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5)
2023(4458)
2022(3769)
2021(3709)
2020(3097)
2019(6714)
2018(6787)
2017(13766)
2016(7553)
2015(8373)
2014(8311)
2013(8449)
2012(7840)
2011(7301)
2010(7604)
2009(7322)
2008(7463)
2007(7387)
2006(6860)
2005(6126)
作者
(20954)
(18118)
(17831)
(16857)
(11131)
(8821)
(7959)
(6869)
(6835)
(6297)
(6247)
(5894)
(5646)
(5593)
(5476)
(5264)
(5250)
(5136)
(4982)
(4900)
(4708)
(4513)
(4508)
(4442)
(4174)
(4131)
(4045)
(3857)
(3629)
(3593)
学科
(43734)
(37458)
经济(37318)
(31889)
农业(29071)
管理(16442)
业经(15122)
(13674)
企业(13674)
方法(11969)
中国(10452)
农业经济(9678)
(9072)
(8904)
农村(8900)
数学(8251)
数学方法(8200)
(8104)
(7950)
(7716)
劳动(7712)
理论(7370)
地方(7273)
(7169)
发展(6961)
(6940)
(6920)
土地(6874)
收入(6763)
(6517)
机构
学院(116282)
大学(112281)
(51553)
经济(50622)
管理(43953)
(39723)
研究(37881)
理学(37582)
理学院(37262)
管理学(36761)
管理学院(36566)
中国(31537)
农业(29688)
(22993)
(22672)
业大(22644)
科学(21632)
(19450)
(18931)
中心(18345)
农业大学(17981)
财经(17807)
研究所(17164)
(16472)
师范(16420)
(16058)
经济管理(15547)
经济学(14825)
(14683)
(14064)
基金
项目(69377)
研究(56246)
科学(55051)
基金(50154)
(41963)
国家(41393)
社会(38792)
科学基金(35583)
社会科(35103)
社会科学(35089)
(28255)
基金项目(26830)
编号(25305)
(24979)
教育(24288)
(21909)
成果(21116)
自然(19653)
自然科(19148)
自然科学(19146)
资助(19051)
自然科学基金(18836)
(16498)
(15989)
课题(15919)
(15495)
国家社会(15409)
(14856)
(14826)
重点(14735)
期刊
(70266)
经济(70266)
(47422)
研究(36092)
农业(31861)
中国(26669)
学报(18441)
(17837)
业经(17747)
科学(17220)
大学(15497)
(14825)
金融(14825)
学学(14722)
(13688)
农业经济(13155)
农村(13075)
(13075)
教育(12640)
管理(11314)
问题(10786)
财经(10379)
世界(9005)
(8861)
(8712)
农村经济(8668)
技术(8479)
经济问题(8408)
社会(8301)
经济研究(7497)
共检索到18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阳  姚丽虹  
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已成为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范式。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到城市中找工成为农民工,农民在找工的过程中与社会资本存在内在关联性,本文以此入手分析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在找工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培育与引导社会资本来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智勇  
在意识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解释变量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制定各种正式制度,以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非正式制度往往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效果。本文以社会资本为例,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农民工实现城乡转移和顺利就业中的作用机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呈有组织式的发生给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局限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 ,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 ,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静怡  周晔馨  
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进城打工收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其增加城市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即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的影响。这些结论在解决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农民工社会资本转变不仅关系自身收入提高和福利增加,而且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培训和社团活动等等公共政策,可能超出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具有提升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的不期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竹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就业群体,他们在就业部门和职业层次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工就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三方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方法措施,以改善农民工就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主要包括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农民工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在职培训、技能水平在内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效应、融合效应、保障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广度、网络深度、网络资源三方面内容的社会资本,通过信息效应、信贷效应、心理支持效应等多种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优化年龄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深度、扩大网络广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强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综合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导致农民工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只是在高分位点处具有微弱影响;在人力资本各变量中,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点处略低于受教育程度,但在中、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则要显著大于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在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设法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改善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晔馨  涂勤  梁斌  叶静怡  
在微观社会资本"源头"逐渐成为研究前沿的背景下,对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显重要。本文结合个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动态投资模型。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均有正向影响;迁移概率和社区专用性则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有负向影响。基于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的经验分析基本支持模型结论,但不同因素对以"质"或"量"度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增社会资本存量或流量影响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本文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制订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的政策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玲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建构可分为获得职业、获得认可、拓展交际、传承制度和文化等层次,而其宏观制度型、中观组织型和微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建构,个体和集体社会资本的建构,外联型、综合型和内转型社会资本的建构,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定位、企业重视规范、社区市民帮扶的共同保障,只有联合政府、企业和社区市民的共同力量,才能更加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顺利建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海燕  张树锋  
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他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对此关注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社会资本作为个人嵌入的关系网络,是否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这是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结合农民工特征,将其社会资本划分为在农村先天赋予的原始社会资本和在城市后天构建的新型社会资本两维度,利用1 102份全国农民工调查问卷,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中仅有婚姻一项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新型社会资本中当地人的社会网络、工友的社会网络和网络投资都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其中工友社会网络影响最大。此外,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具有代际差异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受到新型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岩  胡必亮  
文章在探讨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将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划分为情感性和工具性两种类型,并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和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型社会资本中的工具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收入和收入差距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分布不均。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明显小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社会资本可能同市场化程度和正式制度有着相反的运动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睿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本文借助probit回归、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匹配估计等计量手段,侧重分析社会资本动员中的人情和信息两类关系资源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潜在内生性后,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关系资源的作用机理来看,社会资本提高了农民工动员人情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可能性,且动员人情资源的概率大于信息资源;社会资本通过动员人情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而通过动员信息资源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从关系资源进一步的作用路径来看,信息资源虽未表现出直接的就业质量促进效应,但其可通过传递高质量的岗位信息帮助农民工实现人职匹配,间接提升这一群体的就业质量;人情资源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其可能直接帮助农民工获得多样化的高回报机会,促进这一群体就业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秦静  
在妇女农民工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流动过程中,社会资本是影响其流动决策的重要变量之一,对其就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量极其有限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妇女农民工基本上都属于“非正规就业”,地位低下。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办法之一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增加其社会资本的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