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7)
- 2023(14756)
- 2022(12375)
- 2021(11352)
- 2020(9308)
- 2019(20917)
- 2018(20501)
- 2017(38784)
- 2016(21197)
- 2015(23788)
- 2014(23623)
- 2013(23365)
- 2012(22207)
- 2011(20341)
- 2010(21295)
- 2009(20306)
- 2008(19664)
- 2007(18263)
- 2006(16727)
- 2005(15649)
- 学科
- 济(90314)
- 经济(90186)
- 业(69926)
- 管理(60768)
- 农(48550)
- 企(47282)
- 企业(47282)
- 中国(33390)
- 农业(32575)
- 融(28595)
- 金融(28591)
- 银(27380)
- 银行(27356)
- 方法(27309)
- 行(26540)
- 业经(25767)
- 制(25687)
- 地方(25667)
- 财(25385)
- 数学(22595)
- 数学方法(22306)
- 学(18124)
- 体(17379)
- 贸(15879)
- 发(15866)
- 贸易(15860)
- 易(15351)
- 务(15311)
- 财务(15266)
- 财务管理(15229)
- 机构
- 学院(309796)
- 大学(305209)
- 济(129599)
- 经济(126763)
- 管理(112140)
- 研究(111204)
- 理学(94134)
- 理学院(93024)
- 中国(91572)
- 管理学(91534)
- 管理学院(90965)
- 农(66496)
- 科学(65421)
- 京(65404)
- 财(64344)
- 所(57292)
- 中心(52127)
- 研究所(51015)
- 江(51004)
- 农业(50652)
- 财经(48684)
- 业大(47635)
- 经(43810)
- 范(42959)
- 师范(42568)
- 北京(41440)
- 州(40876)
- 经济学(39076)
- 院(39012)
- 省(36868)
- 基金
- 项目(193465)
- 科学(152280)
- 研究(147743)
- 基金(138024)
- 家(119170)
- 国家(117998)
- 科学基金(100388)
- 社会(94739)
- 社会科(89459)
- 社会科学(89434)
- 省(78135)
- 基金项目(72441)
- 教育(66651)
- 划(64227)
- 编号(62069)
- 自然(60527)
- 自然科(59031)
- 自然科学(59014)
- 自然科学基金(57963)
- 资助(54987)
- 成果(52493)
- 发(47129)
- 重点(44104)
- 课题(43830)
- 部(42945)
- 制(40962)
- 创(40564)
- 国家社会(39147)
- 性(38968)
- 发展(38312)
- 期刊
- 济(161337)
- 经济(161337)
- 研究(99283)
- 中国(75210)
- 农(69195)
- 财(50609)
- 学报(48077)
- 融(47409)
- 金融(47409)
- 农业(45811)
- 科学(45058)
- 管理(40900)
- 教育(37809)
- 大学(37711)
- 学学(35575)
- 业经(30565)
- 技术(26420)
- 财经(25362)
- 经济研究(22754)
- 业(22162)
- 问题(21930)
- 经(21786)
- 版(17070)
- 世界(16799)
- 农村(16513)
- 村(16513)
- 农业经济(15255)
- 经济问题(14872)
- 贸(14825)
- 技术经济(14745)
共检索到504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丹
从权利属性考察农民金融发展权,其具有宪法基本权利属性。作为金融领域农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其权利体系包括金融借贷权、农业保险权、合作金融权。文章指出,在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上,应主要围绕农民金融发展权进行制度构建,制定并完善包括农村土地流转法、农业保险法和农村合作金融法等在内的各种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莹丽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丽
"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及日益激化,提出了农民发展权的现实要求。普惠制金融理论的提出、运用,又与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共同酝酿"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产生。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指农民对整个社会生活中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它既是对农民发展权这一理论概念的具体和深化,更是"全面发展农村"国家大政方针的核心要求和现实需要。国家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而国家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义务和责任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和央行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实现两方面。寻求发展权入宪、构建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则是促进农民金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晓红
文章基于弱势群体理论和普惠制金融理论而提出的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我国在当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产生的具有人权属性的权利。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面临着瓶颈性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有的供给约束存在的根源,并从制度层面探索金融发展环境的创新。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权力保障体系,是实现农民的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金融发展权 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文杰
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吴文杰一、思路的引进在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了比较曲折的变革,呈现出一种阶段性迂回轨迹。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反过来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汉
前两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其中和政府的农业投入不断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认为发展农村土地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土地金融一直无法在我国得到发展。所以,作者提出,对农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建立农村土地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农地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列春
中国农民成员权是特定范围农民的群体性权利,以农民集体成员资格为基础,将集体权益归属于农民,农民成员权制度以村社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村社集体为利益配置单位,实现土地保障功能。农民成员权制度以安全秩序为主导价值,以村民身份、村社治理规则为技术手段构造法律制度,规范村民、村社、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外部人之间关系,并依赖集体农地利益保护、村社功能保护、农民身份利益保护以及代位诉讼等多层次的机制实现权利保护。
关键词:
农民 成员权 制度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薇
实现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更为重要。法律是保证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即以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权利配置、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方面探讨经济法介入下如何构建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制度。并从宏观机制、微观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经济法 农民 制度构建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佳荣
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风险,农户因从外部获得的交易成本有过高而难以承担某些环节而需依赖合作。但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并不理想:规模不大,覆盖面较低;资金不足,竞争力不强;服务领域狭窄,跨区域合作较少。影响绩效的制度性因子可分为宏观制度和微观组织层面,如法规没有配套;政府扶持力度小,政策制度亟待完善;对农民合作知识的培训教育制度不健全;产权结构和分配制度存在缺陷,与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不符。因此,必须加快立法步伐,优化法制体系;改善宏观政策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推进理论创新,改进和强化合作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春明
失地农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保障问题,一个关系到国家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问题,能否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制度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峰 龙超
从风险、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三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与供给不足的原因,阐释了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供给上无法克服管理成本与信息获取的劣势,而合作金融以其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经营成本天然具备与信息对称的优势,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是有效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必由之路。对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否应该通过吸收内部社员的储蓄来提高自身的资金规模,以便能够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同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如何有效监管进行了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创新 农民资金互助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明义
我国存在农地金融抑制,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应借鉴农地金融当前实践模式,设计出农地金融发展模式,并在农地产权制度、政府支持引导、农地流转市场、"期货农业"发展、评估与风险机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起配套制度,大力促进农地金融发展,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农地金融 实践模式 发展模式 配套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长健 孙富博
本文总结国外金融发展权制度实践方式和特点,对国外制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在金融发展权制度实践中,重视农村地区、农业领域发展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特别是弱势金融消费者保护;并且,国家干预以及法律制度在金融发展权制度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我国金融发展权制度发展实际,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借鉴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新宇 甘勇
发展信用消费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现实要求。现有农村金融制度不能适应信用消费发展需要。为此,要开展合适的消费信贷业务,加强农村消费信贷立法工作,发挥农村民间金融作用,加强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农村金融深化制度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担保制度创新。
关键词:
农村消费需求 农村信用消费 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盛琴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农村经济的转型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因素,导致其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因此,为了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村的金融环境进行改革,是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实现良好的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