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3)
- 2023(5802)
- 2022(4822)
- 2021(4481)
- 2020(3730)
- 2019(8153)
- 2018(8234)
- 2017(16349)
- 2016(8869)
- 2015(9826)
- 2014(9529)
- 2013(9618)
- 2012(8934)
- 2011(8330)
- 2010(8703)
- 2009(8552)
- 2008(8456)
- 2007(8144)
- 2006(7474)
- 2005(6763)
- 学科
- 农(44221)
- 济(40259)
- 经济(40224)
- 业(37585)
- 农业(29346)
- 管理(25920)
- 企(18111)
- 企业(18111)
- 业经(14673)
- 方法(11763)
- 环境(10950)
- 财(9994)
- 农业经济(9880)
- 制(9836)
- 发(9453)
- 数学(9425)
- 数学方法(9352)
- 中国(9288)
- 村(8954)
- 农村(8947)
- 学(8462)
- 地方(8062)
- 体(7946)
- 发展(7899)
- 展(7877)
- 策(7681)
- 土地(7631)
- 劳(7510)
- 劳动(7503)
- 划(7344)
- 机构
- 学院(136967)
- 大学(131940)
- 济(57258)
- 经济(56194)
- 管理(51574)
- 理学(44367)
- 理学院(43989)
- 管理学(43438)
- 研究(43433)
- 管理学院(43211)
- 农(42866)
- 中国(35416)
- 农业(32088)
- 京(26694)
- 科学(25973)
- 业大(25940)
- 财(25059)
- 所(22380)
- 江(21868)
- 中心(20986)
- 研究所(19811)
- 财经(19724)
- 农业大学(19456)
- 范(18959)
- 师范(18876)
- 经(17740)
- 经济管理(17687)
- 州(17209)
- 北京(16214)
- 省(15935)
- 基金
- 项目(85267)
- 研究(67605)
- 科学(67158)
- 基金(61448)
- 家(52423)
- 国家(51795)
- 社会(44625)
- 科学基金(44262)
- 社会科(41640)
- 社会科学(41624)
- 省(34820)
- 基金项目(32879)
- 编号(29827)
- 教育(28580)
- 划(27407)
- 农(26351)
- 自然(25652)
- 自然科(24899)
- 自然科学(24895)
- 自然科学基金(24471)
- 成果(24268)
- 资助(23151)
- 发(19621)
- 部(19453)
- 课题(18781)
- 重点(18558)
- 制(18554)
- 国家社会(18508)
- 性(18034)
- 业(17436)
共检索到209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莉
要想很好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那么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必须重视起来,而对要想解决出现在农村环境中日益严重的危机,那么首先应正确认识农民的水环境权。在本文中将着眼点定为农民水环境权的概念,就农民水环境权而言,对其保护的法律之路进行探索以及对其特殊性质进行着重分析等等,以上行为均是为了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民 水环境权 法律进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环境权 法律缺位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在农民的各种权利中环境权是基础性权利,其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但目前实现农民环境权的形势比较严峻,立法方面重视城市而忽视保护农民的环境权,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足、公开环境信息的机制不健全、农民维权能力不足。所以我们要运用法律制度对农民正当环境权进行保护。本文以阐述农民环境权概念和内涵为基础,分析农民环境权的特殊性,针对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法律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环境权 法律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环境权是农民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其实现程度关乎着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在现实层面上,农民环境权的实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有的环境立法偏重于城市,缺乏对农民环境权的直接保护,农村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环境执法存在缺陷,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弱。为此,我们需要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支持,建立专门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农民的环境知情权与平等的环境参与权,提高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 环境知情权 环境公益诉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环境权 法律缺位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晓华 欧元雕
新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四次分配制度改革,以分配权为中心的改革比较欠缺,而农民又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以权利为核心的涉农分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农民经济分配权是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等经济利益分配的权利总和,在权利属性上具有私权为本兼顾公权诉求的属性,在部门属性上属于经济法上的经济权利,在价值属性上应强调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共享度,是涵盖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权利体系。现有条件下实现农民经济分配权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并系统化进而予以局部制度创新,从多元主体维护、保障性法律制度、促进性法律制度和救济性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实践农民经济分配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翠松 吴丽华 倪林英
