(16217)
(15571)
(14214)
(13347)
研究所(12965)
财经(12564)
(11652)
(11517)
师范(11401)
(11389)
中心(11239)
业大(11056)
农业(10556)
北京(10015)
(9648)
经济学(9477)
财经大学(9430)
师范大学(9224)
基金
项目(47966)
科学(37793)
基金(35775)
研究(33249)
(32142)
国家(31871)
科学基金(26673)
社会(21593)
社会科(20512)
社会科学(20504)
基金项目(18463)
(18047)
自然(17595)
自然科(17234)
自然科学(17228)
自然科学基金(16946)
(15829)
教育(15671)
资助(14741)
编号(12201)
成果(11141)
重点(11127)
(10930)
(10753)
(9765)
(9625)
国家社会(9325)
教育部(9314)
科研(9297)
创新(9149)
期刊
(32079)
经济(32079)
研究(24375)
学报(16653)
中国(13962)
(13479)
科学(13417)
大学(12133)
(12035)
学学(11404)
教育(9533)
管理(9518)
财经(7914)
农业(7798)
(7422)
金融(7422)
(6818)
经济研究(5173)
技术(5110)
(4913)
问题(4558)
业经(4246)
图书(4213)
(4066)
(3757)
业大(3699)
科技(3447)
技术经济(3386)
书馆(3347)
图书馆(3347)
共检索到11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汤琛  
冯至散文的诗性品质表现形而上的超验意味,和冯至作为诗人的性格气质、趣味才情和美学追求紧密联系一起;在外在表象中,诗性一直流荡于冯至散文中的意境的构筑、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诉求中,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整体上的散文诗性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树林  
我喜欢读散文,总觉得有百读不厌之感.散文,形散而神凝,好像淙淙溪流,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倾诉着沧桑的变幻.其实,一篇好的散文,何尝不是一篇意境深远的好诗呢?诗贵凝练.散文的文笔也是那样的幽美而凝练.散文是不散的.你读过鲁迅的散文吗?每读一次,总觉得有新的感受,新的启示,总觉得新鲜,总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有如听了一篇新的乐章,读了一束优美的诗,使人在这种感受中,体验到辛酸的讽刺,淋漓的嘲骂,泼辣,诙谐而幽默.你读过朱自清的散文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小华  
宋初名臣张咏创作的84篇散文,初步彰显出宋代散文的艺术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精神:一是文以助治,彰显尊主庇民之道;二是健而有骨,彰显自然流畅之道;三是长于议论,彰显汪洋弘深之道。其独特艺术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飞海  
作为一名有着满族"旗人"裔脉身份记忆的现代平民作家,老舍的散文创作始终流露出浓厚的伦理意识。其具体形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抗战风云所激荡的政治氛围下,对"国家至上"原则的坚守;二是基于个人平民的身份记忆,不忘对日常的世俗人伦关系进行细致的摹绘;三是因濡染现代思潮,老舍终其一生对个体生命的本真和自由进行了不懈的追寻。多重伦理形态的书写,在彰显老舍深厚而博大的伦理情怀时,也可管窥其伦理认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所呈现的复杂内涵与特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飞海  
作为一名有着满族"旗人"裔脉身份记忆的现代平民作家,老舍的散文创作始终流露出浓厚的伦理意识。其具体形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抗战风云所激荡的政治氛围下,对"国家至上"原则的坚守;二是基于个人平民的身份记忆,不忘对日常的世俗人伦关系进行细致的摹绘;三是因濡染现代思潮,老舍终其一生对个体生命的本真和自由进行了不懈的追寻。多重伦理形态的书写,在彰显老舍深厚而博大的伦理情怀时,也可管窥其伦理认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所呈现的复杂内涵与特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慧  
三毛的散文崇尚真实,贴近生活。其语言风格表现为:本色与精工的结合,自然朴素,文雅动人;趣味与生动的相遇,幽默风趣,生动传神;诗意与哲理的交融,情感浓郁,富有哲理。三毛以其诚挚淳美的散文语言,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平  
苏过的散文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文体种类繁多,其文章以议论见长,借此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他的文章善用典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语言质朴凝练,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运好  
经学属于广义的哲学和史学范畴,在理论形态上具有"诗性智慧"和"玄学智慧"的双重特点。魏晋是一个浓于诗情且又哲学发达的时代,诗性与哲思的二元统一是魏晋诗学的基本特点。魏晋经学与诗学所包含的诗性自然的生命意识、诗性哲学的玄学思维以及诗性历史的史学观念,都呈现出"诗性"与"玄学"二元统一的关系。哲学和史学的诗性化与魏晋诗学的哲理化,使经学与诗学在诗性思维上构成了互证生生的内在关系。经学与诗性思维关系研究,是魏晋诗学的审美范式和话语方式展开的理论前提,也是重构中国诗学话语体系的一个基本维度。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亮  
一、会计的诗性情结纵观千年会计发展,会计的历史从不缺少风雅之事,而会计的诗性情结正是根植于无数会计思想背后的深刻文化底蕴。结绳之术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会计记录形式,据《庄子·胠篋》记载,早在上古祝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黄济教授秉承儒家仁学与诚的传统,心学双修,人格学问具有诚的气象。黄济教授的"诚"表现在其诗中。诚与诗相通,是教育性的,诗言志,表征了诚之诗性和诗心。诗感化人心,激励自我和他者的精神生成,这是诗的教育之韵。诗与诚二者通达天道人性,激发人心崇善、向善,召唤人的善思与善行,是培育自我、教导他人、改善世间(成事)的根本方式。无诚则无诗,无诗则无教,诗性、诗心与教心都以诚为本。诚是教育的构成性条件。黄济教授具有诗心,也力图实现诗性,并以诚统一诗心、诗性与教心,其人格的温柔敦厚,表征了诗教和诗育作为精神性实践的教育之诚。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彦霖  
儿童散文诗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散文诗鲜明的结构特点是优美的意境、拟人化,富有人情味。它不仅语言优美、凝练、结构短小、内容生动,而且从儿童视角出发,是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也是儿童较为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和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苗贵松  
文章以近年来大型古籍整理成果《清代诗文集汇编》为考察依据,梳理出常州词派主要作家左辅、恽敬、张惠言、陆继辂、李兆洛、董士锡、谭献7家所创作的72篇题画散文作品。常州词派作为有清一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强调寄托的文人群体,题画散文作品成为他们抒发儒家理想、与论词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脉相承的不二法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帅  
当前的知识教学实践中,个体的知识学习往往被理解为抽掉自身生命的私人性和丰富性而形成"共相"的过程,这一认识遮蔽了知识学习的深层价值意蕴,导致知识教学中诸多不良倾向的产生。改善知识教学实践,必须扬弃那种追逐"共相"的知识教学模式,由面向"形而上"的知识教学转向弘扬"诗性"的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的建构,不仅在于提高教学绩效,更在于注重知识的诗性生成、观照个体的诗性生活、提升个体的诗性境界、营构诗性的求知境遇,将知识、个体、境遇等教学要素整合为充盈诗性的交互体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由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任天石、博士生马佳选评的《今文观止——中国现代美文精品》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三百年来,精选了中国历代散文佳作的《古文观止》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编选的《今文观止》则精选了“五·四”至当代我国大陆以及港台海外华人作家不同风格的优秀散文五十九篇,琳琅满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