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3)
- 2023(11742)
- 2022(9968)
- 2021(9324)
- 2020(7944)
- 2019(17920)
- 2018(17748)
- 2017(34642)
- 2016(19093)
- 2015(21763)
- 2014(21753)
- 2013(21677)
- 2012(20514)
- 2011(18740)
- 2010(19215)
- 2009(18437)
- 2008(18792)
- 2007(17433)
- 2006(15705)
- 2005(14499)
- 学科
- 济(87442)
- 经济(87311)
- 业(64499)
- 管理(57752)
- 农(50620)
- 企(43364)
- 企业(43364)
- 方法(34768)
- 农业(33644)
- 数学(30294)
- 数学方法(29901)
- 财(24709)
- 业经(24468)
- 中国(22984)
- 制(22896)
- 学(17021)
- 地方(16517)
- 体(16070)
- 银(14668)
- 银行(14649)
- 贸(14648)
- 贸易(14638)
- 易(14248)
- 融(13958)
- 金融(13954)
- 行(13951)
- 务(13932)
- 财务(13886)
- 财务管理(13843)
- 发(13641)
- 机构
- 学院(284083)
- 大学(283885)
- 济(119919)
- 经济(117377)
- 管理(107029)
- 研究(95423)
- 理学(90943)
- 理学院(89963)
- 管理学(88482)
- 管理学院(87943)
- 中国(78028)
- 农(62226)
- 财(60704)
- 京(59905)
- 科学(55170)
- 所(48352)
- 农业(47242)
- 财经(46364)
- 江(46320)
- 中心(46201)
- 业大(44581)
- 研究所(42573)
- 经(41879)
- 范(38113)
- 师范(37822)
- 北京(37689)
- 经济学(36889)
- 州(36274)
- 财经大学(33685)
- 经济学院(33199)
- 基金
- 项目(177079)
- 科学(140218)
- 研究(134028)
- 基金(129663)
- 家(111344)
- 国家(110239)
- 科学基金(94656)
- 社会(87558)
- 社会科(82561)
- 社会科学(82540)
- 省(69134)
- 基金项目(67796)
- 教育(61609)
- 自然(58034)
- 划(57146)
- 自然科(56645)
- 自然科学(56634)
- 自然科学基金(55638)
- 编号(54803)
- 资助(53106)
- 成果(47015)
- 部(41308)
- 重点(39457)
- 制(38827)
- 课题(38342)
- 发(37922)
- 国家社会(36473)
- 创(36071)
- 教育部(35578)
- 性(35212)
- 期刊
- 济(146488)
- 经济(146488)
- 研究(90050)
- 中国(66371)
- 农(66073)
- 财(48881)
- 学报(44947)
- 农业(44291)
- 科学(41716)
- 管理(37766)
- 大学(36106)
- 融(34373)
- 金融(34373)
- 学学(33999)
- 教育(32562)
- 业经(27972)
- 财经(25303)
- 技术(23229)
- 经(21710)
- 问题(20910)
- 业(20497)
- 经济研究(19727)
- 版(16684)
- 农村(16105)
- 村(16105)
- 世界(15691)
- 农业经济(15458)
- 贸(14569)
- 技术经济(14007)
- 经济问题(13882)
共检索到45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志斌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指出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入 ,有关农村土地的立法 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农村女性人口在传统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下 ,其生存与发 展状况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 ,因此 ,若土地立法和土地政策不具备性别敏感性 ,农村女性 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关键词:
妇女 性别问题 土地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秀 刘承芳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一轮土地承包期延长和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对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和促进长期投资有积极作用。但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使得在土地流转和调整中部分人群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利用两套农村调查资料分析后得知:妇女由于婚姻关系导致不能马上获得土地的现象很普遍,大部分新婚妇女要等到下一轮土地调整时才能获得地。本文建议政府要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例如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乡村干部对保障妇女土地权的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口流动和土地资源转移用途过程中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
土地产权 性别平等 农村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时旭辉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时旭辉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理论界对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讨论热烈,一些人认为,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徘徊不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改革土地“无限分割细碎”的分散经营制度,主张“适时地”推动土地产权流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丹 陈琴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关系到农村社会利益分配和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全国31个省份248个村6192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流转组织及流转服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但流转组织配置率低,宣传欠缺,且流转服务不到位,服务短缺。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服务组织 农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哲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012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所体现的财产权、发展权、自由平等权进行论述,以期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文章从政权、征地权、社会保障权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出发,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国家权力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产权缺陷。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变革,农村土地市场化是土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征地 社会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主体效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函数关系。研究方法:以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效用为被解释变量(Yi),而其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Xij),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确定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中央政府效用与中央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地方政府效用与地方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农村基层组织效用与地方政府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而农民效用与农民收益和农民保障程度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利益主体效用都与农民满意度有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才是合乎历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国情调查课题组 徐元明 刘远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民权益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这段精辟论述,对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自去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性别视角,在以户为单位的承包方式下,妇女土地权利取得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更易遭受侵害。此外,重效率的政策倾向使妇女土地权益易被剥夺,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妇女权益也面临流失。因此,建议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土地立法程序,在土地确权登记时明确赋予妇女共有产权;同时,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流转方式,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朱可亮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央"不得调地"政策是否得到农民支持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1999~2010年5次17省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农户态度的时序变化、地区差异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对中央"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是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面对土地调整和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考量,并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均GDP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社保功能的依赖,从而提高农户对中央政策的支持率;进行过土地或副业投资的农户更倾向于支持中央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项贤春 张立世
当前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项贤春,张立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其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现行的土地承包制下土地小块平分,长期承包经营的土地管理制度与现实我国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艳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