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6)
- 2023(8802)
- 2022(7252)
- 2021(6685)
- 2020(5480)
- 2019(11933)
- 2018(11927)
- 2017(22572)
- 2016(12256)
- 2015(13637)
- 2014(13607)
- 2013(13572)
- 2012(12472)
- 2011(11479)
- 2010(11843)
- 2009(11389)
- 2008(11417)
- 2007(10874)
- 2006(9920)
- 2005(9119)
- 学科
- 济(54258)
- 经济(54174)
- 业(51330)
- 农(48952)
- 管理(39282)
- 农业(32722)
- 企(30657)
- 企业(30657)
- 业经(20456)
- 制(16723)
- 方法(16281)
- 技术(14876)
- 财(14273)
- 中国(14107)
- 数学(13544)
- 数学方法(13432)
- 体(12439)
- 农业经济(12374)
- 发(11033)
- 地方(10379)
- 村(9546)
- 农村(9524)
- 学(9429)
- 发展(9390)
- 展(9368)
- 策(9363)
- 银(9274)
- 银行(9261)
- 体制(9230)
- 行(8899)
- 机构
- 学院(188328)
- 大学(183960)
- 济(81405)
- 经济(79762)
- 管理(71468)
- 研究(62993)
- 理学(60897)
- 理学院(60342)
- 管理学(59574)
- 管理学院(59220)
- 农(49735)
- 中国(49564)
- 财(37976)
- 京(37940)
- 农业(37334)
- 科学(35977)
- 业大(32732)
- 所(31683)
- 江(30898)
- 中心(29835)
- 财经(28873)
- 研究所(28037)
- 经(25942)
- 范(24760)
- 师范(24593)
- 经济学(24056)
- 州(23854)
- 北京(23119)
- 农业大学(22930)
- 省(22536)
- 基金
- 项目(119109)
- 科学(94629)
- 研究(93663)
- 基金(86007)
- 家(73563)
- 国家(72784)
- 科学基金(62560)
- 社会(61582)
- 社会科(58007)
- 社会科学(57992)
- 省(48539)
- 基金项目(45613)
- 教育(41305)
- 编号(39536)
- 划(38643)
- 自然(36413)
- 自然科(35526)
- 自然科学(35521)
- 自然科学基金(34913)
- 资助(32707)
- 成果(32530)
- 制(29898)
- 农(29288)
- 部(27531)
- 发(27061)
- 课题(26712)
- 重点(26494)
- 创(25919)
- 国家社会(25862)
- 性(24738)
- 期刊
- 济(103517)
- 经济(103517)
- 研究(57601)
- 农(57376)
- 中国(44585)
- 农业(38864)
- 财(30188)
- 学报(29028)
- 科学(27926)
- 大学(23926)
- 管理(23800)
- 业经(22894)
- 学学(22757)
- 融(20789)
- 金融(20789)
- 教育(20434)
- 技术(18354)
- 业(17143)
- 财经(15608)
- 问题(14823)
- 农业经济(14748)
- 农村(14638)
- 村(14638)
- 经(13398)
- 经济研究(12522)
- 版(12443)
- 世界(11764)
- 技术经济(11205)
- 经济问题(10640)
- 社会(10467)
共检索到29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志斌 ,史忠新
农村技术匮乏与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的现象同时存在。对此,政府业务部门通常归因于“四级农科网”的解体,广大农村干部则痛感科技人才流失与科技推广体系的“网破、线断、人散”,并大声疾呼加强领导、充实队伍,而极少有人论及科技推广运行机制的。本文则认为,问题的症结恰恰在后者。“四级农科网”是计划经济模式中科技管理体制的特定模式,不是一般模式科技成果由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是一个牵涉很多因素的,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有适当的中介手段和转化形式。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农业技术还处于经验模式的发展阶段。这时的农业技术转化,主要是靠一种自发的、自然扩散和互相模仿的邻位效应方式传播。商品经济社会,农业技术开始摆脱经验模式,向科学化、系统化、专门化高级阶段上升。科技成果打上了商品的烙印,成为一种智力与体力复合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晋阳 柏长青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广大农民群众为满足专业技术的需求创造出的农民自我推广服务组织。这种组织上联政府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单位,下传千家万户,采用研究者、推广者和采用者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这种机制使推广中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双向信息沟通,改善了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脱节的状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全 郑建华
农业技术推广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切实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诱导创新模型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建立新机制的现实约束,提出了这种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思路。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机制 诱导创新 政策设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希良 顾树华 施祖麟
本文分析了农村能源技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中的制度问题 ,并对中国农村能源技术的推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政府的干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由此论述了新形势下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作用问题
关键词:
农村能源 技术推广 制度创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崇义
前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尤其是农村第二次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为建立一套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体制,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从1983年开始,我们对全区各县市农村科技体制状况进行了调查。1986年8月以来,根据地委、行署意见,组成地、县一百多人参加的调查组,对全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素花
