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6)
2023(8069)
2022(6808)
2021(6236)
2020(4977)
2019(10964)
2018(10895)
2017(21117)
2016(11174)
2015(12504)
2014(12550)
2013(12745)
2012(12188)
2011(11635)
2010(12177)
2009(11616)
2008(11165)
2007(10632)
2006(10027)
2005(9080)
作者
(32988)
(28387)
(27981)
(26552)
(17619)
(13503)
(12467)
(10927)
(10753)
(10002)
(9926)
(9159)
(9151)
(8987)
(8611)
(8403)
(8095)
(8056)
(7877)
(7763)
(7295)
(6887)
(6875)
(6836)
(6531)
(6478)
(6053)
(6000)
(5675)
(5635)
学科
(79237)
经济(79085)
(48499)
(36655)
农业(32495)
管理(26843)
业经(22708)
地方(21004)
方法(20631)
(18134)
企业(18134)
中国(16742)
数学(15518)
数学方法(15448)
(13492)
(12567)
农业经济(12447)
地方经济(12147)
(11952)
发展(10267)
(10242)
(10151)
(10060)
理论(10013)
(9991)
(9464)
农村(9444)
及其(9170)
(9046)
(8449)
机构
学院(179997)
大学(175621)
(87847)
经济(86368)
管理(66512)
研究(65013)
理学(56736)
理学院(56160)
管理学(55469)
管理学院(55138)
中国(50350)
(46681)
科学(36070)
(35950)
(35423)
农业(34774)
(32736)
中心(29498)
业大(29206)
研究所(29129)
(28685)
财经(28169)
经济学(26743)
(25327)
(25216)
师范(25091)
经济学院(23637)
(22145)
北京(21922)
经济管理(21665)
基金
项目(108851)
科学(86790)
研究(85859)
基金(79171)
(67039)
国家(66293)
社会(59857)
科学基金(56751)
社会科(55285)
社会科学(55264)
(43489)
基金项目(41854)
教育(37129)
编号(35920)
(34356)
自然(31555)
自然科(30747)
自然科学(30742)
资助(30397)
自然科学基金(30205)
成果(29889)
(28370)
(26260)
(24981)
国家社会(24735)
课题(24216)
重点(23947)
发展(22491)
(22359)
(22179)
期刊
(118410)
经济(118410)
研究(58936)
(54328)
中国(39880)
农业(36565)
学报(26225)
科学(25975)
(25785)
业经(23356)
管理(22297)
大学(21663)
学学(20704)
(19464)
金融(19464)
教育(16954)
问题(16484)
经济研究(16122)
财经(15871)
(15658)
技术(14992)
农业经济(14780)
农村(14516)
(14516)
(13865)
世界(13589)
经济问题(11965)
技术经济(11147)
(10997)
社会(10784)
共检索到289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仕兵  
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的逐步完善及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自我服务的功能范畴,继而成为构建农村经济新秩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当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育  曹信邦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城市社会保障的道路 ,而应该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 ,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建设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关系,因而"搭便车"和机会主义便成为该组织运行的常态。基于其约束条件刚性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从农民的内在需求出发,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明晰其产权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大力促进农民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载体,并根据比较优势确立其合作形式以及应该给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以及明晰其权利、责任和义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芮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产物。农村合作经济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推动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有利于帮助农民实现本土就业。本文还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亚东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在我国农村如何实现?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社来精心、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并为农民生产与生活服务。 一、为什么要由农村合作社来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一)从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农民不能自发地进入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经济组织来组织和引导 考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在我国各层的决策中,农民没有自己的忠实的、完整的代言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国家没有哪一个部门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郎帅  辛璐璐  
自诞生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和规范建设问题便层出不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实务》一书指出了当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政府扶持等方式为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助力,也为相关学术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霞  王朝全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组织有效性理论从农民收入增加、组织运行规范、信息传递顺畅、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等5个方面来论证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能够快速成长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雅如  杨亚梅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中,应该充分尊重小农的理性选择,赋权于农民,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助并按这一目标建立经济组织。大多数场合下,通过重复博弈引导合作要比通过合约引导合作更为廉价,资本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合作比公司+农户模式中以合约形式形成的合作更加符合博弈双方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国庆  
日本农协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曲国庆最近,应日本亚洲农业协同组合振兴机关邀请,对日本农协的发展情况、管理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考察,收获很大。本人认为,日本农协对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日本农协的发展情况日本农协是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庆亮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中国广大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显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创新思路。本文在提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指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衔接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种可行的思路。这对于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丽  幸丽萍  
2007年7月1日开始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近几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会计控制的现状也不理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山  郑传根  李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少华  王文献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分配涉及到国家、企业、社员等诸多单位和个人,是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明晰产权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昕加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协会建设,即农业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和经济人协会的建设;另一个方面是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在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地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必须要有坚实的合作基础。文章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应当是"三高两强"。"三高"即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高、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入社入会的农民素质高;"两强"是依托的龙头企业实力强、领办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强。如何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以及入社入会的农民的素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苏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一定的功能。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障碍,提出了破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法律障碍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