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5)
2023(12041)
2022(10059)
2021(9166)
2020(7229)
2019(16085)
2018(15948)
2017(29816)
2016(15888)
2015(17621)
2014(17610)
2013(17687)
2012(16968)
2011(15995)
2010(16601)
2009(15746)
2008(15297)
2007(14109)
2006(13324)
2005(12513)
作者
(48067)
(40726)
(40320)
(38134)
(25496)
(19530)
(17873)
(15617)
(15461)
(14603)
(14161)
(13305)
(13187)
(12996)
(12563)
(12279)
(11689)
(11663)
(11493)
(11341)
(10546)
(10163)
(9838)
(9665)
(9270)
(9192)
(8890)
(8746)
(8328)
(7993)
学科
(94013)
经济(93942)
(49809)
(47627)
管理(40404)
农业(33415)
地方(28637)
中国(25906)
(24875)
企业(24875)
方法(23463)
业经(23446)
数学(19738)
数学方法(19614)
环境(19236)
(18291)
(17258)
地方经济(15972)
(15259)
(13858)
金融(13857)
发展(13357)
(13356)
银行(13344)
(13314)
(13114)
(13009)
贸易(12997)
(12906)
农业经济(12785)
机构
学院(245455)
大学(239674)
(113793)
经济(111622)
研究(93635)
管理(88334)
理学(74179)
理学院(73326)
中国(72736)
管理学(72347)
管理学院(71903)
(56886)
科学(54650)
(51371)
(48037)
(47659)
研究所(42988)
农业(42646)
中心(42163)
(39893)
业大(38929)
财经(36580)
(35359)
师范(35122)
经济学(34496)
(32850)
北京(32824)
(32332)
(31692)
经济学院(30582)
基金
项目(152170)
科学(119984)
研究(117310)
基金(108307)
(93418)
国家(92479)
科学基金(78280)
社会(77963)
社会科(73479)
社会科学(73459)
(61930)
基金项目(57065)
教育(50060)
(50011)
编号(48284)
自然(45106)
自然科(43814)
自然科学(43806)
自然科学基金(42971)
资助(42221)
(41017)
成果(39340)
重点(34568)
发展(34106)
课题(34026)
(33544)
(33349)
国家社会(32630)
(32138)
(31261)
期刊
(150519)
经济(150519)
研究(80490)
(61983)
中国(58443)
农业(41819)
学报(36962)
科学(36138)
(33915)
管理(30732)
大学(29306)
业经(28739)
(28271)
金融(28271)
学学(27839)
教育(25856)
经济研究(21635)
技术(21211)
问题(20549)
财经(19342)
(19313)
(16846)
世界(15947)
农业经济(15437)
农村(15423)
(15423)
经济问题(14299)
技术经济(14009)
资源(13893)
(13794)
共检索到40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慧  赵永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理  
作者从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工生态系统应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观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桂芳  潘军  
当今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 ,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建华  
<正>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我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农村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对于发展绿色经济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谋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找准其与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在关联、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元  孙英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小觑的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已经成为一道现实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创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具体机制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路子。即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以乡镇工业为后盾,稳定提高农业;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以各业经济外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面繁荣。这也就是后来被许多经济学家概括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内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靖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两者发展并不同步,导致我国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作用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升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欣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劳动力外流直接引发了农村精英阶层缺失、底层群体过于庞大、经济社会发展后继乏力。制度经济学认为,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推动劳动力合理“外流”“回流”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困境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虹  谭建英  刘容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