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4)
2023(14781)
2022(12441)
2021(11703)
2020(10029)
2019(22997)
2018(22926)
2017(43843)
2016(23938)
2015(27351)
2014(27529)
2013(27100)
2012(25170)
2011(22761)
2010(22688)
2009(21403)
2008(21205)
2007(19377)
2006(16765)
2005(14633)
作者
(70124)
(59206)
(58807)
(56099)
(37321)
(28537)
(26865)
(23151)
(22430)
(20977)
(20048)
(19894)
(18646)
(18505)
(18322)
(18275)
(18041)
(17167)
(17036)
(16907)
(14650)
(14650)
(14533)
(13698)
(13489)
(13245)
(13078)
(13057)
(12056)
(11987)
学科
(105036)
经济(104914)
(72024)
管理(65710)
(51221)
(50730)
企业(50730)
方法(48970)
数学(43506)
数学方法(42977)
农业(33870)
(26812)
业经(26398)
中国(25693)
(21281)
(21157)
地方(20196)
(18110)
贸易(18105)
(17604)
(16404)
财务(16340)
财务管理(16289)
理论(16118)
(15760)
(15627)
银行(15591)
企业财务(15481)
(15155)
金融(15146)
机构
学院(350616)
大学(347681)
(141721)
经济(138778)
管理(133768)
理学(115587)
理学院(114402)
研究(112956)
管理学(112202)
管理学院(111574)
中国(87215)
(75538)
(71700)
科学(70450)
(65764)
农业(58462)
业大(57616)
(57167)
中心(54756)
(53792)
财经(52287)
研究所(51730)
(47464)
(45872)
师范(45358)
北京(44032)
经济学(43137)
(42325)
(39483)
经济学院(39084)
基金
项目(233380)
科学(183524)
研究(170428)
基金(169260)
(147146)
国家(145854)
科学基金(125262)
社会(107638)
社会科(101666)
社会科学(101639)
(93272)
基金项目(89323)
自然(80973)
教育(79213)
自然科(79096)
自然科学(79075)
自然科学基金(77664)
(77360)
编号(70273)
资助(69384)
成果(57007)
重点(52374)
(52066)
(50101)
课题(48337)
(48146)
科研(45111)
创新(45040)
国家社会(44378)
教育部(44375)
期刊
(157706)
经济(157706)
研究(97571)
(76364)
中国(68476)
学报(59345)
(53011)
科学(52449)
农业(51609)
大学(45556)
管理(44320)
学学(43287)
教育(36536)
(33513)
金融(33513)
业经(31619)
技术(31411)
财经(26872)
(24753)
(22959)
经济研究(22922)
问题(22520)
(20373)
统计(18033)
技术经济(17260)
世界(16466)
理论(15995)
(15940)
图书(15907)
农村(15746)
共检索到51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玲玲   董千毓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薄弱环节是集体所有权如何有效行使,而集体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并未呈现法律所要求的秩序安排,实践中产生了权利行使秩序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司法类案的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实践中宅基地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秩序争议主要表现为宅基地所有权依法适用争议、宅基地收益归属争议、宅基地所有权法定主体多样化争议。而宅基地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秩序争议主要缘于法人治理不足,即内部治理状态下,主体的释法地位缺失与权利配置失衡,内部权利地位缺陷由内到外显化为外部秩序的掣肘,最终导致主体优先秩序混乱。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行使宅基地所有权具有基本优势和当然地位,因此,应以主体法律地位强化为基,一方面通过主体土地权利的有效行使实现法人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主体职能互补框架实现法人外部治理,从而构建内外兼备的宅基地所有权代表行使秩序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邢涛  
本文基于法解释学等研究方法,阐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作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双层认定标准。研究发现: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是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认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条款和绝大多数地方政策均规定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应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少数地方政策规定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不妥。家庭是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最小认定单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的规范要求。应当构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双层认定标准,即先确认家庭是否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再判断家庭是否实现宅基地权益。符合双层标准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方可被认定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杜葱茂  
在城乡统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诉求不再局限于对居住权的实现,对通过宅基地使用权获得资本利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隐形市场普遍存在,揭示了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对农村宅基地静态管理模式已经僵化,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小兴  
在市场经济下,我们应按照所有权社会化的思想严格禁止在农用地上存在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设计相应的制度允许在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上存在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以保护农民的利益,让他们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地租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农户间的分化日益加深。异质性农户对宅基地功能偏好及其受偿价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首先,将宅基地功能分为社会保障功能、资产功能、心理功能和生产功能;然后,选取无锡新区梅村街道和旺庄街道为样本,构建农户宅基地功能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最后,对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四种类型农户的宅基地功能分别进行评价,得到不同类型农户的功能偏好和受偿价格,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梦琳  
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不同的实践模式。该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比解读各模式的制度特征,表明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亦不同。立足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具体政策建议是: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操作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强化市场机制,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同时协同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守军  杨明洪  
重庆在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探索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不仅巧妙地绕开了农村宅基地不能用于非农建设的法律问题,而且通过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实现了远郊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潜在的供需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空置等低效率使用问题、打破城镇发展普遍遭遇的土地资源瓶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交易中的市场机制会促使要素流向城镇、土地向大城市集中的"马太效应",而且还存在价格可操纵、政府无意创租、无法真正释放农村土地资源等问题,政府需要从统筹城乡的高度,对市场作用进行矫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伟  陈百明  杨红  陈曦炜  
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总量、户均宅基地面积和宅基地容积率的发展变化与现状。1996~2005年,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总量和宅基地容积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户均宅基地面积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005年,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总量达到了911.61万hm2,户均农村宅基地面积达到了361.43m2,农村宅基地的平均容积率为0.268。目前,我国户均农村宅基地的超标现象严重且容积率低。进一步促进农村宅基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应强化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的审批政策、完善宅基地的流转政策,大力促进农村住宅形式由平房向楼房的转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梦琳  
运用博弈理论和演绎归纳等分析方法,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博弈决策模型,以期认识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成因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博弈均衡受地理区位、农民宅基地物权属性认知、中央政府宅基地流转政策取向等诸多参数的影响与制约。鉴于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权益诉求等差异,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但不论采取何种配置方式,宅基地流转模式选择与演进都应遵循利益平衡,尤其要保护腾地农户利益。而长期来看,切实实现土地收益均衡分配和农民权益保障,需要将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当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也需要多种制度协同完善以保证政府与农民联合决策下预期博弈结果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文   于晓倩   杨欣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农村宅基地研究的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统计分析法,分别从期刊分布、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一步了解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娆  
农村宅基地问题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征用过程更使这方面愈显尖锐。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双流县农村宅基地问题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