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4)
2023(3468)
2022(2846)
2021(2869)
2020(2371)
2019(5296)
2018(5402)
2017(10743)
2016(5986)
2015(6695)
2014(6779)
2013(6980)
2012(6527)
2011(6166)
2010(6394)
2009(6133)
2008(6177)
2007(6146)
2006(5651)
2005(4998)
作者
(17053)
(14951)
(14548)
(13792)
(8997)
(7239)
(6383)
(5746)
(5699)
(5234)
(5203)
(4911)
(4652)
(4603)
(4462)
(4358)
(4336)
(4308)
(4053)
(3942)
(3829)
(3811)
(3677)
(3649)
(3439)
(3433)
(3366)
(3174)
(2991)
(2986)
学科
(43398)
(35175)
经济(35144)
农业(28797)
(25697)
管理(12725)
业经(11723)
农业经济(9597)
(8833)
农村(8829)
(7414)
(7337)
方法(7332)
中国(7247)
土地(6974)
(6958)
劳动(6954)
发展(6512)
(6493)
农业劳动(6288)
人口(6274)
地方(6256)
数学(6236)
收入(6222)
数学方法(6197)
(5938)
(5903)
企业(5903)
(5799)
动力(5783)
机构
学院(94053)
大学(89434)
(42175)
经济(41434)
(38642)
管理(35139)
研究(31300)
理学(29743)
理学院(29513)
管理学(29135)
管理学院(28986)
农业(28924)
中国(26363)
业大(21054)
科学(18281)
(18003)
(17551)
农业大学(17451)
(16393)
(15733)
中心(15600)
研究所(14510)
(13577)
财经(13565)
经济管理(13468)
(13097)
师范(13053)
(12318)
(12240)
(12152)
基金
项目(55768)
研究(45286)
科学(43732)
基金(39735)
(33526)
国家(33060)
社会(29608)
科学基金(27962)
社会科(27504)
社会科学(27496)
(24329)
(23352)
基金项目(21401)
编号(20798)
教育(18748)
(17749)
成果(16898)
自然(15458)
自然科(15047)
自然科学(15046)
资助(14981)
自然科学基金(14776)
(13482)
(13091)
课题(12910)
(12562)
(12275)
(12118)
国家社会(12058)
重点(11812)
期刊
(58594)
经济(58594)
(46826)
农业(31483)
研究(28274)
中国(21389)
业经(16497)
学报(15534)
科学(14330)
(13512)
(13227)
金融(13227)
农业经济(13087)
大学(13006)
农村(12954)
(12954)
(12525)
学学(12513)
问题(9590)
农村经济(8610)
教育(8551)
世界(7962)
(7694)
经济问题(7646)
管理(7557)
财经(7432)
社会(7097)
技术(6933)
社会科(6591)
社会科学(6591)
共检索到150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海  
农民住房抵押以有限抵押为基本理念,但现有制度设计存在"房地一体"与"房地分离"的路径分歧和配套制度缺失或法理悖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有限抵押的设计理据存在偏差不无关系。因此,在重述农民住房有限抵押的正当理据不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性、无偿性或福利性,而应是保证农户基本住房权利、兼顾集体与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增值收益分享的基础上,本文对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农民住房有限抵押进行类型化制度重构。在试点地区,宜坚持"房地一体"抵押、合理取舍地方实践之有限抵押的设计,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限定、增值收益分配以及非本集体成员受让地权的登记、期限限制等配套制度;在非试点地区,暂时可按"房地分离"的思路,创新法定租赁权,但应从租金归属、担保客体、出租人等方面对相关建议进行改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国  
运用地租资本化评估地价必须以活跃的土地和金融市场为前提。当前我国最适用的评估方法是成本逼近法,国内试点地区主要采取了直接抵押、间接抵押、担保抵押和隐形抵押等四种模式。本文从地租地价理论视角,分析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价格评估方法及不同模式下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价格,最后提出我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价格评估需要从廓清障碍因素、构建评估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群  董斌  
审视农民住房抵押贷款既有制度安排,发现试点实践中存在金融机构无法适用传统抵押权实现方式、房屋受让对象范围限定过窄和抵押权实现后"房地分离"等问题。遵循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在农民住房抵押权实现时引入"强制管理制度",根据地域特征有限度地扩大农房抵押处置时受让人的范围,推定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新房屋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享有租赁权,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优先购买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刚  
一般来说,农民住房财产权指的是建立在宅基地上的房屋财产权,这也决定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关键点在于完善宅基地制度。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面临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回避当前农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建明  祝麟  
一、探索建立农房抵押贷款机制的必要性房屋资产一直是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所拥有和控制的、占比最大的经济资源。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大部分生产经营收入都投入到了住房建设当中,经过长期的自身投资与积累,农村地区的房屋资产已形成相当规模。因此,探索开展农民住房抵押贷款,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可  龙江  王勇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于2015年启动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农房贷")改革试点,武汉市江夏区作为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因地制宜,突出政府引导,搭建制度框架,激发市场活力,盘活农民住房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累了宝贵的"江夏经验",但试点在纵深推进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结合江夏区具体实践,就农房贷改革试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期对完善农房贷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锦杨  李建强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改革试点面临抵押物受让主体不明确、抵押物估值难、抵押物处置难三大问题。成都市郫都区通过明确抵押贷款主体、建立农村宅基地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和处置机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实现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佳  
