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5)
2023(3879)
2022(3150)
2021(3157)
2020(2668)
2019(5798)
2018(5918)
2017(11972)
2016(6650)
2015(7308)
2014(7124)
2013(7210)
2012(6834)
2011(6408)
2010(6791)
2009(6602)
2008(6663)
2007(6513)
2006(6031)
2005(5499)
作者
(19007)
(16677)
(16095)
(15324)
(10034)
(8014)
(7051)
(6383)
(6235)
(5804)
(5734)
(5383)
(5209)
(5160)
(5035)
(4877)
(4810)
(4717)
(4601)
(4437)
(4330)
(4242)
(4078)
(4076)
(3844)
(3801)
(3716)
(3533)
(3327)
(3225)
学科
(43363)
(34392)
经济(34360)
(31213)
农业(28819)
业经(15252)
管理(14598)
(13816)
企业(13816)
(9708)
农业经济(9578)
(8851)
农村(8847)
方法(8424)
土地(8130)
(7763)
(7719)
中国(7167)
(7080)
(7061)
劳动(7057)
数学(7038)
数学方法(6979)
发展(6534)
(6517)
(6515)
农业劳动(6271)
地方(6218)
收入(6150)
人口(6125)
机构
学院(103784)
大学(99292)
(45774)
经济(44968)
(39836)
管理(39572)
研究(33965)
理学(33678)
理学院(33404)
管理学(32989)
管理学院(32815)
农业(29885)
中国(28984)
业大(22403)
(20289)
(19949)
科学(19905)
农业大学(18094)
(17752)
(17211)
中心(16753)
研究所(15649)
财经(15341)
经济管理(14644)
(14209)
(13949)
师范(13895)
(13812)
(13689)
(13351)
基金
项目(61499)
研究(49361)
科学(48499)
基金(44350)
(37649)
国家(37144)
社会(32373)
科学基金(31609)
社会科(30132)
社会科学(30119)
(25423)
(24770)
基金项目(23894)
编号(22634)
教育(20564)
(19616)
成果(18462)
自然(18069)
自然科(17575)
自然科学(17572)
自然科学基金(17271)
资助(16597)
(14514)
(14311)
课题(13847)
(13745)
(13685)
(13660)
国家社会(13215)
重点(13119)
期刊
(63037)
经济(63037)
(47528)
农业(31857)
研究(30838)
中国(23873)
业经(17735)
学报(17229)
科学(16216)
(15461)
大学(14225)
(13762)
金融(13762)
(13714)
学学(13679)
农业经济(13156)
农村(13111)
(13111)
问题(10148)
管理(9710)
教育(8952)
财经(8773)
农村经济(8684)
世界(8422)
(8199)
经济问题(8058)
(7509)
技术(7407)
社会(7356)
社会科(6790)
共检索到165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垦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是介于国有农用地所有权与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中间权利,其性质影响着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基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法政策,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定性为用益物权。民法典物权编既应推进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从划拨取得方式向出让、作价出资、授权经营等有偿取得方式转化,又应充实其处分权能、明确其期限限定和登记效力,还应完善其物权法定的具体方式。由此,为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乃至农垦国有农用地双层使用权权利体系的系统构造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海  李红梅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宋敏  闫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用地征收以满足各部门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农用地使用权征用。长期以来,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使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农民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区域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解求和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湖北省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并进行相应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由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两年每公顷耕地的成本收益差额分别为:武汉市江夏区是16 652.20元/hm2,新洲区是29 753.82元/hm2,麻城市是35 602.06元/hm2,平均值是26 255.77元/hm2。测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穆向丽  张安录  
作为一种权利保障和利益平衡机制,行政补偿制度对弥补因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产权主体带来的损失以及切实保护私人财产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行政补偿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对农用地也要分等定级许月明,梁山(河北农业大学)为解决农用地浪费,除加强宣传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以土地法规为准绳,珍惜利用每寸土地的自觉意识外,还需要对土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确定其质量等级与价格,以乡、村为最基本单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军民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受土地供求状况、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是土地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土地资源流动定律的反映。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存在着对农民不公平、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公平、有效的土地利用制度目标,必须合理配置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可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承包地的经营权是可以抵押的。国有农场能否利用其拥有的农用地进行抵押融资呢?登记机关能否办理相应的抵押登记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中举  
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四种农村建设用地准入标准宽严不一。宅基地的准入制度能比较好地控制农村集体土地随意流入建设用地领域,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准入制度则不能。因此,对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依据当前的立法,严格限制其自由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则应让其自由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坚  
研究目的:依据《物权法》对地上、地下空间权利区分设立,以明晰权属、准确登记。研究方法:借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念,通过楼面地价充分体现土地价值,建立专有部分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复合型法律关系,用建筑面积与高程的组合,构建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用地使用权的关系,明析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位。通过对地籍调查方法的细化,解决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举例说明。研究结论: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提出对地上、地下空间权利的设立填补了实际操作中的空白,与现在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紧密衔接,对研究土地空间利用的不动产管理问题具有积极探索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田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雯佳  赵森  
对农民而言,土地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益和给予社会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用地被征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用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期望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线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树凌  
设施农用地管理,一直是农地管理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用地的管理也在不断完善。2010年9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处理办法。针对当前的设施农用地管理,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与读者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伍育鹏  薛剑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农用地估价体系,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综述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成本法与剩余法不宜简单应用在农用地估价领域,收益还原法与市场比较法在应用时还需要改进。研究结论:产能是农用地价值的核心来源,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估价除应体现区位条件价值外,还需补偿农业产能的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