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6)
- 2023(4931)
- 2022(3993)
- 2021(3878)
- 2020(3030)
- 2019(6722)
- 2018(6707)
- 2017(12688)
- 2016(7080)
- 2015(7805)
- 2014(7792)
- 2013(8062)
- 2012(7419)
- 2011(7160)
- 2010(7441)
- 2009(7192)
- 2008(7263)
- 2007(6969)
- 2006(6535)
- 2005(5793)
- 学科
- 农(47932)
- 济(35865)
- 经济(35833)
- 农业(32080)
- 业(30221)
- 管理(16803)
- 业经(15081)
- 农业经济(12292)
- 发(10304)
- 企(9977)
- 企业(9977)
- 村(9352)
- 农村(9334)
- 中国(8843)
- 地方(8826)
- 方法(8297)
- 发展(8246)
- 展(8227)
- 制(8078)
- 建设(7957)
- 土地(7882)
- 劳(7352)
- 劳动(7348)
- 策(6944)
- 数学(6812)
- 数学方法(6765)
- 财(6560)
- 学(6531)
- 及其(6524)
- 收入(6511)
- 机构
- 学院(113490)
- 大学(108062)
- 济(46986)
- 经济(46019)
- 管理(42662)
- 农(42586)
- 研究(38286)
- 理学(36434)
- 理学院(36106)
- 管理学(35593)
- 管理学院(35395)
- 农业(31767)
- 中国(31357)
- 业大(24014)
- 科学(23831)
- 京(22368)
- 所(20044)
- 财(19339)
- 农业大学(19197)
- 中心(18756)
- 江(18704)
- 研究所(17982)
- 范(16854)
- 师范(16786)
- 经济管理(15287)
- 业(15046)
- 省(15034)
- 财经(14999)
- 州(14897)
- 发(13840)
- 基金
- 项目(70834)
- 研究(56264)
- 科学(55382)
- 基金(50029)
- 家(42988)
- 国家(42432)
- 社会(36327)
- 科学基金(35885)
- 社会科(33845)
- 社会科学(33833)
- 省(29664)
- 基金项目(27056)
- 农(26454)
- 编号(25926)
- 教育(23334)
- 划(22799)
- 成果(20858)
- 自然(20622)
- 自然科(19913)
- 自然科学(19909)
- 自然科学基金(19556)
- 资助(18579)
- 发(17273)
- 课题(16098)
- 部(16040)
- 重点(15315)
- 国家社会(15000)
- 性(14863)
- 制(14538)
- 业(14453)
共检索到17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农民进城后的宅基地是否退出,是当前一个时期学界和政策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正在进行的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宅基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宅基地退出改革受到普遍关注。主流观点认为,农民进城后应当及时有偿退出宅基地,这样就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可以让进城获得退出宅基地的补偿,带着财产进城。问题是,中国现在发展阶段,进城农民仍然保留与农村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在进城失败后退回农村。在农民进城后一段时间仍然保留农村宅基地,而不是将宅基地退出复垦为耕地,这并非是浪费而是农民进城的保险,是农民的基本保障。或者说这是应对农民进城万一失败的必要"浪费",是合理的资源冗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基伟 徐小峰 章晓曼
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围绕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的不同权益种类,各地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基于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对宅基地多元利用的模式进行分析,很有必要。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多元利用的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伟 陈百明 杨红 陈曦炜
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总量、户均宅基地面积和宅基地容积率的发展变化与现状。1996~2005年,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总量和宅基地容积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户均宅基地面积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005年,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总量达到了911.61万hm2,户均农村宅基地面积达到了361.43m2,农村宅基地的平均容积率为0.268。目前,我国户均农村宅基地的超标现象严重且容积率低。进一步促进农村宅基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应强化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的审批政策、完善宅基地的流转政策,大力促进农村住宅形式由平房向楼房的转变。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宅基地 现状 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邢涛
本文基于法解释学等研究方法,阐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作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双层认定标准。研究发现: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是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认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条款和绝大多数地方政策均规定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应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少数地方政策规定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不妥。家庭是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最小认定单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的规范要求。应当构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双层认定标准,即先确认家庭是否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再判断家庭是否实现宅基地权益。符合双层标准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方可被认定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主体。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谢文全
宅基地以保值增值的方式退出,有利于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也是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的关键。从宅基地的价值、产权结构、增值收益分配和农民地位等角度探索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内涵。从农民财产、宅基地属性演变、农民收入变化、融资能力和农村市场发育等角度分析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意义。宅基地的保值增值退出,对缓解新增建设用地矛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以保值增值退出在宅基地退出后的供需平衡、宅基地产权结构、市场化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保值增值 增减挂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谢文全
宅基地以保值增值的方式退出,有利于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也是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的关键。从宅基地的价值、产权结构、增值收益分配和农民地位等角度探索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内涵。从农民财产、宅基地属性演变、农民收入变化、融资能力和农村市场发育等角度分析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意义。宅基地的保值增值退出,对缓解新增建设用地矛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以保值增值退出在宅基地退出后的供需平衡、宅基地产权结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政府不当干预和农民自身维权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障碍,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保值增值 增减挂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文谦 董祚继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和基本模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流转有现实的需要,符合法律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也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空间;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多样,各有利弊,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撑。研究结论:应当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村宅基地流转。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 集体所有 私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庆珠
在现代社会福利国家的理念及背景下,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对农村宅基地空中使用权进行限制,根据我国立法和实践这种限制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限制的法律规制有共通性,但在确定是否补偿时会有所不同。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空中使用权 限制 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永军 付坚强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宅基地取得纠纷的表现、产生原因,讨论中国宅基地取得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之道。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宅基地取得纠纷是在宅基地申请过程中发生的村民与村委会、村民与宅基地管理部门之间的纠纷,包括无地可批引起的纠纷、不认可分户造成的纠纷、审批位置差异造成的纠纷、宅基地"分男不分女"造成的纠纷等。法律规定的粗疏、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缺失和基层民主贯彻不力是这些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宅基取得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应从土地管理法的完善、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和基层民主的充实等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杜葱茂
在城乡统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诉求不再局限于对居住权的实现,对通过宅基地使用权获得资本利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隐形市场普遍存在,揭示了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对农村宅基地静态管理模式已经僵化,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立法现状 司法实践 流转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近期,笔者到广东省部分农村就宅基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综合各方面声音,集中起来就是农村宅基地管理一定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问题。思考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审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吴次芳 李冠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检视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的源起及演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发现研究空白及探寻新的科学问题提供基础。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研究可划分为综合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其中,综合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两个子领域。专题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取得、流转、抵押、退出、置换等五个子领域。目前阶段,研究资源过度集中于宅基地的产权制度和宅基地的流转、退出、置换等领域,宅基地的制度变迁和宅基地的取得、抵押等领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宅基地 文献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