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2)
2023(8263)
2022(6936)
2021(6418)
2020(5428)
2019(11971)
2018(12111)
2017(22820)
2016(13193)
2015(14986)
2014(14886)
2013(14588)
2012(13445)
2011(12320)
2010(12835)
2009(12050)
2008(12127)
2007(11428)
2006(10391)
2005(9472)
作者
(37736)
(32201)
(31811)
(30353)
(20200)
(15472)
(14298)
(12262)
(12204)
(11522)
(10984)
(10586)
(10551)
(10284)
(10172)
(9671)
(9667)
(9215)
(9214)
(9187)
(8338)
(8194)
(7753)
(7486)
(7373)
(7273)
(7240)
(7164)
(6569)
(6364)
学科
(50361)
经济(50262)
(47006)
(45187)
管理(37107)
农业(29964)
(26969)
企业(26969)
业经(17812)
(16946)
(15385)
方法(15273)
中国(14078)
(12546)
数学(12435)
数学方法(12285)
(10393)
理论(10121)
农业经济(10024)
(9713)
(9411)
银行(9391)
地方(9357)
(9295)
体制(9270)
(9155)
农村(9148)
(8974)
教育(8725)
(8535)
机构
学院(192636)
大学(187735)
(78160)
经济(76476)
管理(68459)
研究(65300)
理学(58058)
理学院(57466)
管理学(56546)
管理学院(56212)
(53388)
中国(50796)
农业(40514)
(39151)
科学(38963)
(38641)
业大(34680)
(33895)
(32499)
中心(30607)
研究所(30013)
财经(29088)
(26150)
(26125)
师范(25882)
农业大学(24949)
(24824)
(24130)
北京(24007)
经济学(22858)
基金
项目(120288)
科学(94485)
研究(93636)
基金(85416)
(73591)
国家(72799)
科学基金(61905)
社会(58467)
社会科(54824)
社会科学(54808)
(50049)
基金项目(45131)
教育(43785)
编号(40465)
(40362)
自然(37733)
自然科(36805)
自然科学(36797)
自然科学基金(36156)
成果(34065)
资助(33223)
(30298)
(29180)
课题(28550)
(27553)
重点(27272)
(26746)
(25512)
(25446)
(24094)
期刊
(99893)
经济(99893)
研究(59495)
(59397)
中国(48934)
农业(39741)
学报(32759)
(31935)
科学(28790)
教育(28279)
大学(25960)
学学(24577)
管理(22951)
(21838)
金融(21838)
业经(21666)
(18594)
技术(17701)
财经(15949)
问题(14427)
农村(14256)
(14256)
农业经济(13814)
(13602)
(12733)
经济研究(11909)
世界(11474)
经济问题(10426)
业大(9711)
社会(9706)
共检索到30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张洁  
建构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机制对保障农民工受教育权利、科学制定农民工培训政策、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存在表达意识缺乏、表达能力不强、表达渠道不畅等问题。应通过增强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意识、拓宽表达渠道、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等措施,建构长效的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机制,以实现农民工培训权益的有效表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静雷  张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益。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全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缺失的制度原因,提出要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体制与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志胜  
农民工权益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但研究者多从“他者”的角度来代言其保障,忽视了农民工的自话语表达。本文以主体性表达为视角,探讨农民工的权益表达与保障的关联,概述其权益表达的困境,提出应从工会和党团组织、流入地政府、媒体以及政府决策创新等路径重建表达的愿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工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层和正常流动。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国家要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  郭燕燕  
培训效益是指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培训后为个人或用工单位所带来的效益与培训投资的差额。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效益越来越引起用工单位和他们自身的重视。本文从解读新生代农民工和培训效益的理论入手,分析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效益的必要性、影响培训效益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娥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获得与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待遇。本文就如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进行了探索,提出从六个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美意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目前农民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这种优势未能体现。本文针对这一现实,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了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投入分担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静  李红  岳卫丽  
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当前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同同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农民工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目前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中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实施缺乏针对性、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而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下应运而生的慕课发挥了传统培训课程所没有的优势。笔者先从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农民工培训慕课可行性,然后在终身学习和以农民工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分别从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构建实现策略,旨在为提升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效果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胜军  
农民工培训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在政府投入、企业积极性及职业学校培训意愿和能力等方面正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保障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相关主体,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承担培训责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积雷  
我国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需要在组织管理、招生、激励、教学、评价、反馈等六个方面构建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晓龙  
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政府通过采取准市场机制来实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维护公平正义。文章基于准市场理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供给特征及优势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构建准市场机制环境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纬武  王东强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法律意识淡薄、培训法律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应该从政治、立法、司法和执法四个方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法律保障机制,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彦彬  韩倩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最终融入城市、适应城市,与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机制的构建,对其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应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创新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培训整体机制的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捷琼  朱海伦  
2003年9月9日我国六部门共同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两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效果不尽理想。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然后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