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9)
2023(9936)
2022(8306)
2021(7863)
2020(6463)
2019(14194)
2018(14206)
2017(27873)
2016(15368)
2015(16618)
2014(16581)
2013(16560)
2012(15475)
2011(14191)
2010(14662)
2009(13965)
2008(14177)
2007(13250)
2006(12182)
2005(11171)
作者
(43458)
(36970)
(36476)
(34882)
(23193)
(17818)
(16435)
(14089)
(13934)
(13318)
(12837)
(12407)
(11990)
(11865)
(11763)
(11108)
(10891)
(10736)
(10574)
(10565)
(9593)
(9196)
(8861)
(8796)
(8379)
(8279)
(8263)
(8258)
(7506)
(7341)
学科
(62475)
经济(62322)
(55653)
(49696)
管理(46849)
(34751)
企业(34751)
农业(33015)
业经(21455)
(20854)
(19621)
方法(19156)
中国(17108)
数学(15871)
数学方法(15677)
(13785)
(12688)
农业经济(12483)
地方(12189)
(12029)
财务(11975)
财务管理(11943)
(11781)
(11639)
银行(11619)
(11383)
贸易(11378)
企业财务(11376)
(11146)
(11144)
机构
学院(225704)
大学(223291)
(94082)
经济(92077)
管理(83866)
研究(76823)
理学(71471)
理学院(70698)
管理学(69592)
管理学院(69181)
中国(61143)
(56344)
(47068)
(46214)
科学(45086)
农业(42656)
(39391)
业大(37762)
(36792)
中心(35993)
财经(35589)
研究所(35000)
(32059)
(30709)
师范(30465)
(28794)
北京(28448)
经济学(28262)
(26551)
农业大学(26239)
基金
项目(142430)
科学(112629)
研究(109391)
基金(103752)
(89589)
国家(88678)
科学基金(75384)
社会(71456)
社会科(67152)
社会科学(67134)
(56437)
基金项目(54626)
教育(48170)
(46261)
编号(45778)
自然(45227)
自然科(44127)
自然科学(44113)
自然科学基金(43347)
资助(40625)
成果(39124)
(33524)
(32643)
(32117)
重点(31853)
(31549)
课题(31257)
国家社会(29888)
(29427)
(29369)
期刊
(117821)
经济(117821)
研究(69078)
(62482)
中国(51095)
农业(41997)
(38326)
学报(36808)
科学(33952)
大学(29325)
学学(27883)
管理(27369)
(26995)
金融(26995)
业经(24683)
教育(23451)
财经(19174)
(19010)
技术(17116)
问题(17086)
(16370)
农村(15247)
(15247)
农业经济(15064)
经济研究(14898)
(14793)
世界(13312)
经济问题(11808)
社会(11710)
技术经济(10623)
共检索到354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岚  
筹资机制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突破口,包括筹资主体、客体和程序三个部分。筹资主体包括主导性主体(各级政府组成的"三层结构")、辅助性主体(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和其他重要主体(国际组织);筹资客体包括核心客体(税收、公债和财政政策)和重要客体(收费、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筹资程序应当满足科学化和法治化两个标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法律调整应当采用"四步骤"模式,在宪法、行政法规、专门性法律规范和特殊性法律规范四个层面构建筹资机制的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永祥  刘迪平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效供给,前提是解决其筹资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长效筹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在农村公共产品筹资过程中,主体区分和机制构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统筹兼顾。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筹措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模式,即通过政府(财政)筹资、市场筹资和其它方式筹资来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伟  
传统的法律制度已不适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农村公共产品无法得到好的规范和保证,不仅会导致农村供给结构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研究》课题组  
本文主要以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框架,重点探讨了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和手段对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影响,推导出带有共性的行为特征,并在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体制和政策问题的基础上,就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明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首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提出了构建财政保障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构建财权事权协调机制,构建多方式提供机制,构建科学决策机制,以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近虎  殷海波  
本文从我国当前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并就如何完善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宇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公共需要的社会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研究的农村公共产品在没有特指时,一般是指广义的农村公共产品。广义的农村公共产品根据其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农村准公共产品和农村俱乐部产品。农村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龙春霞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筹资制度历经多次变迁,但现行的筹资制度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实行前提条件苛刻与制度目标的冲突等。应明确政府的筹资主体地位,积极运作市场筹资,鼓励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筹资;完善现行筹资制度,培育良好的筹资制度运行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改革大潮漫涨之际,李燕凌教授长达50万字的新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作者坚持积极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来加快解决县乡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是指农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公共事务,从而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实现的具体形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农村社区的居民,客体是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刘彦朝  姚裕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变革滞后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真苦"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用制度外筹资方式,造成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清,乡村两级负担过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消解"农民真苦"困境的根本措施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支出政策,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行机制;建立民主表达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伟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学阳  涂圣伟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但由于仍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非均衡的公共资源配置没有明显扭转,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切实改变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使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地参与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