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296)
2022(6014)
2021(5445)
2020(4346)
2019(9557)
2018(9391)
2017(18259)
2016(9590)
2015(10627)
2014(10615)
2013(10922)
2012(10482)
2011(10051)
2010(10505)
2009(10088)
2008(9727)
2007(9172)
2006(8733)
2005(7990)
作者
(28792)
(25194)
(24642)
(23419)
(15470)
(11855)
(10902)
(9575)
(9524)
(8876)
(8749)
(8132)
(8041)
(7929)
(7646)
(7415)
(7202)
(6836)
(6794)
(6731)
(6477)
(6130)
(6030)
(5999)
(5797)
(5703)
(5172)
(5156)
(5074)
(4814)
学科
(75138)
经济(75093)
(48518)
农业(32429)
(31382)
地方(20304)
管理(19770)
业经(19120)
方法(17124)
数学(15054)
数学方法(14993)
中国(14541)
(13457)
(12770)
农业经济(12449)
地方经济(11748)
土地(11186)
(11115)
(10780)
企业(10780)
发展(10033)
(10008)
经济学(9939)
(9559)
农村(9539)
(9502)
(8701)
及其(8697)
问题(8365)
环境(8037)
机构
学院(157714)
大学(152728)
(80186)
经济(78872)
研究(58378)
管理(56382)
理学(47855)
理学院(47350)
管理学(46652)
中国(46440)
管理学院(46378)
(45379)
农业(33896)
科学(32677)
(31751)
(31345)
(29650)
业大(27522)
中心(26910)
研究所(26437)
(25350)
经济学(25262)
财经(24937)
(22415)
经济学院(22376)
(21811)
师范(21732)
农业大学(20952)
科学院(19809)
(19563)
基金
项目(94602)
科学(74885)
研究(73906)
基金(68665)
(58485)
国家(57839)
社会(51113)
科学基金(49083)
社会科(47972)
社会科学(47959)
(37740)
基金项目(36170)
教育(30719)
编号(30698)
(29537)
(27501)
自然(26951)
资助(26558)
自然科(26195)
自然科学(26191)
自然科学基金(25691)
成果(24719)
(23744)
国家社会(21847)
(21695)
重点(20844)
课题(20609)
发展(20484)
(20210)
(19238)
期刊
(108575)
经济(108575)
(53227)
研究(51802)
农业(35938)
中国(35688)
科学(23682)
学报(23270)
(22313)
业经(22038)
大学(19200)
学学(18642)
(17911)
金融(17911)
管理(17070)
问题(15445)
(15173)
经济研究(15010)
农业经济(14779)
农村(14390)
(14390)
财经(14113)
世界(12647)
技术(12643)
(12369)
经济问题(11415)
教育(11060)
技术经济(10106)
(10090)
社会(9796)
共检索到255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国平  罗后清  
论文首先主要从产权、资源配置和效率角度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明晰国家的终极所有权(征收土地税权、征收权、利用管制权、接受无人继承的不动产权),把农村土地的经济所有权(永久使用权、除纳税外不可侵犯的收入权以及自由处分权)归农的改革主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提出虽然在法律上 ,农村土地为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是 ,实际上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名义上或者法律的所有者 ,真正的所有者为国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文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本文评述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中,理论研究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晓娟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不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在现实中被弱化,需要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现行制度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欲革除其"主体虚位"、"权能缺失"等弊端,则必须对其进行民法上的构建。农村土地所有权应当符合私法固有的逻辑与价值理念,农村集体应当被视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即私法上的人,其权利的行使应当体现私法自治原则,尽量淡化公法化色彩和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扰。应当将目前的三种集体形式统一为农民集体,并在民法中明确农民集体是法人;应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剑勇  钱文荣  
针对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争论,文章首先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是增进农民福利,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然后结合土地功能,针对中国当前转型经济实际,从土地私有化和资源配置、土地私有化和社会保障、土地私有化和公平以及土地私有化和经验证据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分析的结论: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并把土地制度问题放在更广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中来考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伟伟  杜文献  张鹰  
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在学界几乎已成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是在具体的"细节",如农民集体的主体、性质等。但是,农民的认知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以"国家所有"为主流。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农民以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为默认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这与农民的认知形成了悖论,究其原因,主要从悖论本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觐  
农村土地所有权本质上是关于农村土地财产权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认真审视农村土地所有权并加妥善处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前提。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农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是改革农地所有权的根本障碍,而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农民永佃权制度应是农地改革的必然趋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莹  赵昊鲁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式面临“公有”还是“私有”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出发,现有集体所有制在终极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各层次上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农民在权利关系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农地产权的改革方向应该在不同层次具有“公有”或“私有”的不同性质,从而既可以克服产权模糊的弊端,又可以避免完全私有化带来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建刚  蔡顺明  魏铭材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现行的三级所有制造成农村土地权属混乱,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主体虚位。本文从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同时兼顾保障农民集体所有权权益的视角出发,分别对三级农民集体是否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展开论证,认为村级农民集体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合理选择,村民小组虽不宜作为产权主体但仍需保留并作相应改进。本文的研究为合理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提供了有益的研究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