本文选择塔里木流域不同区段的 3个农村社区 ,分析了各社区水管理及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情况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 ,探讨了水价变化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影响 ,计算了社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单方水产值和效益 ,提出了极限水价的概念 ,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当地调整农业水价和逐步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 ,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启杰 姚云浩 马力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剖析了合作农业推广的主体要素、辅助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动力结构及其功能,认为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是合作农业推广的四大动力来源,提出了推广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和合作协同三大动力原理,并以广东省金稻种业的合作农业推广为例,对合作农业推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合作农业推广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瑞法 李立秋 张真和 石尚柏
本文设计了基于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方案,并通过四川省彭州市和内蒙古武川县两个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人”制度机制改革政策示范,建立了基于农民需求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主要包括农民参与式的自下而上的农民技术需求信息收集机制、全新的技术服务承诺与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
推广机制 参与式 农民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东伟 程国栋 朱润身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各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农技推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良悦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实现,特别是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公共品投资首先应投向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上。人多地少的自然约束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只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物技术的路径选择,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户生产是实施这一技术的很好模式,但其前提条件是:生物技术的农业现代化对水利灌溉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必须以公共产品的形式由政府提供。鉴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提供应瞄准农村小型水利和农业技术推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塞峰 崔学光 张文胜 赵银艳 杨文
目的:探索宁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方法:在吴忠市利通区和灵武市县级与乡镇的64个医疗卫生机构,选择国家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操作示范、技术指导以及结合群众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等,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示范性推广,建立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的运行模式。结果:县、乡、村三级医生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缓解,形成了适合宁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结论:在宁夏采用政府搭台,专家技术指导,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群众广泛参与的推广模式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村 卫生 适宜技术 推广模式 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三友 林艳丽 郭金玲 董新刚 宗上纲 张健锋 卢祖洵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16个西医技术项目的推广绩效。方法: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最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0%;接受培训的1841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8.4%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推广适宜技术2272例,人均推广1.23例;以《高渗氯化纳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推广效果最好。结论:河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绩效显著,不但推广能力强,而且推广效率高。
关键词:
卫生 适宜技术 推广评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近日对扶沟县、邓州市、开封县、宁陵县、清丰县、卫辉市、新蔡县、永城市等12个县(市)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技术推广工作遇到了许多突出困难。一、基层技术推广部门“空壳”现象较为严重,经费缺乏,工作难以开展永城市乡镇机构改革后,乡级农技站被取消,技术人员大都被分流或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春梅
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农技推广相比,在技术特性、价值取向、市场主体特征与市场机制作用程度等方面具有典型差异。目前传统公益性农技推广机制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公益性农技推广主体应多元化,实行政府与市场并重,通过政府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市场机制作用。
关键词:
公益性 农技推广 运行机制 政府 市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王志刚 王磊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8省24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参与机制概况调查,采用1~5分量表数据评价基层农技推广参与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中合作度指标得分最高,核心农户作用显著;专业合作度指标得分较低,农技推广面向产业和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产前合作度得分最低,农技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供给渠道不畅;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和农技员的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个人特征对农技推广参与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参与机制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