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4)
2023(5018)
2022(4101)
2021(3988)
2020(3130)
2019(6918)
2018(6823)
2017(13224)
2016(7359)
2015(8123)
2014(8120)
2013(8435)
2012(7876)
2011(7576)
2010(8008)
2009(7526)
2008(7473)
2007(6944)
2006(6452)
2005(5819)
作者
(22532)
(19745)
(19112)
(18209)
(11857)
(9593)
(8408)
(7644)
(7512)
(6869)
(6857)
(6534)
(6307)
(6211)
(5946)
(5738)
(5685)
(5682)
(5309)
(5229)
(4978)
(4940)
(4786)
(4673)
(4459)
(4457)
(4295)
(4098)
(4015)
(3910)
学科
(48486)
(37944)
经济(37919)
农业(32348)
(28311)
业经(14842)
管理(12678)
农业经济(12372)
土地(12356)
(10231)
(9710)
(9572)
农村(9553)
中国(9172)
地方(8784)
(8592)
发展(8422)
(8403)
方法(8219)
(7648)
企业(7648)
建设(7262)
(7156)
劳动(7151)
收入(6775)
(6759)
数学(6743)
(6736)
数学方法(6687)
及其(6648)
机构
学院(115966)
大学(111315)
(47478)
经济(46514)
(46108)
研究(41931)
管理(41537)
理学(35205)
理学院(34789)
农业(34773)
中国(34353)
管理学(34215)
管理学院(34012)
科学(26642)
业大(26458)
(23977)
(22477)
农业大学(21520)
中心(20178)
研究所(20171)
(19781)
(19619)
(17540)
师范(17462)
(16924)
(16132)
(15157)
财经(15038)
科学院(15002)
经济管理(14813)
基金
项目(72295)
科学(56388)
研究(55897)
基金(51534)
(45285)
国家(44727)
科学基金(36990)
社会(35860)
社会科(33312)
社会科学(33299)
(29737)
基金项目(27750)
(27600)
编号(24630)
(23836)
教育(23049)
自然(22053)
自然科(21388)
自然科学(21385)
自然科学基金(20985)
成果(19802)
资助(19182)
(17459)
(16472)
课题(16219)
重点(15899)
(14830)
国家社会(14697)
(14565)
(14526)
期刊
(66631)
经济(66631)
(54699)
农业(37145)
研究(33348)
中国(30967)
学报(21895)
科学(21502)
业经(18455)
大学(17329)
学学(16640)
(16218)
农业经济(14555)
农村(14021)
(14021)
(13814)
(13514)
金融(13514)
教育(10710)
问题(10637)
(10021)
农村经济(9393)
管理(9165)
世界(8931)
社会(8912)
资源(8866)
经济问题(8328)
社会科(8219)
社会科学(8219)
财经(8019)
共检索到18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怀宇  
本文提出了农地确权后农地的积聚式流转和集中式流转的两条路线,并对这两条路线发挥作用的条件、运行机理和作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后,农村土地流转的路线选择策略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采取非平行双轨路线的结论,以期为明确下一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宫敬才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障碍。自2011年开始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制度首次在实测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地进行登记颁证,从而为农用地的大规模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为了探讨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在此框架下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约4.9%,平均土地流转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因此,农地确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土地流转;同时也增强了农地的产权强度,从而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职业的演变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条互相对立的教师发展路线,即"实践经验"路线和"理论处方"路线。前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第一重要性作用,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推力。后者认为理论者及其创生的理论优于教师的实践,教师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理论的指引与规约。本文拟对实践经验与外部理论在教师发展中各自的作用和局限作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两种路线在当下教师发展中的应然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全亮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具有重要的效应关系。利用以土地为信用进行抵押的资金融通方式,通过土地与金融的制度创新,可以实现二者双向互动与共赢的价值目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郑适  王志刚  
农地确权后,农户对农地转出多持中立或否定的态度,这与产权明晰促进交易的产权理论大相径庭。文章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吉林省9市1444个农户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土地资产、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抑制农户提高农地租金,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分别存在促进作用;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更长时间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专用性对转出农地须要签订合约具有抑制作用,而地理位置专用性则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桂林  师继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前兵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农民中介组织的发育包括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条路径,农民中介组织诱致性变迁的特点是赢利性、自发性、规模小、风险大;农民中介组织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是规模大、风险小、强制性、多重目标,并详细分析了具体的发育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泰安  黄泽勇  