环境物权作为一种生态物权,它的市场价值在我国并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在现实中,环境污染除了给农民带来侵权损失外,环境物权的服务功能价值没有得到市场认定,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民不被认定为环境物权的持有者、收益模式不科学和区域环境物权被模糊;事实证明,环境物权市场的发展不仅可以极大提升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也可以积极调动农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使生态环境与农民的环境权益保护达到真正的双赢。要实现农民环境物权的价值、增强农民环境权益保障,"确权、价值、规则与市场"是当前必须完成的四条最主要路径。
关键词:
环境物权价值 农民收入 确权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阿荣 祝之舟
19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而试图代之以政社分离的全新体制,但事实却是有政无社,集体经济组织至今没有得以普遍建立。农民集体在形式上还主要表现为村民自治组织——以村委会为代表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从而使得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在事实上兼具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但这并不妨碍对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的分析和认定。从社会实证和规范实证的角度看,农民集体具有社会组织的团体性和法律主体的人格性,也具备独立的责任能力,即集体成员并不为农民集体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农民集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此,我国未来的民事立法应予以明文确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福军
农民环境知情权是指农民有知晓、了解、收集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等相关信息的权力。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是实现农民环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前提。而保护农民对环境的知情权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在建设新农村和保护农民利益上有具有现实和理论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农民群体和农业社会环境的基本特点,只有改进环境监督的制度,完善环境公开信息制度,更新环境执法的手段和理念,建立环境问题投诉制度,加强环境问题的法律援助。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和条件,才能更好的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 环境知情权 法律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扬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和使用 ,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现在的“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演变情况说明 ,我国土地制度变化多 ,且权属不清 ,致使农民的土地使用常遭侵犯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从法制的角度予以保障。
关键词:
农民 土地 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飞 陈鹏联
法律作为政府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实现政府对农民(农民工)、农村有效的社会整合。契约环境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客观上需要农民工的信任机制由特殊信任向普遍信任转型,而良好的法律素质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在陌生人社会里的权益保护与冲突化解。机械团结向有机整合的转型客观上需要回应型法律进行社会分工协作的规范与协调,而农民工社会失范行为的依法规正,有助于其实现自身市民化、现代化。但无论是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农民工自身层面,农民工社会整合的法律实现都存在现实的难题,因而农民工社会整合的法律实现是有限的。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整合 法律实现 有机整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城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法律机制的构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尝试。现有法律缺乏明确的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变更和解散的法律规定,对集体成员资格的取得和丧失规定不明确。同时,缺乏对于承包权行使过程中的具体规定,包括退出补偿法定标准及方式,导致具体操作常常于法无据。而对于承包权退出这一问题,我国法律与政策的规定又不尽一致。因此,承包地退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制度风险以及社会风险。在退出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注意不同类型的风险防范,建立承包地退出风险保障机制等。破解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构建合理的退出与补偿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民承包权有偿退出方式,明确补偿对象和多渠道资金来源,构建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等。
关键词:
承包权 退出机制 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城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法律机制的构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尝试。现有法律缺乏明确的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变更和解散的法律规定,对集体成员资格的取得和丧失规定不明确。同时,缺乏对于承包权行使过程中的具体规定,包括退出补偿法定标准及方式,导致具体操作常常于法无据。而对于承包权退出这一问题,我国法律与政策的规定又不尽一致。因此,承包地退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制度风险以及社会风险。在退出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注意不同类型的风险防范,建立承包地退出风险保障机制等。破解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
关键词:
承包权 退出机制 补偿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莹丽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