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6)
- 2023(7522)
- 2022(6312)
- 2021(6163)
- 2020(4928)
- 2019(11244)
- 2018(11328)
- 2017(21693)
- 2016(12051)
- 2015(13068)
- 2014(13001)
- 2013(12982)
- 2012(11868)
- 2011(10993)
- 2010(11412)
- 2009(11040)
- 2008(10983)
- 2007(10175)
- 2006(9657)
- 2005(8682)
- 学科
- 济(53742)
- 经济(53590)
- 农(49111)
- 业(39011)
- 农业(32789)
- 管理(25291)
- 税(21642)
- 业经(20978)
- 企(20493)
- 企业(20493)
- 税收(20212)
- 收(20037)
- 财(17097)
- 中国(16132)
- 方法(15803)
- 制(15627)
- 农业经济(12673)
- 地方(12489)
- 体(12123)
- 数学(11693)
- 数学方法(11608)
- 发(11188)
- 收入(10810)
- 发展(9859)
- 展(9833)
- 学(9799)
- 村(9679)
- 农村(9660)
- 理论(9265)
- 策(9025)
- 机构
- 学院(172195)
- 大学(167893)
- 济(74697)
- 经济(73247)
- 管理(61746)
- 研究(60606)
- 理学(52488)
- 理学院(51921)
- 管理学(51182)
- 管理学院(50847)
- 中国(47815)
- 农(47097)
- 财(41122)
- 农业(34966)
- 京(34830)
- 科学(34727)
- 所(30978)
- 财经(29673)
- 江(28892)
- 业大(28788)
- 中心(27243)
- 研究所(27117)
- 经(26735)
- 范(24739)
- 师范(24591)
- 省(23172)
- 经济学(22533)
- 北京(21993)
- 州(21981)
- 农业大学(21294)
- 基金
- 项目(103392)
- 研究(83036)
- 科学(81650)
- 基金(74295)
- 家(63217)
- 国家(62451)
- 社会(55929)
- 科学基金(53098)
- 社会科(51423)
- 社会科学(51403)
- 省(41151)
- 基金项目(39246)
- 编号(36435)
- 教育(36271)
- 划(32998)
- 成果(31400)
- 自然(29455)
- 农(28703)
- 自然科(28700)
- 自然科学(28695)
- 资助(28412)
- 自然科学基金(28221)
- 课题(24132)
- 发(24032)
- 部(23925)
- 性(23487)
- 国家社会(22928)
- 重点(22863)
- 制(22302)
- 创(20862)
共检索到28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雷晓明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农村税费改革具有超越减轻农民负担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了对乡镇基层政府组织的财政紧约束而迫使乡镇基层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撤并乡镇来缩小政府规模,缩减政府职能,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机构改革 乡村社会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春林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变迁对乡镇财力、乡镇治理能力以及乡村关系的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进而直接导致乡镇财力和乡镇治理能力的变化。乡镇财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使乡镇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支撑乡镇政府职能发挥,乡镇治理能力显著下降,乡村关系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汲取"转向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悬浮"。但在乡镇发展和绩效考核压力下,乡镇干部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不断争取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资金、发展乡镇企业以及落实"村财乡管",客观上实现了乡镇财政体制的诱致性变迁,乡镇财力逐步增强,支撑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从"悬浮"向"服务"转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春林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变迁对乡镇财力、乡镇治理能力以及乡村关系的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进而直接导致乡镇财力和乡镇治理能力的变化。乡镇财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使乡镇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支撑乡镇政府职能发挥,乡镇治理能力显著下降,乡村关系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汲取"转向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悬浮"。但在乡镇发展和绩效考核压力下,乡镇干部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不断争取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资金、发展乡镇企业以及落实"村财乡管",客观上实现了乡镇财政体制的诱致性变迁,乡镇财力逐步增强,支撑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从"悬浮"向"服务"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理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庄丽杰
根据中央政府的决定,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政府先后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各地改革的实践看,普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最为棘手的就是乡村债务负担、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公共产品、公益事业资金短缺问题。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乡村集体有相当多的利益粘附于农业税上,这些利益既有不合理的部分,也有应得的部分,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集体的利益受到严重挤压,由于没有为乡村集体正当的得利开辟制度空间,这就必然加剧乡村社会运作的混乱,因而从整体上理顺国家、乡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利益博弈 乡村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洪乐 宋洪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阳 黄辉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清敏 王韬
1、收税与收费概念上的区别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以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方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收费是指公共部门依法对某种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而向受益者收取的费用。按照我国《价格法》的规定,收费包括国家机关收费、公用事业收费、公益服务收费、中介机构收费、经营服务收费五种。当然,广义的收费包括基金、集资、摊派、罚款、会费等。收费具有明显的专用性、补偿性、服务性和社会公益性特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祖玄 孙洁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进一步突现了县乡财政困难。因此,以减员为主要手段、以职能转变为目的的乡镇机构改革势在必然。
关键词:
农村税费 乡镇机构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东明
2000年开始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三农"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基本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总结十年来乡镇机构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