农村宅基地、房屋、承包地确权、颁证,既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也是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增加效益的基础,更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公平收益的依据;调研中发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中存在诸多问题:新旧产权证部分没有颁发,即使颁发了新旧权证,配合利用难,土地收益与权证少直接挂钩,农民意见比较大;加强农村土地、房屋权证的衔接管理,各项权证管理电子化,土地权证收益对应货币化,加强立法规范指导,势在必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利用CHFS数据,采用PSM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通过促进经营权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的金融资产可得性,促进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2)土地确权促进了土地流转,其中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农地确权对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且不具有中介效应。(3)家庭总资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人口教育年限等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家庭人口年龄的影响为负。建议利用农地确权成果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包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璐  裴志远  郭琳  
为给农地确权数据成果拓展应用和流转土地空间信息数字化精细管理提供支撑,以湖南省观音滩镇为例,基于农地确权数据和土地流转数据,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利用土地基尼系数研究土地流转面积及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然后依据地租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从空间角度研究流转土地价格及其相关人口的关系,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外出打工人数、流转土地价格与流转地块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到2015年,观音滩镇仅有9.03%的承包地流转,流转土地呈现东部扩张,向北部延伸,西部零星分布的势态;流转土地面积及其空间结构基尼系数分别为0.557和0.555,表明流转土地面积和空间结构不合理,需要人为进行管理把控;3.89%的农户为流转土地农户,其中外出打工人口年龄主要在19~40岁;土地流转之后,外出打工人口数量在全镇空间上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在北部呈现"高-高"集聚,中东部"低-低"集聚;土地流转价格在全镇空间上有正相关关系,土地流转价格的局部空间集聚性在流转土地外出打工人数多少和不同的土地流转时间有所体现。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成果数据可支撑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流转价格是级差地租的体现,流转土地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劳动力分配也是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与协调的结果。本研究可为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和实现农地精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后明  黄程程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仅要明确农村土地现有分布和占有经营情况,还要对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需要的所有、承包、经营、流转、抵押、转让和收益等权利进行界定,消除阻碍农村土地不合理配置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因素,促进农村土地从产权模糊向权能清晰行使的转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张龙  
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土地流转优先权虽有法律条文的规定,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河北定州的一起农村土地流转案例中,资本角色、政府角色和农户角色分别采取了"依法建构""政策动员"和"趋同从众"等行动策略,并分别建构了"村里人"优先、"支持家乡建设与发展"以及"价格优势"等土地流转优先权的社会意义,通过这种社会建构顺利实现了大规模土地流转目标。从实践建构论的视角来解读农村土地流转中优先权的建构过程,得到的启示是:农村土地的属性是复杂的,既有权属关系问题,也存在社会边界问题。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仅要明确权属关系,关键还是要解决土地流转后的乡村产业和社会的整合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甲樱  李中  李祎萌  丁燕  唐小平  
产权清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直被视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承包地确权是保障土地承包稳定的重要抓手。承包地确权政策、实施及对承包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承包农户土地利用细分为农村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三类行为,纳入地权安全、土地权益、地权明晰和土地面积分析框架,阐释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利用吉林、河北、湖南、重庆4省(市)承包农户跟踪调查形成的2017和2020年2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不强,而基于实地调查的多视角经验分析也未证实承包地确权对农村土地租金、转让农村土地面积、新增农业机械投资、土地整治有十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要准确把握确权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承包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强化承包地确权的经费支持、做好技术支持和土地流转服务、消除扩大农业生产投资束缚、有效治理土地确权流转后可能发生的产权“垄断”问题,提升土地流转规模经济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力  于潇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的前提。只有在理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