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7)
- 2023(10056)
- 2022(8366)
- 2021(7807)
- 2020(6566)
- 2019(14574)
- 2018(14771)
- 2017(28203)
- 2016(15749)
- 2015(17363)
- 2014(17473)
- 2013(17401)
- 2012(16435)
- 2011(15028)
- 2010(15446)
- 2009(14813)
- 2008(14954)
- 2007(14119)
- 2006(12697)
- 2005(11792)
- 学科
- 济(63572)
- 经济(63469)
- 业(53147)
- 农(49397)
- 管理(46052)
- 农业(32950)
- 企(32848)
- 企业(32848)
- 业经(21769)
- 方法(20257)
- 制(19550)
- 财(18514)
- 中国(17627)
- 数学(16151)
- 数学方法(15872)
- 学(14537)
- 体(14245)
- 农业经济(12441)
- 发(11868)
- 地方(11854)
- 银(11254)
- 策(11239)
- 银行(11236)
- 理论(10948)
- 行(10730)
- 体制(10654)
- 融(10481)
- 金融(10478)
- 贸(10212)
- 贸易(10203)
- 机构
- 学院(231762)
- 大学(230755)
- 济(94434)
- 经济(92368)
- 管理(85611)
- 研究(79874)
- 理学(72935)
- 理学院(72133)
- 管理学(70870)
- 管理学院(70457)
- 中国(63074)
- 农(58657)
- 京(48810)
- 科学(47970)
- 财(46949)
- 农业(44613)
- 所(41151)
- 业大(39628)
- 江(37706)
- 中心(37488)
- 研究所(36508)
- 财经(35306)
- 经(31813)
- 范(31683)
- 师范(31376)
- 北京(30249)
- 州(29338)
- 经济学(27836)
- 农业大学(27786)
- 省(27671)
- 基金
- 项目(144536)
- 科学(114118)
- 研究(109494)
- 基金(105163)
- 家(90981)
- 国家(90043)
- 科学基金(76894)
- 社会(70241)
- 社会科(65972)
- 社会科学(65956)
- 省(57000)
- 基金项目(55204)
- 教育(48964)
- 自然(47462)
- 划(46927)
- 编号(46427)
- 自然科(46334)
- 自然科学(46327)
- 自然科学基金(45518)
- 资助(41357)
- 成果(39891)
- 制(32942)
- 部(32713)
- 农(32668)
- 重点(32131)
- 发(31308)
- 课题(31172)
- 创(29653)
- 国家社会(29145)
- 性(29058)
- 期刊
- 济(120800)
- 经济(120800)
- 研究(70689)
- 农(64748)
- 中国(55328)
- 农业(43574)
- 学报(39991)
- 财(37924)
- 科学(35766)
- 大学(31603)
- 学学(29828)
- 管理(29399)
- 教育(27046)
- 融(25127)
- 金融(25127)
- 业经(24352)
- 业(19764)
- 技术(18926)
- 财经(18690)
- 问题(16720)
- 经(16103)
- 版(15507)
- 农村(15120)
- 村(15120)
- 经济研究(15087)
- 农业经济(15003)
- 图书(13237)
- 世界(13214)
- 社会(11735)
- 经济问题(11684)
共检索到369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汉文 王征
农民要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进行需求表述,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表述渠道。现阶段我国农民的表述渠道主要有向组织(社、村)和政府(乡级政府或者农民越级上访的上级政府)就他们面临的公共品困境进行呼吁;还有就是借助于各级群众大会(乡、村、社三级)通过投票的方式就公共品的各类供给方案进行表决。我们知道,“通则畅”,需求表述渠道的通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需求表述的质量。
关键词:
需求表述 筹资方式 呼吁 投票 表述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昊 赵阳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特别是从农户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角度对农村公路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在总量和质量上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农民对农村公路的满意程度不高但投资意愿较高;建议政府继续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并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丁晓安
公共品的最优供给与公共品的需求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公共品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本文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中的多重委托代理问题,从动态博弈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退出空间与意愿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公共品 退出 意愿表达 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孔凡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不断扩大,国家财政支农强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得到较大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蕾 崔永超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结合农村公共品的性质,分析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以及建立一个怎样的财政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鹏云 刘祖云
后税费时代,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出现了结构不合理、效率与质量不高、供给主体权责失衡等多方面问题,深入探析可以发现其根源在于国家基础性权力与乡村治权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割裂。推动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必须实现国家与乡村在理念、资金、制度三方面的有效链接。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困境 根源 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海鹏
客观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探讨加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有效供给 财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即层层向上汇总公共品需求与绩效执行信息,层层向下传达供给决策与资金指令安排,信息反馈主要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客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仍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政府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伟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导向 供给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丽
基于对江西沙湾村公共品供给的考察表明:宗族性村庄以宗族理事会为组织载体,通过收集、筛选和整合村民意见,充分回应和凝聚了村民公共品供给项目需求;通过申请政府资源、链接社会资源、整合村庄资源,有效地整合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资源;通过营造村庄群体舆论,形成群体压力,顺利推动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宗族网络 作用机制 村庄动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万水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带来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浪费和不足并存。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把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从供给管理到需求管理是对公共品供给的一次革命,它是把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外生转化为内生,把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抵触转变为农民的自觉,把公共品供给的低效率转变成高效率,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
关键词:
公共品 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庆元
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症结。以林达尔模型和蒂布特模型的均衡条件为依据,论述了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一般模式。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物品 需求 表达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富 孙金华
要在“十一五”时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为此,加强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及其原因,对如何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供给 新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