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2)
- 2023(10338)
- 2022(8086)
- 2021(7391)
- 2020(6109)
- 2019(13351)
- 2018(13731)
- 2017(25542)
- 2016(14652)
- 2015(16502)
- 2014(16753)
- 2013(16160)
- 2012(14959)
- 2011(13695)
- 2010(14132)
- 2009(13211)
- 2008(13223)
- 2007(12414)
- 2006(11483)
- 2005(10286)
- 学科
- 济(59821)
- 经济(59748)
- 农(46154)
- 业(43116)
- 管理(32945)
- 农业(30569)
- 企(22408)
- 企业(22408)
- 业经(19497)
- 方法(18881)
- 中国(18725)
- 数学(15567)
- 学(15392)
- 数学方法(15367)
- 制(14409)
- 地方(13063)
- 发(12530)
- 体(11910)
- 财(11824)
- 理论(10801)
- 银(10475)
- 农业经济(10473)
- 发展(10437)
- 银行(10432)
- 展(10328)
- 行(10100)
- 策(9931)
- 教育(9856)
- 融(9736)
- 金融(9728)
- 机构
- 学院(218721)
- 大学(216238)
- 济(85484)
- 经济(83588)
- 研究(80036)
- 管理(75821)
- 理学(64684)
- 理学院(63889)
- 农(63427)
- 管理学(62510)
- 管理学院(62137)
- 中国(60319)
- 科学(51885)
- 农业(48935)
- 京(46650)
- 所(42878)
- 业大(42038)
- 研究所(39156)
- 财(38100)
- 江(36471)
- 中心(36360)
- 范(32531)
- 师范(32158)
- 农业大学(30462)
- 财经(29612)
- 北京(28548)
- 州(28177)
- 省(27821)
- 院(27084)
- 经(26750)
- 基金
- 项目(142749)
- 科学(110988)
- 研究(105758)
- 基金(100853)
- 家(89643)
- 国家(88751)
- 科学基金(73649)
- 社会(66089)
- 社会科(61987)
- 社会科学(61965)
- 省(58570)
- 基金项目(53267)
- 划(48381)
- 教育(47851)
- 自然(45800)
- 编号(44902)
- 自然科(44694)
- 自然科学(44677)
- 自然科学基金(43866)
- 资助(39338)
- 成果(37810)
- 农(34465)
- 重点(32734)
- 发(32712)
- 课题(31521)
- 部(31134)
- 创(29027)
- 国家社会(27389)
- 创新(27129)
- 性(26883)
- 期刊
- 济(107246)
- 经济(107246)
- 农(67400)
- 研究(64560)
- 中国(50748)
- 农业(45331)
- 学报(43375)
- 科学(37394)
- 大学(32695)
- 学学(30903)
- 教育(29167)
- 财(28006)
- 管理(23967)
- 业经(23458)
- 融(22605)
- 金融(22605)
- 业(21541)
- 技术(18082)
- 问题(15822)
- 财经(15318)
- 版(15142)
- 农村(14448)
- 村(14448)
- 农业经济(14081)
- 经济研究(14048)
- 经(13234)
- 业大(13064)
- 世界(12629)
- 农业大学(11518)
- 图书(11179)
共检索到339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智元
我国的农民市民化是受阻农民突破环境障碍取得平等地位的过程,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成为现代市民的过程,是主体农民创造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主体性是与主体地位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农民的主体性需要得到尊重。主体素质与主体性具有必然的联系,优化素质结构对于农民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当前市民化的最大难点不是外界的责任担当,而是农民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主体价值 主体性与主体素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武芳 施华转
农民市民化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其进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对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主体素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民市民化的对策,以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主体素质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淑波 张立艳
农村城市化已在一些地区展开,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之相应,关于城市化已从多角度的进行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侧重于从制度创新、政府的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外部环境方面来寻求推进城市化的方法、途径和对策,而缺失对农村城市化的主体——农民的素质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分析了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政治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城市化 农民 素质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侯波 石伟平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破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而实践中农民培训面临着参训农民主体性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参训农民在培训需求研究中处在“旁观者”地位、培训目标设计时居于“局外人”身份、培训内容创生中缺乏“话语权”、培训效果评价时饰演“虚无化”角色等,这是农民的主体特征与主观意愿、培训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为农民赋能、赋利、赋权等内外结合的方式,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农民培训效能。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农民主体性 培训效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淑荣 吴建军 李忠德 吕善勇 王磊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推进科教兴农,切实把农村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本文对农民素质的基本内容、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及应抓好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农民素质,农业现代化,农民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发 王甲午 于小兵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为前提,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必须由直接参与的人去实现,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并掌握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得到推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处于一种困顿状态,焦点是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系统。流行的制度变迁思路,不是没有完全体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需要,就是没有准确反映农民工市民化地方主导的权力格局,因而在实践中不受重视。从主体的视角与人的社会生存的假设出发,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系统,实际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平等的政策支持,平衡的政策支持,统一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浩 葛亚赛
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探讨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能力属性,进而构建包含多维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482户失地农民调查样本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其中经济能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效应尤为突出;农民个体人力资本、征地补偿、社区扶持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对提升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人力资本变量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婵娟 陈儒 邓悦 姜志德
运用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从层次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维度出发,基于内层、中层、外层三个层次和低碳农业知识、意识、态度与行为四个要素构建了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陕西泾阳2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整体偏低且个体差异明显,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碳农业的意识、态度、行为和知识,呈现出由内向外扩展的空间结构。对素质较低者而言,低碳农业意识和态度对其胜任素质影响显著且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对素质较高者来说,低碳农业知识对其胜任素质影响显著且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两类农民素质外显至低碳农业生产行为的程度都较浅。
关键词:
农民 低碳 胜任素质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克胜
农民工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农民工素质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激发农民工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是促进中国政治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春霞 袁洁 石伟平
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基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框架的构建,编制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权重。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374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水平"基本特征"及"差异检验"等进行现状评估。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及权重确立经过信效度检验;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总体呈现为中等略偏高的水平,其中"整体化设计素质"相对较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水平在"学历、经历"等诸多因素方面差异显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臣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公民素质的培育将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加强对农民公民素质的培育应把农民能力素质、文明素质、诚信素质和信息素质的培育作为重要内容;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加强对农民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二是通过各类培训工程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农民公民素质培育;三是搭建农民公共生活平台,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农民公民素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公民素质 培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明雨 奉公 张磊
农民科学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此已予以重视,开始了逐步对农民科学素质的相关研究。如何科学准确地测量农民的科学素质是摆在面前的首要课题。本文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针对性、综合性、稳定性和俱时性5个原则。并在界定中国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建构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在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特殊劳动群体,他们年轻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和多样化的生活,他们在城市务工,幢憬着城市的生活,但在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社会歧视性政策等阻碍着市民化的步伐。从社会劳动力供需出发,健全职业素质培训机制,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拓展利益诉求渠道,将有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素质 市民化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