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5)
- 2023(5490)
- 2022(4564)
- 2021(4437)
- 2020(3455)
- 2019(7594)
- 2018(7423)
- 2017(13810)
- 2016(7843)
- 2015(8623)
- 2014(8624)
- 2013(8818)
- 2012(8363)
- 2011(7856)
- 2010(8309)
- 2009(7738)
- 2008(7779)
- 2007(7282)
- 2006(6832)
- 2005(6169)
- 学科
- 农(48072)
- 济(36906)
- 经济(36868)
- 农业(32154)
- 业(29464)
- 管理(15818)
- 业经(15406)
- 农业经济(12310)
- 中国(10588)
- 地方(10544)
- 发(9711)
- 村(9423)
- 农村(9403)
- 制(9324)
- 企(8977)
- 企业(8977)
- 发展(8504)
- 展(8481)
- 方法(8245)
- 土地(7720)
- 策(7503)
- 建设(7438)
- 劳(7241)
- 劳动(7237)
- 学(7031)
- 人口(6978)
- 收入(6822)
- 数学(6796)
- 及其(6695)
- 数学方法(6676)
- 机构
- 学院(117854)
- 大学(112660)
- 济(47998)
- 经济(46860)
- 农(43329)
- 管理(42374)
- 研究(41943)
- 理学(35804)
- 理学院(35373)
- 管理学(34792)
- 管理学院(34579)
- 中国(34287)
- 农业(32378)
- 科学(25335)
- 业大(24777)
- 京(24320)
- 所(21664)
- 江(20910)
- 中心(20483)
- 财(20347)
- 农业大学(19577)
- 研究所(19205)
- 范(17853)
- 师范(17756)
- 省(17029)
- 州(16354)
- 业(15458)
- 经济管理(15019)
- 财经(14996)
- 发(14893)
- 基金
- 项目(72194)
- 研究(57467)
- 科学(56502)
- 基金(50661)
- 家(43635)
- 国家(43059)
- 社会(36762)
- 科学基金(36308)
- 社会科(34148)
- 社会科学(34139)
- 省(30227)
- 基金项目(27107)
- 农(26518)
- 编号(25914)
- 教育(24511)
- 划(24153)
- 成果(21082)
- 自然(20910)
- 自然科(20366)
- 自然科学(20364)
- 自然科学基金(19990)
- 资助(18842)
- 发(17464)
- 课题(17313)
- 部(16105)
- 重点(15799)
- 性(15131)
- 国家社会(14862)
- 制(14837)
- 发展(14517)
共检索到196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魁孚
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道路杨魁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5年中,计划生育工作实践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总结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验,把计划生育工作由注重靠行政手段和突击活动转变到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志良
“三结合”模式,是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在经历了长时间艰难探索后取得的初步成果。本文详细阐迷了“三结合”成功地、灵活地将专家学者提出的“利益导向”、“综合服务”、“生育观念转变”等改革的理论构想,同计划生育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了计划生育之路的实践过程,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对继续深化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大有启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霍凤兰
吉林省松原市,是1992—07—01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两年来,松原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及省计生委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着致富奔小康这一农村中心工作,把少生快富文明贯穿于农村致富奔小康过程的始终,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融为一体,齐抓共管,同步实施,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从1992年的全省第9名、1993年全省第7名上升到1994年全省第5名,实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跳跃升位的目标,大大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 提高认识,摆上位置,使“三结合”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 松原市的“三结合”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1992年建市之初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排在全省末位。对此,市委、市政府深感问题严重,压力很大。一致认为必须把计划生育工作当成松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长洪,陶勃
本文介绍了广西、吉林和浙江农村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中生产、生活、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和服务效果,以及"三结合"服务未来需求变化趋势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了不同经济类型地区计划生育"三结合"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和特征;提出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开展计划生育"三生"服务值得注意的事项,以及提高"三结合"服务针对性、增强服务效果的分类指导思路、途径与办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
本文研究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的理论依据。认为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的理论依据包括3个内容即“两种生产”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导向理论,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生育水平的理论。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就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由领导机关总结基层经验,加以肯定和推广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平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计划生育工作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大问题。近几年来,山东莒县计生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计生协会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在生产、生育、生活三方面的需求,积极创办经济项目,通过经济项目这个载体,将生产、生育、生活三者融为一体,把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民发家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运用利益导向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创办了生产、生育、生活“三结合”的经济项目,将生产、生育、生活服务落实到育龄群众当中,群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
本文从生育动机、生育需求角度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三结合”对我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原因。文中指出,生育动机的多样性、可变性及某些生育需求的可替代性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因,用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手段对生育需求进行综合调节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特征。“三结合”是主动利用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利用管理介入手段使孩子成本效益原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削弱对多孩和男孩偏好的需求,达到促使人们计划生育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礼
文章以1994年“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推广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经验为例,提出贫困地区持续开展“三结合”工作的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芳玲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潮再度兴起,又一次给我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农村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相适应,提供了一个良好循环发展的条件。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就如何走出困境,搞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大模
目前,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发点是,既要坚定不移地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又要从实际出发,使计划生育政策能够为多数农民所接受,得到他们的支持。只有这样,计划生育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长期稳定的坚持下去。但是,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旭东
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有逐年紧迫的趋向,人口回升的势头一年高过一年。人口回升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生产责任制在经济上已经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给农村的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勇,李剑平
作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和难点的农村,每年向部队输送80%以上的兵员,同样每年也有80%左右的退伍军人回到农村,那么这些退伍军人的计划生育情况如何,他们返乡后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1 对退伍军人生育情况的调查。退伍军人经过部队的培养教育,回到农村后能否成为经济建设中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表率,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带着这些问题,夏县计生委和武警专科学校计生办对该地退伍时间在1979年至1993年的100名退伍军人的生育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他们的生育情况为:一孩率仅占33.33%,二孩率占63.85%,三孩率占2.82%。生育二胎者中半数以上没有经过计生部门审批,事后受到了一定的经济处罚。这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情况,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即如何在加强部队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使战士退伍回乡后,继续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在农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景熙
本文认为,人、物质、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及其相互间协调运行的原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产层次上的具体化。“三种生产”理论是在新形势下对“两种生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它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对当前“三结合”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作者还就如何以“三种生产”理论为指导,深化“三结合”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正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