农村住房法律制度的束缚、农民住房权属登记的缺失、农民住房价值评估的障碍、农民住房抵押变现困难和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的缺位等因素,使得农民住房抵押贷款中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难以实现债权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针对现实困境,远期寄望于立法调整和制度设计,近期着力于市场机制与金融举措,有的放矢地破解金融机构债权实现难题,在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的改革试验田中创造农民与金融机构的和谐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肥城市作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农房抵押贷款起步较早,201 2年10月开办了"农房公证抵押贷款"业务。试点以来,一是加快确权颁证进度,截至2018年7月末,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率和颁证率达到100%,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率达到73.1%,颁证率达到70.5%;二是由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基金;三是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网络,至2018年7月肥城市已累计办理农村产权交易6451笔、金额3.76亿元。金融机构以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作为抵押物,创新推出了农房单一抵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祖根  
丽水作为人民银行总行与浙江省政府"行省共建"的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同时又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始终坚持回归本源、服务"三农"的改革理念,持续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并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2017年初以来,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结合当地民宿、农家乐等农旅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将农民住房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创新推出农民住房使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炎周  王芳  郭艳  宋得浪  
城乡房屋产权权能差异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创新、限制农民财产性收益的重要瓶颈。本文以农房抵押贷款为研究载体,尝试从一个微观视角切入,考虑城镇化和农业人口老龄化两大社会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框架下,结合代际理论,阐明了代际差异、农民分化及其代际调节效应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作用机制。在以上基础上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新生代农民的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比平均接受度水平高约45.7%,且十分显著,彰显着代际差异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重要影响。其二,控制内生偏误后,农民分化的影响减弱,农民非农职业转化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约增加0.140个单位。其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崇龙  张庆洪  
1998年 ,我国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 ,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这一措施 ,从根本上调动了个人购房的积极性。但目前的银行抵押贷款和公积金抵押贷款业务远不能满足个人购房的需要。因此 ,保险公司开办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业务很有必要 ,而且我国已具备开展此项业务的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敏达  董瑾  马智利  
解决好群体数量十分庞大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影响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以需求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三权抵押贷款制度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的角度,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利用20082014年间我国东、中、西部3大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消费支出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民工住房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受到房价水平的负向调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敏达  董瑾  马智利  
解决好群体数量十分庞大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影响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以需求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三权抵押贷款制度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的角度,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利用2008~2014年间我国东、中、西部3大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消费支出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民工住房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受到房价水平的负向调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论文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论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