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8)
- 2023(13364)
- 2022(10909)
- 2021(10400)
- 2020(8653)
- 2019(19625)
- 2018(19534)
- 2017(37178)
- 2016(20225)
- 2015(23159)
- 2014(23010)
- 2013(22620)
- 2012(20595)
- 2011(18531)
- 2010(19292)
- 2009(18198)
- 2008(18215)
- 2007(16653)
- 2006(14900)
- 2005(13591)
- 学科
- 济(84336)
- 经济(84231)
- 业(66675)
- 管理(64800)
- 农(50361)
- 企(46084)
- 企业(46084)
- 农业(33482)
- 方法(32717)
- 财(32027)
- 数学(28313)
- 数学方法(27735)
- 业经(24841)
- 中国(24112)
- 制(22737)
- 地方(18209)
- 体(16128)
- 学(15876)
- 务(15828)
- 财务(15764)
- 财务管理(15715)
- 环境(15324)
- 企业财务(14917)
- 财政(14837)
- 策(14609)
- 理论(14434)
- 发(14022)
- 银(13834)
- 银行(13825)
- 行(13120)
- 机构
- 学院(290910)
- 大学(286386)
- 济(118231)
- 经济(115638)
- 管理(111472)
- 理学(95248)
- 理学院(94324)
- 研究(93811)
- 管理学(92521)
- 管理学院(92012)
- 中国(74840)
- 财(63936)
- 京(59865)
- 农(59484)
- 科学(55474)
- 江(46742)
- 所(46607)
- 财经(46129)
- 农业(44870)
- 业大(44767)
- 中心(44487)
- 经(41559)
- 研究所(41199)
- 范(38023)
- 师范(37721)
- 北京(37306)
- 州(36622)
- 经济学(35207)
- 财经大学(33286)
- 院(33093)
- 基金
- 项目(186009)
- 科学(146472)
- 研究(142253)
- 基金(133362)
- 家(114436)
- 国家(113350)
- 科学基金(97904)
- 社会(91150)
- 社会科(85975)
- 社会科学(85950)
- 省(74712)
- 基金项目(69717)
- 教育(65320)
- 划(60678)
- 编号(60227)
- 自然(60113)
- 自然科(58679)
- 自然科学(58668)
- 自然科学基金(57591)
- 资助(54248)
- 成果(50103)
- 重点(41804)
- 课题(41728)
- 部(41602)
- 发(40128)
- 制(40015)
- 创(38468)
- 国家社会(37573)
- 性(36519)
- 创新(35946)
- 期刊
- 济(143136)
- 经济(143136)
- 研究(88757)
- 中国(67485)
- 农(63417)
- 财(54537)
- 学报(42864)
- 农业(42638)
- 科学(40075)
- 管理(39079)
- 教育(35036)
- 大学(34963)
- 学学(32842)
- 融(29321)
- 金融(29321)
- 业经(28067)
- 技术(26945)
- 财经(24137)
- 经(20632)
- 业(20021)
- 经济研究(19922)
- 问题(19764)
- 版(16903)
- 图书(15591)
- 农村(15584)
- 村(15584)
- 农业经济(15226)
- 技术经济(14350)
- 世界(14170)
- 统计(13654)
共检索到455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献国
公共品的层次性、成本补偿原理、均等化以及民主决策理论等是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建设的一般理论基础,而农村经济制度、经济水平和结构、意识形态、民主水平等构成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模式选择的现实制约条件。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应是公共品供给体制上的分级财政、筹资体制上的向内倾斜型财政、决策体制上的民主型财政、管理体制上的法制型财政和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动态发展型财政。
关键词:
农村公共财政 理论基础 环境 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健夫
中央提出,我国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财政作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对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具有重要的调节能力。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先霞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公共财政没有全面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随着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普照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怎样享受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果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显性化。基于对现实的判断和思考,本文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财政研究范式的设想,以期弥补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缺陷和公共财政对农村问题关注的不足。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财政制度 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皮国忠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由于二元经济性质和农村经济制度、经济水平的限制,政府对农村的收支具有相对独立性,将农村公共财政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来研究具有理论优势。从农村公共财政的制度环境出发,阐明了农村公共财政具有全新意义上的保障和发展职能,进而指出农村公共财政向内倾斜的体系特征,并认为我国农村公共财政的实质就是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农村全面发展的财政。
关键词:
农村 公共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5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财政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将越变越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内,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快建立农村公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杰 刘伟平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林权制度改革尚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亟待健全,林业信贷扶持力度不够;森林保险尚待推进;林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林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创新和完善林业融资体制,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加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规模化程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福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兵弟 贾康 汤志明 约尔古丽-加帕尔
农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属于社区性、集体性的准公共物品,在当前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情况下,这类公共品如何提供,其政策思路和解决方案最不清楚,成为盲点。本文在分析考察了其现状、进展与困难之后,提出了今后公共财政支持、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思路与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公共财政 农村人居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静波 郭祥玉
新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农村生活根本改善的需要,有效规避农村寻租行为的需要。而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新农村财政体系建设应着力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加快农村财政监督体制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财政 建设探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一、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宪政 宪法 税收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陆军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近期确立的政府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成功建设始终离不开公共财政制度作保障。必须加快以公共化为取向的财政体制变革,改革公共收入制度、公共支出制度,并逐步理顺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公共财政 公共收入 公共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桂梅 何建萍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财政政策之一,也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三大职能,即统筹城乡的财政预算配置职能,统筹城乡的收入分配职能和统筹城乡的稳定职能,从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明晰政府间事权和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三个方面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将乡村两级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纳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考虑范畴。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 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