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7)
2023(6261)
2022(5049)
2021(4812)
2020(3772)
2019(8607)
2018(8513)
2017(16329)
2016(8859)
2015(9810)
2014(9829)
2013(9925)
2012(9341)
2011(8507)
2010(8902)
2009(8365)
2008(8222)
2007(7977)
2006(7309)
2005(6535)
作者
(24767)
(21380)
(21060)
(19997)
(13068)
(10285)
(9245)
(8150)
(8148)
(7637)
(7490)
(6975)
(6755)
(6653)
(6578)
(6390)
(6226)
(5990)
(5777)
(5773)
(5467)
(5335)
(5221)
(5176)
(4936)
(4922)
(4840)
(4553)
(4363)
(4282)
学科
(48105)
(45433)
经济(45401)
农业(32131)
(29528)
管理(16566)
业经(15997)
地方(13593)
中国(13005)
农业经济(12330)
方法(12318)
数学(10697)
数学方法(10635)
(10573)
(9437)
农村(9417)
发展(9052)
(9032)
(8989)
(8932)
企业(8932)
建设(8168)
土地(7780)
(7631)
收入(7223)
(7176)
(7174)
劳动(7170)
(7103)
及其(6987)
机构
学院(130399)
大学(124963)
(56982)
经济(55851)
管理(46253)
研究(45568)
(43471)
理学(38882)
理学院(38511)
管理学(37944)
管理学院(37723)
中国(36775)
农业(32431)
科学(26341)
(25994)
业大(25369)
(24469)
(22835)
中心(22456)
(22091)
研究所(20245)
农业大学(19792)
(19234)
师范(19127)
财经(18332)
(17344)
(17322)
经济学(16652)
(16561)
经济管理(16440)
基金
项目(80034)
研究(65245)
科学(62340)
基金(55747)
(47567)
国家(46947)
社会(42197)
科学基金(39409)
社会科(39339)
社会科学(39329)
(33696)
基金项目(29592)
编号(29149)
教育(28260)
(26834)
(25986)
成果(24147)
自然(21397)
资助(20983)
自然科(20809)
自然科学(20808)
自然科学基金(20436)
(19934)
课题(19824)
(18069)
重点(17803)
国家社会(17452)
(17300)
发展(16916)
(16658)
期刊
(77769)
经济(77769)
(52191)
研究(41086)
农业(35439)
中国(33631)
学报(21251)
业经(19517)
科学(19474)
(17807)
大学(17669)
教育(16994)
学学(16526)
(15417)
金融(15417)
(15306)
农业经济(14412)
农村(13836)
(13836)
管理(12614)
问题(11951)
技术(11939)
(9937)
财经(9755)
世界(9494)
农村经济(9176)
经济问题(9127)
社会(9054)
经济研究(8801)
(8471)
共检索到21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邦桥  
本文将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农村增长中心”的概念,并论述了农村增长中心的特征、性质和意义以及建设农村增长中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晓,朱农  
文章从基本经济理论出发,首先使用微观调查数据,计算各种层次教育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测量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然后使用1989~1995年29个省的宏观数据,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生产函数中,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海曙  邓婷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应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应努力通过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财政缺位导致公共品供给不足、金融缺位导致农村融资困难等原因,使得我国农村消费呈现总量不足、层次偏低的特点。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保证农村资金的供给;加大财政“输血”力度,构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宏益  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程云行  
本文将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山区区域发展的研究中。以浙江偏远山区为例,分析了建设“增长中心”的必要性,提出了“增长中心”建设须遵循的原则,论述了“增长中心”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具体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宗贵  
土地制度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公社制度下,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被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及集体耕耘、集体分配收入这种形式所掩盖。每一农户新增人口越多,所得的基本口粮越多,在收入分配上越占便宜,农户非旦感受不到家庭人口增多产生的压力,反而还会捞到不少好处。因此,这种制度对农村人口增长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怡  吴丽玉  张齐家  王亚飞  
本研究尝试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人力资本同时纳入农业绿色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8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有助于农业绿色增长,而数字化程度抑制了农业绿色增长;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农业绿色技术的改善,但明显抑制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教育性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性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迁移性农村人力资本呈负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婷   刘燕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在现实中是否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影响机制如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选取2003-2021年10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这种增收效应是逐年提升的,同时农产品流通效率在网络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海越  
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但其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一致,文章以广东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论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3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  张权  
文章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合理支配农业资本的使用用途三个可行性的策略,以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增长方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的速度决定了减贫速度,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也对减贫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对农业收入增长的减贫贡献率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现阶段进一步降低农村贫困的途径。一、分析方法本文使用FGT指数作为贫困测度指标,FGT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东; 陈力朋; 陈锦然;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则不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财政支农支持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时强  王军民  
一、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